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肥效试验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利玲 陈瑞利 时间:2015-01-02
  摘要综合分析了影响土壤氮残留的因素,指出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减少土壤氮残留及对环境不良影响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土壤氮残留;影响因素;生态效应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residual nitrogen in soil was analyzed,and the effect of nitrogen residual on ecolgical environment were pointed out. At last,suggestions about reducing nitrogen residual and harmful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were proposed.
  Key wordsnitrogen residual in soil;influence factor;ecological effect
  
  氮肥是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近几十年来,随着施氮量的普遍增加,作物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为农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随施肥量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也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土壤氮残留的因素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做进一步分析,为合理施用氮肥、保护农业环境提供参考。
  1影响土壤氮残留的因素
  1.1施氮量、氮肥种类、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
  施氮量、氮肥种类、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对土壤氮残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氮量影响最大。农田化肥氮淋失和径流量为174万t/年。不同形态的氮施入土壤后,大部分很快转化为NO3--N,并以此形态在土壤中大量存在。黄绍敏等[1]进行长期定位试验表明,土壤中NO3--N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结论在沙姜黑土、褐土、潮土上也一致,且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硝态氮淋洗到下层的量也在增加,从而对水、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施肥时期不适当,也会造成较多的氮肥残留和损失。这是因为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养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如夏玉米施氮,1/3作基肥,2/3在大喇叭口期及孕穗期施用较为适宜,这2个时期玉米对养分吸收快、量大。不同的施肥方法,对氮利用及残留也有较大影响。我国农村普遍采用地表撒施,作物根系对大量残留地表的肥料难以吸收利用,造成肥料损失。
  1.2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的矿物组成、质地、结构、pH值、有机质含量等对氮肥的保存和释放有较大影响。土壤中2∶1型矿物含量高、壤质、中性、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养分的保存和调控能力较强;砂质、结构性差、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吸附能力弱,施肥后可造成大量氮淋失。
  1.3栽培技术措施及气候条件
  合理耕作、灌排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根际环境,有利于根系生长及微生物活性的提高,使根的吸肥力增加,微生物能将施入土壤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使其稳定存在,从而减少氮损失。大水漫灌是土壤残留氮损失的重要途径。气候条件中降水对氮损失影响较大,降水增多,淋失增加。此外,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氮残留也有一定影响。
  2土壤氮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NH3挥发对大气的影响
  NH3挥发主要由表施氮肥造成,施肥后土表存在大量残留氮,从而引起挥发,其挥发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多。不同肥料NH3挥发不同,尿素挥发较为严重[2]。另外,施氮量过多,土壤中氮素过于丰富,植物特别是谷类作物营养生长期会大量吸收氮素,致使叶片含氮量升高,当进入生殖生长时,叶片中的有机氮解体向籽粒中转移时,有一部分氮以NH3的形式从气孔中释放出来。Freney等[3]认为氮素损失的主要时期在小麦营养生长旺盛期,氮素供给量越多,叶片含氮量越高,氨态氮挥发损失越大。地表挥发和作物生理挥发的氨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进一步通过降雨可进入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2.2NO3--N淋失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影响
  施入土壤中的氮素在好气条件下转化为NO3--N,因其带负电荷,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向下淋移或侧渗。我国许多地区的地下水已有不同程度的NO3--N污染,如西安市及市郊地下水中NO3--N含量高达600 mg/L,平均达189 mg/L,成都市最高超标55倍,这与郊区蔬菜地过量施氮有关。NO3--N还可进行水平淋移,因而也易对邻近水域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