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子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常骤雨 时间:2015-01-02
  摘要从棉花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面分析了安阳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及其对农作物病虫害演替趋势的影响,以为稳定和发展安阳市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铃虫;气象因子;影响;河南安阳
  
  安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3.6 ℃,降雨量606.1 mm,非常适宜棉花种植,棉花年总产3.4万t。棉花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的形成与周围的光、热、水条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受其因子间组配变化影响最大,而棉铃虫的发生发展与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虫源、食物源、防治技术与措施、气象条件等多项因素。就宏观情况而言,在棉铃虫常发区,虫源、食物源普遍存在;防治技术与措施年际间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这2个条件都不会引起年际间棉铃虫发生与危害程度出现大的差别;气象条件年际间差别对棉铃虫的发生、发展与危害程度影响较大。为此,探讨气象因子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以为棉花种植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
  1棉铃虫繁育与气象条件
  棉铃虫在安阳市1年发生4代,9月下旬当气温降到20 ℃以下时,老熟幼虫开始在5~15 cm深处的土层筑土室进入冬前滞育期。秋季降温早,棉铃虫滞育也早,反之,则滞育晚。滞育阶段棉铃虫滞育蛹如遇到一段时期的高温天气过程(例如9月或10月气温偏高),造成部分蛹羽化,而后遇到秋季低温、霜冻,将导致全部羽化个体死亡。忽高忽低的剧烈变温是导致该阶段棉铃虫死亡的主要气候原因。11月初,当气温降到10 ℃时,棉铃虫便以蛹态进入越冬期,棉铃虫越冬的关键因素是最冷月气温的高低,冷冬不利于棉铃虫越冬,暖冬有利于棉铃虫越冬。
  翌年4月下旬气温升至15 ℃以上时,越冬蛹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小麦。春季气温回升早,影响棉铃虫存活的关键因素是天气的不稳定程度,尤其是倒春寒、低温、霜冻、降雨天气将大大降低棉铃虫成虫羽化率,春季霜冻终止日期出现越晚、越强,降水越多,棉铃虫死亡率越高。第1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下旬。6月底为第2代(棉田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成虫盛发期在7月上、中旬,产卵盛期在7月中旬。7月下旬为第3代幼虫危害盛期,成虫盛发期在8月上、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4代幼虫危害盛期。在豫北,第2、3代幼虫为害棉花最重,第4代主要发生在贪青的棉田。此期棉铃虫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 ℃,相对湿度为70%~95%。棉铃虫适宜半干旱气候条件,若降水过多,造成土壤过湿或板结不利棉铃虫入土化蛹,同时降水强度大还可冲刷部分虫卵与幼虫,据观察,伴有大风的阵雨常可冲掉60%~70%的卵,对棉铃虫种群增长及危害起到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