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高寒山区苦荞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毛春 杨敬东 时间:2015-01-02

  摘要总结了黔西北高寒山区苦荞春播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该地区春播苦荞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苦荞;春播;高产栽培;黔西北高寒山区
  
  威宁县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总面积6 296.3 km2,平均海拔2 200 m,80%以上地区海拔超过2 000 m,是贵州省地势最高的县。境内气候温凉,年均温11.2 ℃,1月均温3.9 ℃,7月均温17.0 ℃,年降水量780 mm,年平均日照数1 812 h。威宁全县苦荞种植主要为春播,常年播种面积在1万hm2左右,年产量1.8万t以上,为贵州省苦荞的主产区。
  苦荞虽属小宗作物,但却具有其他作物所不具备的优点和成分,其营养品质远高于大米、小麦和其他谷物,在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威宁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为了探索高海拔地区苦荞实现高产,2007~2008年笔者结合黔黑荞1号、黔苦2号、黔苦3号、黔苦4号等4个苦荞新品种示范,在威宁对4个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及大面积高产试验示范,示范面积646.41 hm2,产量2 284.8~3 394.5 kg/hm2,平均单产2 757.6 kg/hm2,其中90.47 hm2平均单产达3 042.0 kg/hm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根据试验研究、试验示范实施结果,将苦荞黔苦系列品种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选地
  苦荞忌连作,前茬作物以豆类、马铃薯为好,其次是玉米、燕麦。苦荞对土壤要求较严,其根系弱,子叶大,顶土能力差,种植在粘重或易板结的土壤上出苗困难,应选择在有机质丰富、结构疏松、养分充足、保水能力强、通气性良好的土壤种植。
  2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浅耕灭茬,年前深耕20~25cm,使土壤充分熟化,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苦荞发芽出苗、生长发育以及减轻病虫危害。在播种前3~4d,再次对地块进行耕耙,减少杂草,使土壤达到平、净、细。
  3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后,用肥拌种,用打碎的羊粪、鸡粪、草木灰等对水与种子一起搅拌,或用过磷酸钙、复合肥等与稀人粪尿混合搅拌,种子滚肥2 mm左右即可,当天拌种当天播完[3]。
  4播种
  苦荞播种以4月中、下旬为宜[2]。条播、点播、撒播均可,但以条播效果较好,规格为播幅+播距等于33 cm。由于苦荞是子叶出土作物,出苗比较困难,因此播种不宜太深,一般为3~5 cm,且深浅要一致。在高海拔温凉气候区,黔黑荞1号、黔苦4号适宜播种量为37.5~45.0 kg/hm2,黔苦2号、黔苦3号适宜播种量为60~75 kg/hm2。
  5施肥
  苦荞生育期短,生长迅速,一要重施基肥。用腐熟农家肥12~15 t/hm2、纯N 18.0~22.5 kg/hm2、P2O5 172.5~217.5 kg/hm2、K2O 60.0~67.5 kg/hm2作底肥。二要巧施追肥。在苦荞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看苗长势巧追肥,追施纯N 15.0~22.5 kg/hm2。在苦荞开花结籽期,选晴天17∶00—18∶00,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各5 250 g/hm2,对水1 125 kg/hm2根外追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