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个体社会化研究之现状与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靖 时间:2010-08-12

【摘 要】运用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个体社会化的内涵,通过对社会生物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功能主义理论学派、互动主义理论学派、社会学的文化学派对该问题研究之现状的辨析,提出了个体社会化研究之的四个特点。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 研究 现状 发展
【Abstract】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of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proposed four features about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sociobiology, psychoanalytic, cognitive theory, functionalism theory, interaction theory and cultural studies of sociology.
【Key words】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随着近代以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19世纪 90年代前后,“个体社会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欧美社会学者的著作中,此后逐渐成为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领域。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不同文化的维持和延续,他们把个体社会化理解为使个体适应现存文化类型的过程,强调文化的获得、个体与文化的一致。认知学派则把个体社会化过程与认知发展联系起来,认为认知发展制约着社会化过程,而社会化也影响认知发展,从而强调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认知因素。
        一、个体社会化内涵之剖析
        20世纪 40年代,社会学家们提出,社会化是一种内化模式,即个体不仅遵守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而且,作为社会的一员,愿将这些社会准则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1950年萨金特开始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提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① 社会化被看成内化、社会学习、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混合体,是使人受到充分的社会制约的手段。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主持编写的《社会学概论》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体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② 美国社会学家 T.罗伯逊也给社会化下过这样的定义:“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对社会化所作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里便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呼同型性。”③ 戴维·波普诺认为:“社会化就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互动过程。”④ 杰·科克利认为:“社会化指的不是一个社会塑造人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人们积极和其他人接触,并做出塑造他们自己生活和周围的生活界的决定的互动过程。”⑤
        虽然不同学科对个体社会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基本点,即个体社会化是反映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换句话说,也即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首先,个体的社会形成是个体与社会的共同需要。其次,个体的社会形成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可以使用目前人们常用的“互动”两字来形容。第三,个体的社会形成以社会文化在个体中的内化和个体胜任社会所期待的角色为标志。
        二、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流派分析
        关于个体社会化的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很多,即使在同一学科里面,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这里笔者将主要的几个研究流派进行了归纳:
        1.社会生物学派
        社会生物学派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受生物遗传的影响很大,这种观点在 19世纪尤为流行,格里本说:“像动物一样,大量的人类行为是有机体的后果,而不是文化演变的结果。”⑥许多的社会生物学家也断言:“人类基因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一种程式,规定了我们的社会行为,就像它形塑了我们机体的物质特征那样,在今天人类身上所发现在具体的基因信息就是选择的产物。”④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那些最能适应其环境的个体将最适合生存与繁衍,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适者生存”理论。我们最经常想到的适应特征,主要是一些物理性状——身高、强壮、快速等。社会生物学家将其用之于社会特征的人的分析,比如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爱的能力。“不管这些特性是物理的还是社会的,那些较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并把它们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经过许多代的传衍,优势基因在群体中传播开来,最终,整个种群都将拥有与这些基因有关的特性。”④
        2.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对社会生活起破坏作用的冲动性或内驱力,社会化的目标就在于驯服冲动,并将它纳入社会可接受的轨道。”④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 ego)”的学说,成为上述思想的理论基础。弗氏认为,本我是遗传下来的本能冲动,是满足个人肉体和感情需要的内驱力,它不受任何约束;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它调节本我,使人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超我则在与环境的交往中,把社会认可的行为与价值标准内化,使个体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人达到“超我”境界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3.认知学派
        以美国心家 G.卡利为代表的认知学派把个体社会化过程与认知发展过程联系起来,认为认知的发展制约着社会化过程,而社会化也影响认知的发展。卡利指出:“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在心理上是由他预料事件的方式来疏通的。 ”⑦ 所谓预料事件的方式就是在已有的经验上对将来事件的解释,这种解释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控制和规范着人的行为,使人的社会化不断发展。
        4.功能主义理论学派
        以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化是一种内化模式,人们被社会加以模式化或塑造,以使他们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运作,个体是社会及其系统需要的产物。这一理论认为人类是被动的学习者。采用功能主义方法的人,常常关注的是被社会化的人的特征、从事社会化的人和社会设置,以及社会化的具体后果。
        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对社会化机制是这样描述的:“社会化机制是将文化模式(价值观、信仰、语言和其他符号)内化到人格系统,进而制约其需求结构。通过这个过程,使行动者愿意把动机的能量施加于角色中(因而愿意信守规范),并给予角色必须的互动技能和其他技能。社会化机制的另一种功能,是提供稳定的和安全的人际纽带,这些纽带能够减轻获得适当的动机和技能相联系的紧张和焦虑。 ”⑧
        5.互动主义理论学派
        查尔斯·霍顿·库利是最早涉及个体社会化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按照库利的说法,“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⑨ 简单地说,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行为及外表的感觉来理解自己,即库利称这为“镜中我”。
        乔治·赫伯特·米德是符号互动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 I)与客我( me)。“‘主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主我首先发展起来,客我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得以出现。”⑨ 米德认为自我的发展包含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系列连续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主我不断地对变化着的客我做出反应。从米德的观点看,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模式:模仿、嬉戏与群体游戏。在模仿阶段,真正的客我尚未发展起来;在嬉戏阶段,人们开始角色借用,“他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④ 在群体游戏阶段,人们开始关心非家庭群体、包括作为整体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发展起了一般意义上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的观念,即米德所说的“一般他人”。
        6.社会学的文化学派
        这种研究角度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在对个体社会化问题进行的研究中,人类学家开创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社会化理论的内容。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 M.米德非常重视研究婴幼儿的经验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认为抚养儿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文化传递给儿童的过程,不同社会的人所以有不同的个性,是由于他们接受了不同文化的缘故。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十分重视对社会现象中的文化因素的探讨,系统地确立了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文化角度,认为个体社会化是个体接受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社会文化和延续社会生活的过程。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 E.弗罗姆认为,个体社会化就是“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⑩ L.布鲁斯等著的《社会学》教科书认为,“对于社会,社会化是使新的个人适应有组织的生活方式并教给他们社会文化的过程。 ”⑩
        三、个体社会化研究的现代发展
        社会生物学家所提出的一个基本的争论之点就是某些社会行为在所有的社会中都能找到,因此,这是由基因而不是由文化决定的。然而批评者们认为,这些学者们太没有注意到更广泛的、与维度了。对社会生物学的另一个批评就是,“那些关于人类行为的断言,并无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没有人具体指出过何种行为是由何种基因引起的。”④ 但是,所有的社会家都认识到,一个人的生物需要的满足,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部分。
        精神分析学派受到的一个共同批评是,弗洛伊德声称儿童在早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终其一生不变,这太过于教条化了,大量证据表明,在人的一生中,人们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人格。今天,许多社会学家感到,弗洛伊德太过于强调生物因素对人格塑造的影响,而对社会因素强调不足。认知理论的缺憾主要是不够系统,人们很难重复其研究过程并达到相同的结论。

