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8-12

【内容提要】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和容量大的特点,对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而我国目前的化传播无论从规模,还是信息传播速度上都与我国体育信息的的速度不同步,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摘要】Interne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st speed,strong mutual action and large capacity.It has challenged traditional media greatly.The scals as well as the speed of net relay of sports information can't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na by now.On the basis of analysis,the paper here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关 键 词】体育信息/互联网/信息产业化/

【Key Word】sports information/Internet/information industrialized/China

【正 文】

Internet这一时代的宠儿,正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生活重要内容的体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广泛的影响,从奥运新闻到甲A战况,从球迷的到明星、网友的聊天室。互联网作为新型的传播方式,不能仅局限于此,它需要在体育管理、体育文化传播、体育信息沟通等方面发展更大的作用。然而,目前对国内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体育网站入手,研究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的现状和对策。
  1 Internet传播的特点
  1.1 传播速度快
一般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以周,电视、广播的周期以天或以小时计算,而网络媒体的更新却以分钟计算。1999年3月25日凌晨3时北约空袭的爆炸声响起,几乎同时新浪网上就出现了相关快讯。在悉尼奥运会期间,各大网络上有关比赛的报道几乎与现在直播是同步的,并且随后图像、文字消息每隔2、3分钟就更新一次。
  1.2 交互性强
传统媒体是一种自上而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的媒体,并且这种传播一般是单向的,而网络媒体则采取一种上下交互的方式,突出强调互动式的交流。如奥运会后有的网站邀请世界冠军与网民聊天,使任何人都有机会与这名人交流,曾一度造成网路的拥塞,这是其他任何传统媒体做不到的。
  1.3 容量极大
在悉尼奥运会期间,许多网站推出了相关的奥运会知识介绍。包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介绍、运动成绩查询、运动员介绍等,并通过各网站之间的链接和导航,可将不同网站的内容同时汇集到网民的电脑里,几乎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目前所有关于奥运会介绍的材料,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2 Internet的发展对体育传播的影响
  2.1 体育是网络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Internet的崛起,如同一支强心剂,极大地促进了媒体的发展。而网络的提出,使起步较晚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受到强烈刺激。于是各网络公司纷纷活跃起来,构成目前中国网络经济的主体。在各网络不断壮大的今天,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体育,理所当然成为了各网站争相“抢夺”的对象。以27届奥运会为例,国内几家著名网站都使尽浑身解数,扩大自己的影响。他们都想通过奥运会展示各自的网站的实力和特色。当然它们不可然直播奥运会比赛,因为国际奥委会禁止全球网站直播奥运比赛,主要是为了保障花7亿美元购买奥运美国独家转播权的NBC,只有NBC的网站才能获准在网上播精彩片段,这些片段必须是在NBC电视播出后才能上网。除美国外,全球219个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均购买了奥运会转播权,但无权在网上转播。对于新兴媒体互联网而言,这也许是不公平的,但这符合“谁投资、谁受益”的商业原则。
  2.2 网络化有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赛事频繁的竞技场,还是如火如荼的群众体育,都需要更为强大的宣传力量来推动其发展。同时,体育自身的特点也适合网络传播。
体育比赛多、时间跨度大。不管是规模空前的奥运会,还是各单项比赛,或是其它大型的运动会,每年赛事频繁,通过阅读报纸或看电视、听广播,都不能将信息全面收集,只能通过互联网,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将需要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同时,不同时区比赛,限制了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转播,而互联网完全不受这种限制,一天24小时都可以传播信息,在网上任何时候可以得到最新的信息。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尽管东道主电视网推出3000个小时的实况信号,但全球只有少数电视台的转播超过120小时,剩下2880个小时并没有播出。通过互联网,观众可以从电脑中收看到电视节目。他们不仅可以自选语言、项目,甚至自选摄制节日的摄像机位置。
体育信息内容丰富。每举行一届奥运会,人们不禁要联想到过去的奥运会。但通过传统媒体只能有局部、阶段的了解,不能了解全貌。互联网彻底地改变了这种方式,如果需要有关中文资料,通过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都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信息。体育信息非常丰富,任何传统的媒体都不能全部包括,而互联网凭借良好的交互机制和导航、链接方式可以在几秒钟内转到其他你想去的页面。如果没有知识产权问题,通过互联网,几天时间就可以编出一本《奥林匹克百科全书》。
27届悉尼奥运会期间,对奥运会的官方网站浏览量达到65亿次,而这一数字在1996年亚特兰人奥运会时只有1.87亿,1998年的长崎冬奥会也只有6.34亿。互联网的发展所导致的亚洲互联网用户数量的飞速增加,尤其是日本、中国和印度。浏览量的飞速增长,说明了公众对奥运会关注程度的增加。
  3 中国体育网络化传播的现状
中国体育网络的发展归因于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网络发展与网民的骤增相应促进了体育网络化传播的发展。中国网民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而且以每半年一倍的速度递增。据估计中国到2005年上网的人数将仅次于美国。页面的搜索引擎,搜索到有关体育的网站(页),我们对这些网站(页)随机浏览300个(页),保持每天晚上10点开始浏览这些网站(页)。
表 新浪网上搜索到有关体育的国内网站(页)(n=5794)[5]

