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暴力违纪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Δ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龙飞 张亚林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儿童;暴力行为;违纪行为;家庭暴力;危险因素

  【关键词】 儿童;暴力行为;违纪行为;家庭暴力;危险因素

  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上都超过其年龄段、社会道德所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不仅包括遗尿、挑食、夜惊、抽动、多动等一般行为问题,还包括暴力行为、违纪行为等品行障碍。这些行为问题不但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其成人后社会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的发生。本文对该方面研究作如下综述。

  1 生物学因素

  1.1 遗传因素研究  行为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也是以其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完善为基础的。而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分化、发育以及最终的生理生化性能均受遗传基因的调控,因此基因本身虽不直接产生行为,但它在神经系统分化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却可间接的影响行为。
  
  Ward D等[1]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受遗传因素影响,有些行为障碍是由于相应的染色体缺损或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研究发现5HT等神经递质和其基因的变化可导致行为异常。Brunner等报道了一荷兰家系男性具有突出的攻击行为,研究发现MAOA基因缺陷和这个家庭的冲动攻击行为密切相关。Caspi A[2]等研究发现遭受儿童期虐待并具有MAOA活性较低基因型的人,具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而有高水平MAOA表达基因型的受虐待儿童则极少表现出反社会问题。

  1.2 生物化学研究    许多研究发现5HT功能降低与冲动性暴力攻击行为有密切的关系。Kruesi等[3]在29例青少年破坏性行为障碍中发现脑脊液的5HIAA含量与青少年自我报告的针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和情绪数量呈负相关。Soderstrom等[4]的研究亦发现暴力性犯罪者脑脊液中5HIAA降低。
  
  尽管血液中的5HT在起源和功能上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HT不同,鉴于其代谢产物及降解和贮存途径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人们常通过测定外周血和血小板5HT含量来间接了解中枢5HT的功能。Askenazy等对8名因冲动性暴力行为住院的青少年进行的对照研究发现,他们的血小板5H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攻击行为强度正相关。Alan等研究了42例青少年犯,发现其全血的5HT含量与暴力行为的数量和程度正相关。全血5HT含量增加,除了与血小板5HT回收增加有关外,还与5HT2A受体结合部位最大结合量降低、MAOA活性降低等有关。Blumensohn等[5]的研究发现暴力性犯罪的违法青少年较正常对照组5HT2A受体结合部位的最大结合量降低。
  
  除了5HT能系统外,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系统也参与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此外,Brook对194例15~17a的男性青少年犯罪人血清睾丸酮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暴力组、非暴力组和性犯罪组,发现暴力组血清睾丸酮最高,与另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1.3 母孕期、围产期相关高危因素  母孕期、围产期各种不利因素可能也是造成儿童行为问题重要的生物学危险因素。如母亲受孕时父亲大量喝酒,母孕期营养状况差、服用某些药物、接触X线、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及精神受挫、社会支持系统差等均可影响胎儿脑的发育。围产期胎动厉害、早产、过期产,难产和缺氧窒息等所造成的脑功能的损害,亦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迟缓,是产生日后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Mccormicck等[6]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儿童比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更易出现行为问题。Pagan等[7]报道分娩时母亲年龄较小,其孩子日后更易出现攻击行为。随着分娩时母亲年龄的增大,儿童行为问题呈连续性下降趋势,尤其是攻击、违纪、多动等外化性行为问题明显减少。但国外关于基因与犯罪的研究却指出[8],生育年龄过大导致的基因突变是犯罪的生物学因素之一。Lewis等发现在矫正机构的犯罪人中,37%的人有围产期障碍史。在新生儿期曾有过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疾病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危险度增加。另外,父母吸烟会增加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危险性。Jaffee等[9]研究认为在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中,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占62.6%,环境占29.2%,而家庭暴力占8%。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容质疑的事实,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行为是生物学、社会学及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儿童暴力违纪行为的研究既要考虑遗传因素的作用,也不能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家庭生活环境

  2.1 父母职业、文化程度  父母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构成了对儿童抚养的基础。许多研究都证实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父为工人、母为其它职业家庭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最高,父母均为知识分子的问题检出率最低。

  2.2 家庭健全程度  Pagan L等[7]研究认为父母在儿童童年早期离婚对儿童日后的焦虑、多动及违纪行为有着长期的、直接的负面影响。国内的研究亦证实家庭缺陷是初中生男生发生违纪问题的危险因素之一[10]。另外,寄养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寄养儿童均表现有一定程度的行为问题。Dubowitz等[11]研究发现,寄养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包括:焦虑、恐惧、害怕、注意力不集中、不良的学习习惯、多动、攻击性等。Mekos D等的研究发现,再婚家庭(尤其是生活在继父家庭)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

  2.3 家庭气氛  家庭环境、气氛在儿童心理、个性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气氛融洽,孩子安全感强,有利于心理发展,反之家庭矛盾性大则易致孩子产生焦虑、紧张、自卑、消极等不良影响。Zenter研究显示儿童与环境之间不相容可产生行为障碍。再之,孩子可以成人为榜样,产生暴力、违纪等不良行为。我国有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文化性、道德性、组织性的分值高则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低;而家庭的矛盾性高,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也高,同时该研究发现,母亲情绪不稳定(N分高)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12]。Caspi A等[13]研究发现即使在考虑遗传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情况下,母亲对儿童的情感表达在其反社会行为的发展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受到较多忽视和较少关怀的儿童会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问题。家庭成员之间常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譬如夫妻常常相互争吵、打骂孩子等会对儿童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增加儿童各种行为问题发生率,尤其易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抑郁症状。成人间的家庭暴力在遗传因素的情况下分别可使2~5%的儿童出现内向和外向行为问题[14]。

