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旅游休闲功能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唐峰陵 黄付艳 时间:2014-06-25
  [摘要]随着图书馆文化与休闲功能的拓展,它已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第二起居室”。图书馆要从强化图书馆形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服务方式和增强旅游参与性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其旅游休闲的功能。
  [关键词]图书馆;旅游;休闲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信息、开发智力资源是图书馆固有的、传统的功能模式。如今,到图书馆学习是许多人休闲度假的一种选择,这一选择标志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提升,意味着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文化休闲”的来临,同时也意味着图书馆在旅游休闲功能上的拓展。
  
  1 图书馆本身就是文化休闲资源
  
  图书馆建筑以规模宏大、设计新颖、奇特美观,具有突出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常被当做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物。图书馆作为文化标志的建筑,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标记,与民族传统及当地的乡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些文化休闲旅游线路中,已把图书馆纳入旅游参观景点,成为游客参观游览不可缺少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在《世界名胜词典》中就收录了凡尔赛市立图书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巴黎歌剧院图书馆等十几个世界上最著名的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图书馆[1]。在《中国名胜词典》中也收录有王荆公书堂、天一阁、文津阁、文澜阁、文溯阁、阅古楼、北京图书馆等著名的古代与现代公私图书馆L2j。在这些名胜古迹中无不体现出极高的旅游价值。例如在浙江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私人藏书楼,其一是建于明代的宁波天一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藏书楼,它收藏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大量的孤本、善本、珍本、抄本、稿本书等,还以古朴典雅、设计精巧、结构奇妙、布局合理的园林式建筑之美而闻名于中外,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另一座就是规模最大、藏书量最多的湖州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它占地约1.4公顷,藏书57万多卷,令游客赞叹不已[3]。再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北侧的北京图书馆,其主体建筑由多层群楼环抱着,对称院落的现代墙体及古代宫殿屋顶相结合的建筑群所组成,整个建筑高低错落,色彩淡雅,富有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日均接待读者和游客六七千人次[4]。
  吸引游客的还有图书馆优美的环境,图书馆游览的环境由馆外环境和馆内环境组成。外部环境与图书馆建筑构成了和谐、配套之美。图书馆四周特别是正面,一般都有文化休闲广场,绿树成荫,草坪遍布,园艺花卉造型设计精美,建有各种知识、人物、科技雕塑,具有景观式、花园式特点,渗透出图书馆幽雅的文化氛围。馆内环境则有不少是以艺术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别是馆中设置有雕塑、叠石、喷泉、水池等,它们既是独立的艺术品,又与相应的设备配置和装饰布置(室内布置的字、画、宣传品等)相呼应,还加上光线设计以及色彩搭配,构成了幽静独特的整体建筑形象,形成了馆中有园,园中有馆,馆园一体的优美环境[5]。
  图书馆的文化休闲资源还有:古籍、古书、古画、手稿等古籍文献。图书馆的古籍文献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涵着大量极有价值的信息,是无价之宝和重要的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古籍善本占有重要的地位,现有古籍150万册,其中善本书17万册,珍稀品种和版本数千种;还收藏了金石拓片约24000种,56000份,绝大部分是石刻文字拓片[6]。这些古籍善本与拓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更有意义的是,它们不仅生动地体现着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对保存和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2 图书馆的旅游休闲功能
  
  2.1 文化与休闲功能的拓展
  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文化科技功能的多样性、丰富性,对公众的广泛性和适应性而言比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文化馆、音乐厅、大剧院、电影院、青少年宫等更有优势。其功能是相互交叉的,甚至可以被图书馆替代。图书馆除收藏传统的印刷型文献、缩微资料、视听资料、机读资料、光盘资料外,还将收藏各种实物和博物资料,如海报、书画、年画、挂历、邮票、钱币、奖章、手工艺品、玻璃器皿以及陶瓷等,收藏范围已进一步扩大、延伸。图书馆在保存的同时,更加重视藏品的利用,人们可以将其中的一些艺术复制品像图书一样借回家去欣赏一段时间,从中受到艺术熏陶。图书馆可结合自身特点,利用的馆藏与设备优势,经常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因特网培训班、学术研讨会、音乐欣赏讲座、电影招待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还可利用会展厅、报告厅、会议室、通信、投影、放映设备等举行各种会展活动。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具备了休闲与旅游观光功能,成为“市民的第二起居室”[7]。在一些图书馆内已设立了音乐厅、情吧、静吧、咖啡厅、氧吧等一系列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一种高雅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具有休息、交谊等休闲功能的场所和环境,使图书馆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缓解心理疲惫的场所和“精神疗养”的乐园。这样,图书馆已成为人们休闲、参观旅游的又一新景点,是城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2 读者旅游审美能力的提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图书馆是联系“读”与“行”之间最好的桥梁。随着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吸引大批来自异地的游客,他们不仅要饱览旅游地自然景观,更渴望了解到旅游地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等反映当地特色的文化。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文化信息的使命。多少年来,从古籍到现代著作,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百科,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系统的旅游文献资料。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也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养、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读者在旅游前可以先了解旅游地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也可以对各旅游点进行比较,选择更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地方。通过到图书馆学习让读者在感受自然的基础上,提高理性认识和审美情趣,使更多的读者转化为游客。
  
  3 图书馆旅游休闲功能的发挥
  
  3.1 图书馆形象要有地方特色
  图书馆是地域文化、地方特色的生动体现,要用地方文化特色营造一种新环境,读者进入图书馆便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接受文明的感染熏陶,获得文化的教育启示,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求知欲[8]。为营造地方文化特色的氛围,可以在内外环境的布置中凸现出“地域文化”。图书馆的建筑从选址、设计到功能布置、环境氛围的营造等都要有利于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城市图书馆的馆址宜位置适中、闹中取静、交通便利,从城市的任何一点出发都能方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