  3.1 从网站的性质来看
属于综合性的网站占78%,在这些网站中,体育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如报纸有体育版面一样。一些政府网站中,也将体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些网站的特点是内容丰富,牵涉面广,整体内容更新快,体育也不例外,内容以新闻为主。体育专业网站占22%,这些网站多为一些介绍体育产品信息、运动项目或体育组织的网站,相对综合网站而言,更新周期长,内容相对稳定,信息量较小,一部分为个人网站。
  3.2 从网站产权性质来看
公司(单位)网站占68%,以新闻、产品信息和组织机构介绍为主要内容,为单位(公司)所拥有,一般有广告支持,有相关网站或媒体的协作。个人网站占32%,多以介绍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有的针对一个项目,将所有的国内外比赛,相关人物等尽收其中,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有的只针对某一赛事作详细介绍。但总的来说,差异很大。有独立域名占44.7%,无独立域名占55.3%。
  3.3 从网站内容来看
体育新闻占49%,不管是综合网站,还是专业网站,体育新闻都是主要内容,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如禁止网络发布新闻,不准网络记者采访新闻等,这对整个网络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体育的网络化传播也不例外。新闻除了从国外相关网站摘录外,多数与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体新闻无多大差异,只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不受版面限制,这优越于报纸。介绍体育机构组织占13%,从国际奥委会到国内各单项体育协会,这类网站通过网站之间的链接与导航,详尽地就某一组织介绍给读者,有速度快、资料全以及花费小的特点,对相关科研人员有一定吸引力。运动项目占22%,这类网站一般与同项目的体育新闻网站联系密切,主要介绍赛事和相关人物,对运动项目本身的介绍较少,这类网站以热门项目为主。科普知识占2%,有一些关于健身的基本知识的网站,但大多内容平淡,对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体育科研人员或体育爱好者而言,没有多大吸引力,这类网站与体育产品信息介绍有一定联系,总的说来,水平较低。科研、教学网站不到1%,除了几个大型的数据库中的体育全文或摘要检索外,在调查的网站中没有学术网站。体育产品信息占16%,这类网站一般都归属于公司所有,产品信息也大多是本公司产品,另外一些体育产品博览会的介绍,对普通网民也没有多大吸引力。
  3.4 从合作媒体看
有合作媒体占63%,合作媒体的多少决定一个网站信息来源的广泛程度,以及信息的更新快慢,合作媒体多的网站,一般质量都较高,多以新闻内容为主,产权一般归公司所有,另外,这些网站的浏览量大,影响也大。无合作媒体占37%,主要是组织、运动项目的介绍,以个人网站为主,这类网站多处于起始阶段,浏览量相对较小。
  3.5 从有无广告来看
有广告占53%,广告是一个商业网站的生命,一些好的网站,其无形资产所带来的广告效应是巨大的,有的个人网站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浏览人数多),其广告价位也高。无广告占47%,多以个人网站为主,因为他们本身申请的是免费主页空间,大多是试验自己制作网页的能力,另外一些是政府网站,以组织介绍和产品推介为主,本身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多数无广告的这类网站,大多是浏览人数少,更新慢。
从网站整体来看,我国体育网站发展很快,但还处在一个初创发展阶段,水平差异很大;新闻报道的比重太大,重复性劳动多;对科普性知识介绍和学术研究太少、水平太低,需要进一步加强;缺乏商业化运作的基础,加大网站建设的力度,增强广告商的信心;没有大规模的数据库,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检索功能。

