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开发中的城市社区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2
[关键词]社区建设;西部城市;西部特色
社区建设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西部大开发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是西部腾飞的契机。伴随着西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必然。探索一条符合西部情况的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建设好有西部特色的城市社区,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促进西部繁荣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西部城市社区发展现状
(一)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较缺乏
我国西部城市的社区工作大多是在20世纪末才开始的,西部城市居民对社区的认识较晚,总体上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较缺乏。目前,多数居民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单位人”的意识仍强于“社区人”的意识,从事自由职业、无固定单位的社区居民往往把社区看作栖身之所,缺乏情感的纽带和归属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居民不大关心社区建设,参与意识不强。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本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参与者多数是老年人,其次是青少年,在职职工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现象。就居民的参号情况来看,主要局限于出席居民会议、楼院卫生清扫、文体健身等一般性社区活动。
(二)社区管理仍带有较强的街道工作痕迹
首先表现为社区的管理机构构成状况离多极化还有一定的距离,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区的派出机构有所缺失。其次,社区内尤其是行政级别高于街道的企业多数没有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有些企业认为,企业职能转变中交与社会的部分职能就应由社会来承担,与企业无关。此外,社区管理目标的设定仍与街道管理目标的设定相同,工作中心和重点随上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而转移,社区的工作目标基本上由上级行政机关来设定,因社区自身需求而开展工作的为数不多。
(三)社区组织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首先,关于社区党组织建设。凡是已正式开始社区建设的城市,均把社区党支部建设作为首要的工作,但是社区党组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导向、决策把关、组织保证、生活表率等方面的作用。其次,关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正式开始社区建设的城市都十分注重加强居委会建设,在合理调整居委会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居委会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但是普遍处于搞好基础工作阶段,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性还较欠缺。最后,关于社区中介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在社区建设中离发挥应有作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社区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西部地区社区意识萌发较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下,人们对社区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社区成员中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叫作社区,有的知道社区这一词汇,但并不了解社区与过去的街道有什么不同。书店里有关社区的书籍几乎没有。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社区工作者来说,“器”就是社区知识。社区工作缺乏理论指导也就只能流于一般,很难取得进展。
目前,西部城市社区工作者大多数长期从事街道、居委会工作,受传统工作思维方式影响较深,缺乏思维创新能力,习惯于纵向性的思维方式和演绎型的逻辑形式,实际工作中大多是“眼睛向上看”,习惯于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布置什么做什么,不布置就不做,缺少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想象力。
二、西部城市社区发展现状与西部开发对社区发展水平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力的一个大战略,是党中央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政策的新思路。它既是一个经济战略,着眼于对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总体上提高各个产业、各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竞争实力;它又是一个战略,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稳固、国家统一。既着重于加快经济建设,也兼顾到社会进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必然会带来西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西部大开发从客观上需要西部城市拥有良好的社区建设。但是要求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西部大开发对城市社区建设的要求
1.西部大开发要求西部城市社区积极、主动的为西部开发服务。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城市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城市基层组织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前提下提出的。我国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统一的。西部大开发就是要大力发展西部生产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西部开发要求城市社区积极主动的为其服务,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西部大开发要求西部城市社区发挥好社会基层保障职能,为西部开发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西部开发是党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力的一个大战略,它必然意味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前提。并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必然会涉及部分人的利益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必然会导致大量下岗、待岗人员;企业职能转变,原来由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需要有承担的载体。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引起人心的不稳、社会的动荡,也必然会影响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这就要求西部城市社区有效的发挥基层保障职能,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3.西部大开发要求西部城市社区为本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城市社区建设创造和提供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优雅的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吸引外资。同时,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可以吸收大量人员就业,减轻就业压力,可以使人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更好地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之中。
(二)要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差距之一:西部城市社区不具备满足西部开发要求的服务意识。目前,西部城市多数居民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社区意识缺乏,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于服务西部开发还没有足够的意识。
差距之二:西部城市社区不具备满足西部开发要求的服务能力。我国众多西部地区城市刚刚吹响“社区建设”的号角,社区管理、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工作者的素质都有待于大幅度的提高,目前的发展状况还不具备服务西部开发的能力。
差距之三:西部城市社区不具备满足西部开发要求的完善的社区功能。无论是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还是创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客观上要求西部城市社区具备完善的社区功能——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功能、经济功能等。目前西部城市社区的这些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从客观上需要西部城市社区为其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区域环境。但是,西部城市社区自身的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西部开发的需要,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社区管理和社区组织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总之,西部城市社区的发展状况与西部开发对社区发展水平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搞好西部城市社区建设,为西部开发作出贡献
无论从社区理论,还是从世界各国、各城市社区发展的现实,都可以看到社区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社区建设应有的作用。我国西部地区恰逢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机遇,这也将极大地影响该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只有立足于本地特色才能有效地推动本地区的和社会发展。
(一)突出西部城市社区建设后发优势
社区建设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发展规范、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一个地区的社区发展水平取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虽然历史证明社会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但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相对而言具有后发优势。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城市社区的工作人员应主动加强对国内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学习,增加外出考察交流的机会,同时对当地社区展开全方位的调研分析,及时明确社区建设的后发优势,积极引导社区建设的顺利发展。如在社区发展的制度、、法规建设方面可以吸取东部地区的经验。完备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体系可以使我国西部地区的社区建设少走弯路。后发优势的发挥必然使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具有后发性。
(二)突出服务功能,走服务产业化道路
从西部开发的大背景出发,西部城市社区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第一,伴随着西部开发的进行,西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居民有能力通过市场来满足自己对服务的需求。同时城市生活中也已出现不同的消费阶层,一部分人购买了商品房和私家车,伴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这一阶层的人数还会增加。对于这一部分人群而言,他们的服务需求不但已经完全从市场得到满足,而且相当注意挑选服务的提供者,讲求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品牌。第二,西部开发进一步深化了和城市改革。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希望在城里找到工作岗位;改革中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也需要重新找到工作岗位。社区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不仅解决了就业,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同时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西部开发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与发达,是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意味着社区服务从非产业发展为产业的过程,意味着它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特殊领域。第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有利于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资金。当前,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比较困难。因为社区服务支出既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系列,也未归人人民政府或其他事业费中,再加上社区服务福利性的本质决定了它是利润率较低的一个领域,很难吸引众多的“商人”、“企业家”积极投资。但这并不是要完全抛弃社区服务福利性和公益性的一面。以上四个方面是西部城市社区服务选择产业化道路的现实原因,同时从另一角度说明,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对社区服务的客观要求,是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三)突出西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已经被确定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社区发展同整个社会发展一样,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西部地区条件恶劣,加之人类非性的经济开发活动使该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保证我国西部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首要的工作是做到人和自然的统一,也就是要把社区的精神、人们的社区观念、人文文化融合在社区的生活环境之中,使社区成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使社区成为生态小区。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一个个生态小区的建设必然构成西部地区一个个崭新的生态城市。
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也符合西部开发的需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西部的区域发展步伐。因此,西部城市社区也应具有可持续性的特色。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政府在世纪之交实施的一项伟大战略。“大”字表明了这一战略举措将要对我国西部地区改变的程度,同时也表明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要改变西部面貌的决心。我们要立足于实际发挥好后发优势,建设有西部特色的城市社区,不断提高西部城市社区发展水平,为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