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县山区养羊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肖院先 师正鹏 杨建萍 线小芳

  摘要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畜牧业经济的主要来源。对盈江县山区养羊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山区发展养羊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羊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山区;云南盈江
  
  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畜牧业经济的主要来源[1]。盈江县全县15个乡镇,其中山区乡镇8个,半山半坝的乡镇2个,山羊饲养户多数集中在这一地区。山区农民养殖山羊已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原因是山羊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疫病少,生产周期短,深受山区农民群众的喜爱。但是从盈江县养羊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发展现状
  盈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位于东经97°31′40″~98°16′0″,北纬24°24′16″~25°20′10″。国土面积4 429 km2,东西相距54 km,南北距离114 km,总人口29.3万人。全县山地面积占85.2%,坝区面积占14.8%,耕地3.111 4万hm2,林地30.053 4万hm2,荒地5.586 7万hm2。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山羊的生长繁衍,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理想之地。还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年产甘蔗梢、冬包谷秆、稻草约30万t;大量的麦秸、豆杆、花生蔓和农副产品下脚料为养殖草食动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面积5.506 7万hm2,还有大片的林间草场供草食家畜放牧。据2009年末统计,全县山羊存栏26 118只,比2008年同期增加1 200只,增长4.8%,其中能繁母羊15 114只,占存栏数的57.8%。全年出栏肉羊14 246只,出栏率57.17%,肉产量356.15 t。山区山羊存栏数23 245只,占总存栏数89%,其中能繁母羊13 738只;坝区山羊存栏数2 873只,占总存栏数11%,其中能繁母羊1 376只。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足,管理粗放
  多年来,对于养羊山区群众思想中缺乏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只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财富积累。羊只仅用于丧事、祭祀和偶尔解决家庭的部分肉食。羊肉主要依靠宰杀老弱残缺及淘汰母羊补充,处于“靠天养羊”的状况,生产基础薄弱,出栏率和商品率低,母羊比例小,养羊效益不高,羊肉生产水平低,表现为个体胴体小、屠宰率低、人均占有羊肉量少;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对养羊业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但始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山羊的饲养缺乏科学的管理[2]。
  2.2品种退化,饲养分散,林畜争地矛盾突出
  山区农民养羊基本实行自繁自养,不加选择地任其发展,长期群内繁殖,导致品种严重退化,山羊的个体越来越小,产肉量低。饲养成本逐年增加,效益逐年下降。全县15个乡镇,养羊户主要分布于山区乡镇,饲养比较分散,规模小。据2009年年末统计,全县饲养山羊50~100只的有89户,存栏5 776只,占总存栏的22.12%;饲养山羊100只以上的有15户,存栏2 056只,占总存栏的7.9%;大部分养羊户一般养殖10~30只山羊,形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随着国家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政策的施行和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原有的草场、牧场大部分被植树造林,牛、羊等草食动物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受到限制,对群众养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3]。
  3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大投资
  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养羊业高度重视,将发展养羊业作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新途径,列入山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议事日程;还应给予必要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养羊业的发展基金,用于良种繁育补贴及市场风险的调节,对引进优良种羊和出栏肉羊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户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同时,充分利用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用于养羊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现有的50个科技养羊示范户基础上,加大科技示范户的建设。
  3.2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养殖观念
  针对林畜争地矛盾突出这一现状,要合理利用资源,改变传统养羊方式,实行“两改”:一是改变饲养方式。改普通羊舍为高床楼式羊舍,在羊舍内增设饲槽、水槽和补草架;改公母混群放牧为分群放牧;改放牧为放牧加补饲。二是改变繁殖方式。改初配年龄过早为1岁左右配种。改常年乱交乱配为春、秋两季配种,集中产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