  4 加快信息的化传播
  4.1 加强体育信息的“生产”和有效利用
我国体育部门建立的管理体制,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联系的网络体系,各部门、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体育局之间已经做到了管理上的紧密联系,这种“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资源共享。然而,国家体育总局所拥有的信息,没有更快、更好地提供给大众,而成为了一个封闭的体系。国家体育总局所属的网站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并且更新速度慢,缺乏文体检索功能,还没有一些个人网站有价值。事实上,国家体育总局作为最高的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无论在全民健身还是奥林匹克运动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建立体育系统的资源库建设,如全国征集到的全民健身方法可以为全民健身提供方法资源库,为社会提供健身指导;建立全国成人体质数据库,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自我体质的评价;各种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介绍。
开放国家体育信息资源。一方面,国家体育科研所、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研究所开发的新产品、新成果通过体育网站尽快地向社会公布,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整个体育行业的社会影响,还能带来一定的效益;另一方面,体育总局鼓励下属单位建立自己的资源库,链接到体育总局网站,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对国家体育总局现有的信息加紧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提供给社会。各个省市的体育管理部门将新的训练方法、新的管理经验、取得的新突破,互通有无,做到资源共享。
  4.2 建立体育远程网络
在这方面,教育网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中国教育网通过各个大学之间的链接与导航,扩大了自身的影响,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知名网站。全国体育院系有数所(个),各院系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国家体育总局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可以在全国形成体育远程教育的网络,作为全国体育远程教育的中心,这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就算全国体育系统也有数万名运动员需要接受高等教育,通过网络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还能为国家体育总局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面向社会招收学员。以通过网络教育来培养全民健身所需要的社会指导员,利用网络教育的特点,他们能了解更新的全民健身的动态和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加快知识的更新。对普通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而言,他们也需要知识的更新,通过网络教育,不仅使他们获得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这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4.3 加紧与信息网络公司的合作
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网络经济,网络已经代表一种新的生产力,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信息革命首先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信息技术的特点,一是网络化,一是多媒体。体育主管部门(如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信息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发挥这一优势,为体育带来经济效益。
随着网络化发展的大潮,体育信息传播产业应以网络化传播为主体。目前,在Internet上还检索不到严格意义上的体育数据库,而这一市场被其他商业网络公司“占领”。因为本身资金投入和技术有限,可在明确体育部门对体育信息的拥有权的基础上,加紧与网络公司的合作,如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新浪网,是中国奥委会“惟一互联网合作伙伴”,新浪网拥有独家资讯来源和迅捷的优势,新浪网在悉尼现场设立新浪网新闻工作中心,在悉尼获得奖牌的运动员、教练员在比赛结束后第一时间内做客新浪悉尼新闻工作中心与网友共享胜利的喜悦。
另外,吸引一些网络公司对体育的投入,不仅是资金的投入,如国外一些著名网站正试图投资于欧洲重要的比赛。据冈特网专家马克·奥利维尔估计,在未来10年中,因特网产业将向足球产业投入20-30亿美元,大部分投向知名的足球俱乐部,用于促进和加强球员转会市场。另一方面是加大技术的投入。
  4.4 必须建立独立的经济性信息部门
现在,体育组织的独立性日益增大,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的单项体育协会以及甲级和乙级球类项目俱乐部不断增多,在新的经营机制条件下工作,迫切需要收集及时可靠的经济信息。至于体育科学信息化,从事体育科研的专业人员不仅需要各种信息,还要生产新的信息。因此,体育领域的学者,是各类信息最积极的需求者,在信息的来源和选题方面,他们的信息需求复杂而多样。体育科学的信息化,有助于从国外体育科研人员的成果中尽快获取新的知识,有助于解决国内体育运动发展中的各类课题,有助于这些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
  4.5 体育领域的管理工作也需要进入信息化
发展体育运动最为重大的问题是实施国家化和社会化管理——举办重大比赛、落实学校体育大纲、发展体育的物质基础、生产体育用品等方面,需要进行全面协调与明确分工。在运动训练方面,信息化通过自动分析训练和比赛过程,对运动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研制评定高水平运动员机制训练水平的实用性程序,使运动训练的技术手段和各类辅助器械达到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4.6 群众性体育需要提供信息保障
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不仅包含人体机能状态的信息,并且还可以根据信息确定某个具体的锻炼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处方”。
而信息产业化最终是以产品形式出现,以获取一定的利润为目的。体育信息服务在具体运作上,就包括4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分别是信息供应商、信息服务供应商、通讯网络供应商和市场推广销售商。由于这4个角色各自的功能和对人才的要求模式都不同,所以各个角色只能是独当一面,彼此要配合才能共同生存,这样才能保证体育信息服务业长久的发展。体育信息相当丰富,各种数据积累很多,但作为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业最终是以获利的多少判断成功与否。作为网络化的体育信息服务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免费的,其收入来源主要靠有限的广告,但网络广告市场尚未成熟,因此对体育信息服务的收费是体育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对网络信息收费几种通行的作法是:①按信息的条目(如中国数据库检索中心),②按检索的次数,③按字节(type),另外还有注册用户包库(如中国期刊网),对不同信息采用不同的价格等方式。体育信息可根据不同性质来确定不同的收费价格和方式。
  5 结语
5.1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投入信息网络化建设中来,在一定范围内与其他网络公司有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合作。
5.2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扩大对体育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的力度,将这些信息搬上网络,最大限度对公众开放。
5.3 体育系统要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扩展远程体育教学、训练等方面的业务,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5.4 体育主管部门应加紧体育网络化建设,加强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各种体育信息库,向社会提供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手段方法的同时,促进体育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