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黏质的产生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徐修礼 樊新 孙怡群 张建芳

【关键词】  MRCNS;,黏质;,抗菌药物;,耐药性

    摘要: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黏质的产生率及耐药性。方法 用刚果红琼脂平板法检测MRCNS产生的黏质;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GPS107卡检测抗菌药物对MRCNS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85株MRCNS的分离率为472%,黏质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分别为435%和941%,表葡菌占菌群分布的60%,占黏质产生率的282%。MRCNS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MIC50和MIC90均为2mg/L;对磷霉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为118%和59%;利福平对MRCNS的抑菌率为882%。结论 表葡菌是MRCNS在内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黏质的产生能力可作为判定MRCNS致病的因素和鉴别污染的重要指标;MRCNS引起的一般感染可选用奈替米星、磷霉素或利福平,对重症难治性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或联合以上抗菌药物治疗。

 关键词: MRCNS; 黏质; 抗菌药物; 耐药性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虽然国内各地区MRCNS的检出率和耐药率有一定差异,但其检出率和多重耐药性呈逐年增高趋势[1~3]。为了解MRCNS产生黏质(胞外多糖物质)的状况及其耐药性,我们对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的MRCNS作了黏质、β内酰胺酶及体外抗菌活性检测,为临床诊治MRCNS的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来源和鉴定85株MRCNS(分离率472%,85/180)来自临床各种感染标本(痰、咽拭子、分泌物、血液、中段尿等),经常规培养分离,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到种(购于法国BioMerieux公司)。

    1.2 黏质的检测应用刚果红琼脂平板法[4]。

    1.3 β内酰胺酶检测检测β内酰胺酶所用nitrocefin酶粉剂购于英国Oxoid公司,按产品操作说明进行。

    1.4 药敏试验抗生素纸片(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奈替米星、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万古霉素、磷霉素)购自美国BD公司,按NCCLS规定标准进行[5]。MIC检测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GPS107按操作说明进行。

    1.5 培养基MH琼脂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公司。

    1.6 质量标准菌株金葡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FCC27853。

    2 结果

    2.1 MRCNS的菌群分布及黏质的产生率从临床感染的各种标本中共获得85株MRCNS,其分离率为472%,菌群分布和黏质产生率见表1。表1 MRCNS的菌群分布及黏质的产生率

 2.2 MRCNS的产酶率及耐药率MRCNS产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941%(80/85),产黏质菌株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943%(33/37)。MRCNS和产黏质菌株的耐药率见表2。

    2.3 MRCNS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3。

    3 讨论

    3.1 关于MRCNS的菌群分布及黏质产生率85株MRCNS共分6个种群,以表葡菌的分离率和黏质的产生率为主,这与国内外报道一致[3,6],提示表葡菌是MRCNS中引起内感染的最主要的病原菌,其产生黏质的能力可作为判定致病性的因 表2 MRCNS和产黏质MRCNS的耐药率菌 表3 11种抗菌药物对85株MRCNS的体外抗菌活性 抗菌药物 MIC (mg/L)MIC50 MIC90 抑菌率

    3.2 关于MRCNS的耐药性MRCNS的分离率和产酶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1],这与临床用药途径及感染的控制方式有关,应引起临床关注。产黏质和产酶MRCNS的耐药性略高于MRCNS。MRCNS对奈替米星、磷霉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可作为一般MRCNS感染的选择用药,万古霉素可用于重症感染。

    3.3 关于抗菌药物对MRCNS的体外抗菌活性11种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的抑菌率较高以外,其它药物的抑菌率均较低,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7]。利福平对MRCNS显示出较高的抗菌活性,且该药的毒性较小,价格低廉,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用利福平或与其它有效的抗菌药物联用,对MRCNS引起的重症难治性感染应选用万古霉素,必要时可联合磷霉素或利福平及奈替米星。

    文献

    [1] 徐修礼,于文彬,孙怡群,等.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0):1256

    [2] 李胜利,张婴之,周乐,等. 24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J]. 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2):75

    [3] 梁冰,李世娟,孙英姿,等.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胞外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95

    [4] Freeman D J, Falkiner F R, Keane C T. New method for detecting slime production by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J]. J Clin Pathol,1989,42(8):872

    [5]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Fourte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M]. NCCLS,2004:30

    [6] 郭红,邹全明. 临床葡萄球菌的粘液产物和粘液相关抗原[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2000,21(5):276

    [7] 郑波,李家泰. 利福霉素等6种抗菌药物对金葡菌体外抗菌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1,26(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