  2.4 父母养育方式  许多研究均提示,在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诸多因素中,父母亲双方是主要因素之一。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一般可分为宽松型、严格型和说服型。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前两种方式均不利于儿童心理行为的正常发育。有调查显示,父母经常在语言上侮辱孩子可使儿童暴力犯罪的危险增加。Bandura 和Walters均发现,少年犯罪者的父母经常使用嘲笑和体罚,而守法少年的父母则更多的使用归纳和爱的取消(感情拒绝)。Straus 及Kaplan等的研究均表明受虐待的儿童,尤其是受到身体虐待的儿童的攻击性增强,杨世昌等[15]研究也有类似发现。身体遭虐待的儿童在与同龄人玩耍中,比同龄人有更多的攻击、打架、卑劣行为和反社会行为。而且身体遭虐待的儿童在学校比没有遭虐待但遭忽视的儿童或性虐待的儿童有更多的违纪现象、破坏性行为。

  3 社会文化环境

  3.1 环境污染影响  化和业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铅污染。铅是一种较强的神经毒物,社会的环境污染致使儿童血铅水平升高,它对儿童的神经行为发育之危害被许多研究所证实。研究发现儿童血铅增高会导致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攻击及违纪行为增多[16]。Simons 等[17]认为血铅水平>300μg/L的儿童与铅相关的神经行为障碍可一直持续到青年阶段。

  3.2 地区文化因素  进入学龄期的儿童接触学校和社会的机会逐渐增多,是非辨别能力有限,接触环境的社会风气将直接影响其行为发展。低社会阶层、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高于城市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社会风气对儿童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Simons等通过对207个儿童的行为调查发现,社区环境不良可直接导致男孩痛苦、忧伤的心情,同时会影响双亲关系并加速男孩与社区内一些有违法行为的同伴建立友谊关系,最终导致儿童品行问题的发生。

  3.3 影视传媒影响  Huesmann等研究认为电视暴力将儿童置于暴力边缘,长期暴露在媒体暴力下可能强化一些儿童已经存在的反社会倾向。而Gadow KD等[18]的研究则认为很少有证据表明电视暴力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美国传媒学者威尔伯施拉姆认为:所有的电视都是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一些不良影视、书刊传媒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国内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青少年观看电视暴力镜头频次过高可能是导致攻击行为倾向增加的重要原因,而且在观看电视暴力镜头时的情绪反应可能是重要的中介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儿童行为问题[19],并在其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干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对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也由单方面的环境、心理或生物学影响转向这些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总体来讲,大多数的研究都只还局限于横断面的现状调查,而缺乏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因此,进一步增强该方面的研究,细致的评估相应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尽可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1] Ward D, BrayWard P, Lombroso PJ. Genetics of childhood disorders: VI. FISH, FISH, and more FISH [J].J Am Acad Child Adolese Psychiatry, 1999,38(9):1200

  [2] Caspi A, McClay J, Moffitt TE, et al. 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J].Science, 2002, 297:851

  [3] Kruesi MJ, Rapoport JL, Hamburger S,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monoamine metabolites, aggression, and impulsivity in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Arch Gen Psychiatry, 1990, 47(5): 419

  [4] Soderstrom H, Blennow K, Manhem A, et al. CSF studies in violent offenders. I. 5HIAA as a negative and HVA as a positive predictor of psychopathy [J].J Neural Transm, 2001,108(7): 869

  [5] Blumensohn R, Ratzoni G, Weizman A, et al. Reduction in serotonin 5HT2 receptor binding on platelets of delinquent adolescents [J].Psychopharmacology,1995,118:354

  [6] Mccormick MC, Workman DK, Brooks GJ. The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of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birth weights [J].Pediatrics, 1996,97(1): 18

  [7] Pagani L, Boulerice B, Richard E, et al. Behavior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of divorce and remarriage [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1997,38(7):769

  [8] Wasserman, David, wachbroit, et al. Genetics and criminal behavior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335

  [9] Jaffee SR, Moffitt TE, Caspi A, et. al. Influence of adult domestic violence on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n environmentally informative twin study [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2 ,41(9):1095

  [10] 王丽敏,王达,刘爱书,等.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儿童保健杂志,2002,10(4):243

  [11] Mekos D, Hetherington EM, Reiss D. Sibling differences in problem behavior and parental treatment in nondivorced and remarried families [J].Child Dev,1996,67(5):2148

  [12] 徐韦,朱云霞,陈灵,等.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2002,11(1):77

  [13]Caspi A, Moffitt TE, Morgan J, et. al. Maternal expressed emotion predicts children's antisocial behavior problems: using monozygotictwin differences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behavioral development [J].Dev Psychol,2004,40(2):149

  [14] 杨鲁静,徐勇,李学来.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2(11):1356

  [15] 杨世昌,张亚林,郭果毅,等.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18(1):16

  [16] 何慧静.儿童铅污染与行为改变的关系[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0,7(8):35

  [17] Simons RL, Johnson C, Beaman J,et al. Parents and peer group as mediators of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structure on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 [J].Am J Community Psychol,1996,24(1):145

  [18] Gadow KD, Sprafkin J. Television "violence" and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 disorders [J].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1993,1:54

  [19] 杨世昌,张亚林.儿童虐待与精神卫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