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非家庭赡养方式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迎旭,王德文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探讨福州市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台江、鼓楼、仓山3个区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65岁以上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持赞成态度的占总调查人数的61?6%,其中有63?8%的老年人赞成条件优越、费用较高的老年公寓或养老院等,有36?2%的老年人赞成条件一般、费用相对较低的老年公寓或养老院等,且女性比男性更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状况、就业状况、生活习惯等均为老年人非家庭赡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开发适合于各层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机构,以吸引并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

【关键词】  老年人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与社会经济的急剧变迁使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影响。人口的老龄化造成家庭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子女赡养老人力不从心〔1〕。家庭养老尤其是城市家庭养老的脆弱性已开始显现。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非家庭养老方式进行养老,这种模式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我国城市尚无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福利总量仍然十分有限,养老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所以,利用现有资源开发适合于各层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有助于寻找对策调整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因此,通过对福州市社区174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旨在了解社区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福州市台江、鼓楼、仓山3个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

  1?2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入户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74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定稿经过查阅、专题小组讨论、专家评阅等过程反复修改。共发放问卷1767份,获取有效问卷共1747份,其中男性849名,女性898名。样本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与城区总体老年人的分布大体一致。

  1?3   调查内容   年龄、性别等特征变量;是否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赞成何种非家庭养老方式、对现有卫生服务是否满意、对饮食是否关心等行为变量;而经济变量则涉及是否享受医疗保险、经济收入等。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年龄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态的影响(表1)   在调查的1747名老年人中有1076名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占总人数的61?6%。按年龄分组,各年龄段间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赞成率不尽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赞成率升高,并在80岁~达到最高(χ2=15?983,P<0?01)。而在选择条件优越的还是条件一般的养老院或老年公寓时,则75~80岁的老年人最倾向于选择条件好的养老院,不同年龄段老人对赞成非家庭养老具体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0,P<0?05)。

  2?2   性别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态度的影响   男性对非家庭养老持赞成态度的比例低于女性,男性为59?3%,女性为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8,P<0?01)。在选择何种条件的非家庭养老方式上女性赞成条件好的养老院或老年公寓的比例也高于男性近10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8,P=0?002)。

  表1   福州市65岁~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略)

  注:各年龄组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态度的χ2检验,a P=0?001;各年龄组老年人对赞成条件优越还是条件一般的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b P=0?011

  2?3   婚姻状况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态度的影响   婚姻状况与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关系密切。在婚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非家庭养老方式,比例为65?8%,而非在婚的老年人多数不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8,P<0?01)。而在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的老年人中,70?3%在婚的老年人选择条件优越的老年公寓,但在非在婚老年人中只占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6,P<0?01)。

  2?4   不同状况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态度的影响   经济收入感觉程度好(包括非常够、足够和刚好3种情况)和享受医保待遇近70%的老年人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且倾向于选择条件较好的养老院或老年公寓,而经济收入感觉程度不好或是不享受医保待遇的老年人极少数会选择非家庭养老方式,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使其只能选择家庭养老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5   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态度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2)

  表2   福州市65岁~老年人养老方式态度Logistic回归分析(略)

  多因素分析表明,经济收入感觉程度好、享受医保、有就业史的老年人大多数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且他们大部分也赞成条件优越的非家庭养老方式;同时对卫生服务状况的不满意使得老年人也更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且赞成条件优越的非家庭养老方式;每天吸烟较重的老年人也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且赞成条件好的非家庭养老方式。对饮食较关心的老年人倾向于赞成条件优越的非家庭养老方式。

  3   讨论

  选择非家庭养老方式的老年人中,选择条件好的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比例均大于选择条件一般的非家庭养老方式,这是因为一是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老年人有能力支付养老费用;二是因子女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暇照顾老人生活或精神慰藉的需求,所以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机构往往也是一种无奈,入住条件比较好的养老院可以得到较好的护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的不足;三是通常“年轻的老年人”(75以下)生活还能自理时更喜欢居家养老,而“老老年人”(75以上)生活难自理时会更倾向于非家庭养老方式,而且是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女性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赞成率高于男性。这主要是因为女性老年人中丧偶的比例较高,且有一部分老年人没有经济收入,无法支付生活费用,或因为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所以她们不得不求助于公共养老机构。经济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态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他特征变量都不显著。对目前居住状况的卫生设施及服务较不满意的老年人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的出发点在于他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很在意,但是目前的医疗卫生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条件较好的非家庭养老机构由于有专业卫生服务人员、先进的医疗设施,均为老年人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的考虑因素。建议在建立和开设非家庭养老机构时,应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期望值作深入调查,设置不同类别的养老机构,使老年人根据各自的情况有选择的余地。同时,社会化养老机构(公寓)中的老年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团结协作的和睦关系非常重要。完善的服务功能、工作人员的照料、经济的娱乐活动使老人们避免了孤独及心理失衡感,减少了子女的牵挂和代沟矛盾〔4〕。所以,政府应该通过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在养老模式多样化情况下寻找双赢的平衡点,切实从老年人的实际保障出发,针对他们的需求状况,开发适合他们的社会养老机构,吸引并满足他们的社会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安详而幸福的晚年。

 

【】
    〔1〕 袁浩斌,杨英华,吕探云,等.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的现状调查[J].上海护理,2001,1(2):1-3.

  〔2〕 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辑刊,2000(4):46-48.

  〔3〕 丁煜,叶文振.城市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200192):12-17.

  〔4〕 赵建华,王倩,冯孟森,等.社会化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抑郁情绪研究[J].老年学杂志,2005(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