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成效与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风梅 时间:2015-01-02
  1.5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步伐
  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外出务工农民能安心务工,农忙时节再不用回家抢收抢种,既能在外多赚钱,又节省了往返费用。
  1.6提高了农机部门的社会地位
  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农民对农机部门有了新的认识,政府对农机部门和农机化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有的安排财政资金进行累加补贴,有的给予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农机化的快速发展,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极大地提升了农机部门的社会地位。农机管理机构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
  2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启示
  2.1必须把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农民手中,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湟源县按照政策导向,科学谋划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把维护好、落实好党的政策作为第一要务,创新工作思路,突出补贴重点,完善补贴机制,搞好部门配合,狠抓政策落实。特别是加强了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坚决纠正,决不姑息迁就,确保了补贴资金全部落实到农民手中,让农民得到了真正实惠,取得了政府称赞、财政信任、社会支持、农民满意的良好效果[2]。
  2.2必须把补贴政策实施与推动粮食生产、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资金效益
  农机购置补贴是政策促进产业,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其根本的目的是要通过政策性产业补贴,增强农民发展农机化的能力,让农民买得起、用得好和有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立足科学发展,引导农民根据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优先购置适用于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农机具,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同时,要为农民搞好服务,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农民购买的补贴机具先进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实践表明,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强引导和质量监督管理,突出补贴重点,维护农民利益,才能发挥好政策效应,实现好目标[3]。
  2.3必须把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操作原则贯穿实施始终,才能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公开性,客观要求实施过程必须阳光操作,这是落实好政策,做好补贴工作的关键。在补贴机具的选型上,实行补贴机具竞争筛选目录制,让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进入补贴市场,既保证了公开、公平和公正,又保证了政策补贴的农机具性能优良、安全可靠和价格合理;在补贴对象确定上,实行补贴条件公开和补贴对象公示制,让农民自愿申报,接受社会监督,既减少了矛盾,又确保了公平;在农民购机选择上,实行补贴机具品种、性能、配置、价格目录公开制,让农民一看就明白,自主选购,既充分尊重了农民的自主权,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4]。
  3参考文献
  [1] 我国将继续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J].政策,2010(2):61-62.
  [2] 龙天凤.农机具购置补贴现状及管理建议[J].湖北农机化,2010(1):33.
  [3] 姜秀权.农机补贴经销商要有准入资格[J].农机市场,2010(2):23.
  [4] 王志虎.关于枞阳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和思考[J].当代农机,2010(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