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适应模式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小燕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主动脉夹层;护理

  Key Words:The Roy adaptation model;aortic dissection;nursing

  本文是运用Roy的适应模式来对1例患者进行护理,促使患者适应内外环境的刺激,克服疾病所带来的不适,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1  Roy适应模式简介

  Roy的适应模式认为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的人,是一个不断与变化的环境刺激发生反应的适应系统。这些刺激可来自内部也可来自外部。当刺激处于人的适应范围内时,人作出有效的适应反应,处于健康状态;当刺激处于人的适应范围之外时,人作出无效反应,处于不健康状态;人对刺激作出的各种反应通过4个方面表现: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功能。护理是以健康为目标,对作用于人的各种刺激加以控制以促进适应反应。

  2  病例介绍

  患者,男,52岁,农民,因胸前区剧烈疼痛1 d来院就诊,门诊测血压190/120 mmHg,胸片提示:主动脉影增宽。以“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收住。入院后做MRI示:夹层起始于降主动脉并延伸至膈下腹主动脉,血生化均正常,遵医嘱予以硝普钠、倍他乐克等药物应用。

  3  运用Roy适应模式进行护理

  3.1  一级评估

  3.1.1  生理功能  氧气患者氧合正常;营养患者营养中等;排泄大便不正常,经常便秘;活动及休息绝对卧床休息,不能下床活动;感觉剧烈胸前区疼痛;水与电解质正常。

  3.1.2  自我概念  躯体自我患者感觉剧烈胸前区疼痛;人格自我患者希望康复后仍能干农活,仍是一家之主,住院期间能遵守的规章制度。

  3.1.3  角色功能  一级角色52岁的中年男子;二级角色父亲、丈夫、哥哥;三级角色患者。

  3.1.4  相互依赖功能  贡献性行为患者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和护理,在家属面前表现乐观及开朗;接受性行为每日有家属陪伴,经常有亲戚朋友来探望,并给予安慰。

  3.2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措施及评价。

  3.2.1  疼痛  主要刺激:血液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主动脉夹层;相关刺激:患者有高血压而未及时发现及时,而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诱因;固有刺激:患者年龄正是主动脉夹层高发的年龄段;护理目标:疼痛缓解,限制主动脉壁延伸剥离;护理措施: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所有的生活护理均由护理人员承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予以硝普钠静脉点滴,将血压精确控制在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在输注硝普钠途中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而且一定避光,必要时使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护理目标:3天后疼痛完全缓解,夹层未扩大。

  3.2.2  便秘  主要刺激:患者不习惯卧床排便;相关刺激:长期卧床休息影响肠蠕动,饮食中的纤维含量过少,饮食减少,喝水少;固有刺激:患者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护理目标:保持患者每1天~2天解大便1次,无便秘;护理措施:向患者解释说明床上解便的重要性,并解除患者弄脏床单的顾虑,嘱患者每日吃根香蕉,多吃一些麻油,并与大黄苏打片2片,3次/d,必要时开塞露1支肛用,向患者说明解大便时不可用力,培养患者每日定解大便的良好习惯;护理评价:患者未出现便秘,已养成1次/d排便习惯。

  3.2.3  恐惧、焦虑  主要刺激:患者为以后不能从事农活而担忧;相关刺激:住院费用高、家庭能力不好;固有刺激:患者性格内向,较少与人沟通;护理目标:患者恐惧、焦虑情绪缓解;护理措施:给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待病情平稳以后,可以进行一些活动但避免重体力劳动,同时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表示理解和同情,与医生共同探讨尽量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每日多给患者一些信息刺激,减少患者的焦虑,与家属联系,叫家属多陪伴患者,与之交谈,护士在进行每项操作时均为患者说明其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评价:患者能够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  讨论

  Roy适应性模式指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的人,重视了人的心理及社会功能,与医学模式相适应,对人的健康方面的评估较全面,能够及时发现护理问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Roy适应性模式主要针对个人,而对家庭社区的适用性小;Roy适应性模式评估内容有重复,如生理功能包括躯体感觉,而自我概念中躯体自我内也包含躯体感觉,还有一级评估中的相关刺激及固有刺激不易区分;Roy适应性模式在护理患者时比较复杂,一些刚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不易掌握。

  

  [1]  邢映影.Sister Callista Roy的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2002,(8):624?626.

  [2]  张建芳.Roy适应性模式用于甲亢患者的护理[J].护杂志,2002,(9):71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