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变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骨密度的变化及护理。方法 对44例甲亢患者(观察组)和35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甲状腺功能和骨密度测定。结果 观察组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甲亢患者应严格观察其骨密度的变化并做好临床护理和健康工作。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骨密度 观察 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它可造成机体一系列代谢紊乱[1]。为了解甲亢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我院测定44例甲亢患者的骨密度,为早期预防、和护理提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分为甲亢(观察)组:甲亢患者44例,女35例,男9例,平均年龄36.4岁,病程1个月~3年,均无肝、肾、骨关节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无服用钙剂、维生素D及激素制剂史,所有患者具有典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以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FT3、FT4、r-T3、TSH、TM、TG,证实存在高甲状腺素血症。对照组:健康查体者35例,女29例,男6例,平均年龄32.1岁,所有受试女性均系未绝经者,无甲状腺病史,无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服药史。两组平均年龄、性别、其他状况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甲状腺功能测定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FT3、FT4、r-T3、TSH、TM、TG。
1.2.2 骨密度测定 采用地矿部生产的SD-1000型单光子骨矿密度仪,做非功能手前臂中下臂1/3处桡、尺骨骨密度测定。
1.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法。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BMI测量结果见表1。表1 两组骨密度比较注:P<0.01
3 护理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责任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甲亢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原因(如甲亢长期未得到控制)、临床表现(如腰背痛、髋部痛或持续性肌肉钝痛、骨折等),使患者保护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
3.2 饮食疗法 首先要坚持甲亢的饮食原则,给予患者低碘饮食,忌食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其次要兼顾骨质疏松的饮食治疗,多进食乳制品、豆制品、绿色蔬菜,注意补充含维生素D较高的食物(如蛋黄、乳油、动物肝脏),必要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以调解钙磷代谢,促进骨钙化。另外还需注意补充与骨代谢相关的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K、蛋白质、钠及微量元素铜、锌、锰等。要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型饮料。
3.3 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增加日光照射,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磷吸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激烈的运动,注意动作协调,避免外力对身体的碰撞,防止摔倒。
3.4 彻底治疗甲亢 因甲亢好转或治愈,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才能减轻或恢复。甲亢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核素治疗3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几种治疗的优缺点以及定期骨密度测量的必要性,如出现明显的骨质丢失骨质疏松者,及时尽早治疗。
4 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甲亢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人,最终导致其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可能的机制是:(1)甲亢时甲状腺激素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引起骨吸收及骨转换增加;(2)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干扰维生素D的生成,导致肠钙吸收减少,诱发骨质疏松;(3)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发生负钙平衡,为维持正常血钙浓度,则动员骨钙入血,造成高转换型骨质疏松[1]。因此对甲亢患者治疗、护理时不能忽略对骨病的防治。
【】
1 高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华中医学杂志,2005,4(29):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