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发展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锐 赵成军 时间:2010-07-05
  【关键词】: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培养;理念 
   
  【论文摘要】:在的教育体制下,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作用,除了必备的办馆条件和领导重视外,最主要的因素是图书管理员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文章着重分析了新时期加强图书管理人员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图书馆在教育培训和教学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 
   
  一、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1. 从图书馆的定义来看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提供服务的教育机构。而图书管员是直接或间接地对学行进行教育的工作者。因此图书管理员应具备有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此项工作[1][2]。 
   
   2. 从图书馆的功能上来看 
   图书馆是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也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决定一所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是当今社会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如何使图书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看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好坏,而提高图书管理员素质则是开展好图书馆工作的保障。 
   
  二、图书管理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1. 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模范。 
   2. 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高尚的职来道德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它体现了图书馆员对职业的认识。尤其是图书管理员由教学转到图书馆工作,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热爱图书馆事业,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2]。 
   3. 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图书馆专业知识素质,这是保障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 
   
  三、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发展的目标和层次 
   
   1. 确定培训层次与日标的必要性 
   图书管理人员是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职后教育一般从20岁左右开始到退休为止,年龄跨度约30多年。由于图书馆工作岗位不同,且人员年龄差异、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参差不齐,决定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层次也不尽相同,不应该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放在同一层次里,按同一目标进行培训,必须按照不同层次的需求区别对待,对各不同层次,树立明确的目标,提高其整体水平[3]。 
   
   2. 确定培训层次与目标的依据 
   2.1 社会发展趋势对图书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学历要求: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常年战斗在图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上,勤勤恳恳承担着大量繁重的日常业务工作,新的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知识更新的要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现代化社会,时时更新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扩展自己的能力,应成为每个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觉行为。 
   (3) 工作能力的要求:部分图书工作者虽已取得相当学历,但实际学识水平、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4) 新技能的要求:现代化的新设备、新技术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掌握熟练的技能,以便能利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做好本职工作。 
   2.2 图书管理人员个人的需要与目的不同 
   图书管理人员对素质提高的需求与目的不尽相同:或为了适应工需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或为提职、晋级需要,而取得相应文凭;或为改善个人目前的地位或处境;或为掌握更广博的知识和技能;甚至为"跳槽"贮备必要的"能量"。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素质,从层次上讲主要以学历补偿性职后教育为主,且合格学历标准处在偏低层次上。[4] 
   
  四、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理念 
   
   1. 是树立服务观念 
   图书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方便读者,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的服务思想。改变过去"看门守摊"的被动服务方式,克服图书信息工作与教学科研相脱节的状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5]。要经常与教学科研人员沟通,了解他们的各项需求,及时提供服务,使图书信息工作更加贴近教学科研实际。 
   
   2. 是树立竞争观念 
   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树立竞争意识。勇敢面对竞争压力,克服知识结构上的固定思维和知识更新上的畏难情绪,刻苦钻研、不断进步。既要努力学习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又要广泛涉猎其他相关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综合文化素养[5]。要力争系统掌握科技和图书馆专业知识,努力改进和提高专业技能,成为图书馆工作的行家里手。 
   
   3. 是树立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能长久地发展,是一种建设性的发展而不是破坏性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能使自己长期存在于竞争环境中不被淘汰,而且可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持续进步[5]。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说,不论学历、职称高低,继续学习、更新观念都是他们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4. 是树立信息观念 
   首先,要对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要抱着欢迎、肯定和为我所用的心态,进而去学习、掌握信息技能。其次,在虚拟的空间里,要不断增强对信息的认知能力、挖掘能力、辨别能力、开发能力、运用能力。一个优秀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始终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和主动性,善于从零散、无序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组织、甄别和加工[5]。 
   
   
   [1] 严树超. 谈图书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3),145-147. 
   [2] 周健. 浅议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提高与教学工作的配合[J]. 科技信息, 2007(14),190. 
   [3] 金玉莲. 浅议图书馆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J]. 科技情报开发与. 2007(1),101-102. 
   [4] 刘福贵. 21世纪图书馆与图书馆员的定位[J]. 图书馆, 1999(4),19-20. 
   [5] 蔡丽秋. 学校图书管理人员应树立的理念[J]. 黑河教育, 2007(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