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患者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经积极抗感染、降压、镇静、监护等处理,住院47 天后出院。结论 术前对患者疼痛的观察及有效止痛;控制血压、降低心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覆膜支架 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及数天死亡。据统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死亡率2天为50%,1周为70%[1]。近年来,新开展的介入技术-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备受推崇,该手术创伤小,手术死亡率低,术后恢复快,我科2008年4月收治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危重患者,成功实施了覆膜支架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7岁。因发现血压高5年余,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21 h余,急诊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3 ℃,P 106次/min,R 20次/min,BP 225/74 mm Hg。经胸腹部核磁共振及CTA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B型,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出口为腹主动脉下段。患者肥胖体质,有舌后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入院后经降压、控制心率、镇痛、监护等处理后病情稳定,行主动脉造影后予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
手术方法:患者平卧,留置尿管,全身麻醉。右腹股沟区作长约3 cm的纵行切口显露股动脉,以Seldinger方法穿刺股动脉;同时穿刺左肱动脉行主动脉造影确定瘤体位置。切开股动脉,通过输送器将支架送入瘤体适当位置,释放带膜支架(38 mm×152 mm)封闭动脉内膜破口和假腔,再次造影确定支架内无内漏,依次拔管,逐层关闭切口。
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不稳定,间断使用呼吸机效果不理想,经持续使用呼吸机8天后生命体征平稳而成功脱机。术后第1天股动脉伤口处渗血,经重新缝合及加压包扎后渗血停止。术后第4天出现切口处淋巴漏,经凡士林油纱、生物蛋白凝胶填塞及换药处理后,于术后第7天淋巴漏停止。术后经积极抗感染、降压、镇静、监护等处理后,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疼痛的观察及有效止痛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疼痛,疼痛的加重和缓解能直接反映病情的进展。如果疼痛减轻后反复出现,提示主动脉夹层分离继续扩展;疼痛突然加剧提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破裂趋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重新破入血管腔,疼痛可骤然减轻[2]。因此对疼痛的观察与有效的止痛十分重要,一般的止痛剂常无效,应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我们使用吗啡定时皮下注射,收到很好效果。
2.2 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 控制血压、降低心率是的关键。术前血压控制可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术后长期控制血压可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复发,保证治疗效果。临床用药治疗以大剂量降压药为主,治疗原则为静脉用药为主,口服用药为辅。首选硝普钠输液泵泵入,术前术后维持血压在90~120/60~70 mm Hg[3]。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率控制在60~70次/min,可有效延缓或终止夹层血肿继续伸延,疼痛消失[4]。
2.3 呼吸功能监测及呼吸机的管理是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由于患者有舌后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术后呼吸机持续使用长达8天。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需要对呼吸机进行科学管理。(1)呼吸机管道及相应器具的管理。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2次,及时倾倒冷凝水,积水杯保持低位。定期更换、消毒呼吸机中空气细菌过滤器、传感器等。(2)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减少气道损伤。加强人工气道湿化,每日患者液体入量保持约2 500 ml,合并心衰时液体入量可适当减少;适时有效的吸痰;4~6 h定时予气管插管气囊放气5~10 min。(3)合适的体位。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下,取平卧位,头部抬高30°~45°,可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每2 h翻身、拍背一次,利于痰液引流。(4)感染的监测。定时监测患者T、P、R、BP等生命体征,同时注意痰液的色、量和性质等。机械通气超过48 h,根据医嘱每天做痰培养。(5)监测呼吸功能,动态监测血气,根据血气值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
2.4 手术相关并发症观察 (1)脑部并发症: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注意有无脑梗死、脑出血表现。由于释放支架时将收缩压控制在80 mm Hg左右,心率控制在80次/min以下,减少释放时阻力,避免支架移位;而支架送达目的部位打开时又会将该部位的主动脉全部堵塞,造成头部血液突然剧增,因此要注意手术后有无脑缺氧或脑出血症状发生。(2)肾脏:准确记录患者尿量,观察尿色,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及时发现因植入支架活动移位堵塞肾动脉梗阻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3)带膜支架也可能封堵脊椎动脉,影响脊髓供血导致截瘫。因此必须观察躯体的感觉及运动情况,判断有无截瘫体征,胸至腰段3对以上肋间动脉梗阻情况。(4)切口及四肢血运观察。24 h内密切观察术侧肢体末梢循环及活动情况,有无肿胀,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判断股动脉创口有无出血,血栓形成。右侧股动脉切口通常经外科缝合止血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左肱动脉穿刺口则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
1 王仲朴,王茂强.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进展.介入射学杂志,2002,11(1):71.
2 封华,丁海燕.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8(8):608-610.
3 唐晓燕,贾秀珍,杨秀谨.介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护理1例.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A):46.
4 开月梅,张红,丁小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南方护报,2003,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