        功能主义认为,“人类是被动的学习者,他们在家庭中成长,然后上学,学习了他们应当遵循的规则和应当扮演的角色,以便对社会作出贡献。”⑤ 这种观点忽视了人对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常常使人们感到自己是社会及系统需求的产物,因而感到困惑和不安。另外的一个批评是,功能主义的研究只能提供个体社会化的模糊轮廓,不能清晰地解释个体社会化过程发生的机制。
        米德和库利的理论在社会学中仍有较大的影响,但两个理论中对社会现实的想象比我们今天所真正面对的现实要简单得多。例如,库利就没有对初级群体之外的那些迅速出现的社会力量对自我的影响给予足够的关注,如大众传媒。米德关于一般他人的概念,同样没有注意到今天的多元社会现状,随着大量的亚群体和亚文化的出现,若认为一个“较大的社会”服从于单一、统一的要求和期望,那是十分困难的。
        社会学提供了许多理论框架,在用来理解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问题时,最常用到的是功能主义理论与互动理论,功能主义强调运动参与对个体和社会的激励,它告诉人们运动参与如何有利于社会的,如何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等。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常常夸大了运动参与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而且假设社会中所有群体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是相同的,另外,它只能帮助提供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双向驱动的结果,而不能解释具体的机制问题。
        互动理论考虑运动参与过程中的个体社会化时,更多地关注于认知、体验、互动、情境、意义与认同,它根据正在发生的运动参与过程而不是结果来看待个体社会化,这种方法把运动参与看作是一种文化体验,关注于运动参与过程中个体社会化的大背景,包括时间、资源等,并在这种大背景中对运动体验进行详尽的描述,更多的分析作为一种文化体验的运动参与的意义,该理论趋向于定性研究而不是定量研究。互动理论的优点在于他们富有成效地研究了意义、认同和互动,有助于分析运动参与个体社会化双向驱动的机制问题。它的缺点是仅仅关注个人的情境定义和互动机制,而没有鉴别意义和互动过程如何与社会整体相联系。
        冲突理论因为过分强调社会因素的重要性,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解释运动员和观众怎样因为经济目的而受到剥削和压迫这类问题上,强调精英主义者采用高压的方式组织运动,相关的研究常常关注于处于权力地位的人们如何控制参与运动的条件,以便获取金钱和维持他们的利益、来自低收入背景的人,若是为了他们自己,想要按自己的方式参加体育运动,为何只有很少的选择机会,以及受伤的运动员因为不再有利于权力精英而终止体育运动等问题。因此,冲突理论不适合研究高校学生的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问题,所以在上文的流派分析中没有涉及该理论。
        如果说社会学家重视个体社会化结果的话,那么,心家则重视社会化过程的研究,他们把社会化过程的机制和认知发展、人格塑造、社会学习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这一点上与社会学的互动理论非常相似。
        在社会快速变迁和文化多元融合的今天,个体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被人们更为关注,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采用互动理论结合其他的理论来开展工作,在方法上更多地趋向于定性研究,问卷仍在使用,但更多的社会学家正在使用深入访谈和现场观察法,以获得他们研究个体社会化过程所需的资料。查阅与分析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发现个体社会化研究的现代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注重从个体社会化存在的问题角度进行研究。第二,对特殊群体予以关注,如大学生、越轨青年等。第三,定性研究增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第四,在理论运用上注意从多角度和多学科的融合进行研究。

注 释
①萨金特.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 1950
②费孝通.社会学概论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
③刘豪兴.个体社会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④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⑤杰·科克利.体育与社会——议题与争议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⑥曾红.生物学视野中的个体社会化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1
⑦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Newy Corge Kelly,1996:46
⑧乔森纳·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 .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⑨乔森纳·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 .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⑩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1]乔森纳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曾红 .生物学视野中的个体社会化[ 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01)
[3]高强 .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进程[ 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陈桂生 .“个体社会化”辨析[ J].思想理论教育,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