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个性化检索服务案例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达生 时间:2010-07-05
  关键词:图书馆 个性化 检索 服务 案例
  论文摘要:本文用案例说明,图书馆个性化检索服务是根据读者需求提供的服务。大多数读者的信息需求具学科专业背景,服务一般是“一对一”的,服务手段包括网上检索和纸质文献检索。在针对读者需求进行检索的过中会遇到各种出处不同,内容迥异的资料,只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甚至必要的实地考察,提供一次、二次文献编写三次文献,才能向读者交出一张较为满意的答卷。
  引言
  图书馆个性化检索服务的内容,一般都具有学科专业背景,在读者提出咨询后,馆员应及时提出检索建议,指出检索途径,然后进入“一对一”的服务程序。学科馆员对检索到的资料应从专业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整理,按照文献的等级结构,尽可能全面的向读者提交一次、二次文献,编写三次文献【1】,为帮助读者完成专业研究,找到翔实的图书资料。下面就向安徽读者马俊如先生提供定题服务的案例,说明上述观点。
  1确定选题时空范围
  读者咨询的选题是“人物王传炯”。针对这个历史学科课题,我们先进行网上搜索,“王传炯”网页的搜索结果,共显示135条信息,其中包括史书转载、单位网站、评论文章、个人博客、求职招聘信息、小说章节等,同名同姓者至少3人以上。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做了这样的分析:
  1.1人物年代。客户咨询目标是历史人物,而非人物。因此,我们首先按照《图书馆分类法》的中国时代表编制,将现代人物“王传炯”的信息条排除。
  1.2真实性。读者要求尊重历史,查询结果必须真实、客观。鉴于此我们又将虚构的文艺作品、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文章、个人博客中的帖子逐条排除。
  1.3 时间坐标。客户咨询时仅提及历史人物,却未说明历史阶段,而时间是历史的坐标,必须首先弄清楚查询对象所处的历史时期。
  经文献检索,我们选择出4条一次文献信息。第一条原文出自《清末海军史料》上册445页,海军各学校历届毕业生名册。该书由张侠、杨志本、罗树伟、王苏波、张利民合编,海洋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
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历届毕业生:
第一届计十八名 (光绪二十二年毕业)
林建章 黄仲则 沈继芳 朱礼琦 姜廷材 周兆瑞 甘联璈 林继荫 盛文植 程树基 周帮正 乌承绪 汪元祐 艾曾恪 何忠贤 陈鑑泉 赵道行 陈汉章
第二届计十五名 (光绪二十五年毕业)
於越贤 蒋元恭 唐文森 王良英 陈长祐 蒋元勋 赵士夔 余德能 孙文远 张金镛 彭凤藻 刘荣衮 朱家琳 张春江 周奉璋
第三届计十五名 (光绪二十八年二月毕业)
沈 梁 吴振南 蔡朝栋 杜锡珪 甘联驹 唐伯勋 林宗庆 郑祖怡 汪克东 郁邦彦 查子茂 程思万 陈信才 杨绍晋 王得端
第四届计十一名 (光绪三十一年二月毕业)
王传炯 饶涵昌 沙训麟 张兆宣 陈季良 朱孝先 朱天森 王光熊 方佑生 汤心豫 林瑞田
第五届计十七名 (光绪三十二年春毕业)
杨庆贞 吕德元 孟慕超 奚定谟 何兆湘 王开元 卢国济 刘长敏 沈 奎 吴志馨 陈士衍 魏春泉 林秉镛 张 鹏 徐世溥 张鹏飞 吴秉成第六届计十四名 (光绪三十四年冬毕业)
孙必振 陈绍宽 许凤藻 王寿廷 汪仲贤 阙凤彤 周麟瑞 王朝琛 丁祖庚 华贻谷 王树泰 唐玉鑑 刘学杰 王建勋
第七届计十七名 (宣统二年冬毕业)
陈有根 傅祖肇 郑体慈 张承愈 杜翰章 周家驹 王崇毅 戴希彭 毛邦燕 缪庆福 沈自道 丁国忠 范学湘 汪于洋 史国贤 张日章 蒋元福
以上共七届计一百零八名。
王传炯是该校第四届毕业生,于光绪三十一年二月毕业,即公元1906年12月。
第二条原文出自《海军大事记》18-19页,民国七年(1918)海军部编存。
“1907年,吴振南受清廷派遣与毛仲方、林国庆、宋天森、许建廷、王传炯等5人一道前往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朴茨茅斯枪炮学校及朴烈茅斯领港学校学习高等技术。”出国留学的审批文件,在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档案馆)收藏。
第三条是历史上中国同盟会向中国国民党的转变。原文出自《中国国民党大辞典》,李松林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书号ISBN7-212-00630-0:
国民党(1912年8月)
1912年8月5日至11日,同盟会推举宋教仁、仇亮、刘彦、汤漪、张耀曾、李肇甫,统一共和党推举马麟翼、彭允彝、王树声、张寿森、谷钟秀、殷汝骊,国民共进会推举王宠惠、徐谦、陆定、沈其昌、王善荃、蒋邦彦、马振宪、姚憾,共和实进会推举虞熙等为代表,商量合并事宜。8月25日,五团体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
理事长 孙 文(宋教仁代理)
理事 孙 文、黄 兴、宋教仁、王宠惠、王人文、王芝祥、张凤翙、吴景濂、贡桑诺尔布
参议 阎锡山、张继、李烈钧、胡瑛、沈秉堃、温宗尧、陈锦涛、陈道一、莫永贞、褚辅成、松毓、杨增新、于右任、马君武、田桐、谭延闿、张培爵、徐谦、王善荃、姚锡光、赵炳麟、柏文蔚、孙毓筠、景耀月、虞汝钧、张琴、王传炯、曾昭文、蒋翊武、陈明远 
备补参议 严昌衡、袁家普、唐绍仪、唐文治、胡汉民、王绍祖、高金钊、许廉、夏仁树、贺国昌
总务部主任干事 魏宸组、殷汝骊  政事部主任干事 谷钟秀、汤 漪  文事部主任干事 杨庶堪 交际部主任干事 李肇甫   政务研究会主任干事 刘 彦、张耀曾
第四条是辛亥革命烟台起义的记载。原文出自《中国近代海军史》海军起义归附革命一文,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 吴杰章 苏小东 程志发主编 。
“1911年11月12日,烟台起义成功,福山县知县悬白旗投降民军。13日,成立山东军政府。14日,推举清海军管带王传炯(舞凤舰舰长)为民军司令。”“北伐舰队由上海出发北上,到烟台时,烟台已经光复了,王传炯为烟台都督。”
根据上述检索结果,我们将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时期锁定在中国近现代史阶段,并向读者提供了相关一次文献。
  2筛选、整理提供二次文献
  读者咨询的题目涉及王传炯参加辛亥革命烟台起义的历史。辛亥革命(Chinese Revolution)是一场全国范围,波及世界的激烈变革,国内外图书、报刊、画册、评论性文章种类数量繁多,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入K23、K25历史学科类目【2】,再按中国时代表编制,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民国时期(1911-1949),可以找到数十种乃至上百种《中国近代史》图书资料,其中许多图书在描述辛亥革命烟台起义时,大多是一笔带过,很少或基本不描述事件的细节,有的甚至没有提及烟台起义。网上和某些地方性的回忆录、评论文章,由于作者缺乏对这一历史事件、人物的全面了解,一些地方有失偏颇,山东省的资料拿到河北省就有不同的版本,读者对其内容很不满意。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先从政协全国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的辛亥革命历史资料、中国社会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写的《近代史研究》丛书、国家部组织高等院校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胡绳同志主编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外交文件等公认度较高,发行量较大,馆藏范围较广,影响面较宽的正式出版物中,了解辛亥革命烟台起义的章节,对这一历史事件予以确认。然后,再以网上搜索到的信息为线索,从纸质馆藏图书资料中查找烟台起义的详细经过。收入二次文献的信息主要有: 
  2.1外交文件。版《英国蓝皮书》170-171页,英国驻威海卫专员骆任廷致外交大臣哈考特先生函,“我在本月11日(1911年11月11日)的信中通知您:英王陛下驻济南领事曾电告英国驻烟台代领事说,山东省已宣布独立。我现已收到的该省巡抚的那封信,……从中很难了解该信是从已经宣布独立的政府首脑发出来的。该信除了使用模棱两可的词句之外,盖有山东巡抚在该省宣布独立前致函我国政府时所用的关防,而且所注年代系目前清朝皇帝的年号,即宜统三年。在这些方面,它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革命党的官方文件,那些文件所盖关防清楚地表明,发出文件的官员属于革命党。而且所注年代为黄帝四千六百零九年......,从我附上的英国驻烟台代领事转送该地临时政府行政长官王管带(即舞凤舰舰长王传炯)来函的译文中,便将看到这种情况。您将从该译文中看出:王管带提及“总统”字样,而且该信所注年代为黄帝纪元第四千六百零九年,……。”此外,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问题研究所编印的《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一书,也有烟台独立的记载。
  2.2史实性图书。中文版《辛亥革命》一书卷七331页,郭孝成所写“山东独立状况”一文,原文出处《中国革命纪事本末》第二编,“煙臺民軍,於九月二十二日晚起事,徐道(指清政府道台徐丗光)聞變,乘間逃出,即登龍裕輪船赴青島。福山縣令易某,即大開城門,高懸白旗,投降民軍,民軍遂用投票法選舉官員,其被選者如左:總司令官王傳炯 民政官萬坤山 李星軒 財政官孫文山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