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乱型婴儿的依恋特性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智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紊乱型依恋;,,内部工作模式;,,行为指征;,,母爱情感交流受损,;,,情感体验空间

  【摘要】  从婴儿紊乱适应不良的依恋行为指征、母爱情感交流受损维度、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表现特征等方面综述了紊乱型婴儿的依恋特性、内部工作模式及研究进展。临床干预应着眼于营建开放、广泛的情感体验空间,建立安全的关系。辨识婴儿的依恋需要、婴儿的平衡自我,以及与父母间的新型互动模式,对于紊乱型婴儿依恋的矫治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紊乱型依恋;  内部工作模式;  行为指征;  母爱情感交流受损 ;  情感体验空间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Infants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characteristics of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infants,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views of behavior indices of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infant attachment, dimensions of disrupted maternal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helpless/fearful profile of parental behavior. Clinical interventions will focus on constructing an openaffective experience space and building a secure relationship of treatments. Discriminating infant attachment needs,developing selfbalance and building a new interaction model with parents are important for modification practice of infant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Key words】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Indices of behavior; Disrupted maternal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Affective experience space

      儿童精神病学家Bowlby在1969年曾指出:依恋是一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情感纽带关系的倾向,在个体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他首先提出“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的概念,用以探察依恋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内部工作模式指的是个体的认知/情感图式或指自我与密切关联者的表征,它会影响个体期望、情绪、防御及亲密关系中的有关行为。它一旦建立,就会在潜意识下发挥作用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并对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1,2]。这一见解为研究依恋构建了理论框架,并为Bartholomew等人后继对成人依恋的研究和依恋风格的划分奠定了基础。儿童临床心家和发展心理学家Ainsworth始创了“陌生人情境法”,将母婴依恋划分为回避、安全和矛盾3种类型,首开婴幼儿依恋及其干预的临床研究之先河。她的学生Main 和Bartholomew等人在后继的研究中发现了紊乱型依恋,并成为心理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1]。LyonsRuth等人[3]新近从亲子互动关系入手,提出了紊乱型婴儿与母亲情感交流受损的维度、紊乱型的2个亚型及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的表现特征,为临床心理学的诊断和心理治疗与干预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和思路。

  1  紊乱适应不良婴儿的依恋行为指征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Main和Solomom提出了紊乱适应不良型婴儿依恋(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tachment)的行为指征[3]。即:①依次出现的矛盾行为模式,表现为婴儿在强烈的依恋行为后紧随出现回避、冷淡或茫然等矛盾行为;②同时呈现的矛盾行为,婴儿强烈的躲避行为与强烈的寻求接触行为相伴发生;③无定向的/错误定向的/不全的和中断性的运动和表情,如与婴儿不安表情相伴的动作是远离母亲、而不是朝向母亲;④刻板与不对称的运动、不适宜的动作和异常举止,如婴儿仅在父母在场时才表现出的无明显诱因性的绊跌行为;⑤婴儿表现出冷淡、僵硬及缓慢的“水下”动作和表情;⑥直接与父母相关联的惧怕指征,表现为耸肩动作和面部的惧怕表情;⑦紊乱及适应不良的直接指征,表现为无定向漫游、混淆或茫然的表情或快速多变的感情。以上研究发现不仅为诊断紊乱适应不良婴儿的依恋行为提供了参照依据,而且提示了父母婴儿互动与婴儿紊乱型依恋存在内在关联。

  2  母爱情感交流受损的维度

    紊乱型婴儿的依恋特性与母爱情感交流受损密切关联。LyonsRuth等人[3]在研究中指出母爱情感交流受损具体表现为5个维度的10个方面[2],即:①情感交流失误维度,包括母亲提供的矛盾线索,以及对婴儿的不恰当反应或无反应2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母亲口头上亲近婴儿但行为上却疏远他(她);当婴儿发怒、烦恼时,母亲在一旁微笑或无动于衷。②紊乱维度,包括因婴儿引发的母亲受惊吓的表情、动作和非适应性混乱行为2个方面(母亲表现出与环境毫不相干的突发性情感缺失或神情恍惚)。③消极干扰维度,包括言语性消极干涉和躯体性干涉行为2个方面。如母亲取笑婴儿、拉扯婴儿的手腕、龇牙咧嘴地逼近婴儿面部并做出袭击性手势等。④角色混淆维度,包括角色颠倒、感性化和自我参照性陈述3个方面。如母亲想从婴儿那儿获得再保证,或用秘而不宣的、暧昧的暗示性语调与婴儿交谈,如问婴儿“你想我吗”,紧接着又自言自语地说“噢,他不想见我”等。⑤退缩反应维度,从身体和言语上拉大与婴儿间的距离,用僵硬的手臂远远地抱着婴儿或在分离后不向婴儿致意。

    Brontfman与 LyonsRuth于1993年根据以上母爱情感交流受损维度进行编码,将紊乱型婴儿进一步划分为紊乱安全型和紊乱不安全型两个亚型。在行为上,前者具有紊乱接近的特点,而后者表现为紊乱回避/拒绝。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父母不良养育行为与婴儿紊乱型依恋的形成密切关联。

  3  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的表现特征

    内部工作模式是婴儿与父母交互作用过程中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不良的亲子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会整合入婴儿的个性结构,与之有关的紊乱型依恋策略会构成学前期、童年中期、青少年期心理病上的高危因素[3],甚至出现不良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4]。因此,紊乱型依恋中常见的父母无助或惧怕的内在工作模式会逐渐积淀,影响婴儿成年后的心理状态。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的特征表现为9个方面:①延迟反应或忽略线索,如在婴儿持续哭喊下才去搂抱婴儿;②退缩或疏远,如疏远婴儿、围绕婴儿兜圈子而不去抱他(她)或将婴儿面部朝外式地搂抱婴儿;③草率反应,对待婴儿就像对待棘手问题一样,匆匆拥抱后快速离开;④引导婴儿从自我移向玩具,借用玩具抚慰婴儿;⑤在需要加强依恋时出现紧张犹豫;⑥母婴之间缺乏身体接触(除非婴儿提出要求);⑦扮演撤退型父母的角色,要么缺乏父母的权威感、要么缺乏与婴儿之间协作的主动性、要么缺乏对婴儿的指导和保护;⑧采用看似微妙的惧怕,屈从或安慰婴儿。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情感或干涉。

  4  紊乱型依恋干预的研究

    在上述对紊乱型依恋成因、亲子不良互动诊断依据和矫治思路研究的基础上引发了下述对于紊乱型婴儿依恋的干预性探索。如Marrin 等人[5]提出的安全环路矫治项目(circle of security project)及Meins有关“将心比心”的研究等[6]。这些干预的立足点在于营建开放、广泛的情感体验空间,从与婴儿的情感交流中分辨其依恋的需要、发展婴儿的平衡自我及与父母间的新型互动模式,以便对紊乱型婴儿进行及时矫治。从紊乱型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来看,父母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要么高度惧怕束手无策、要么迁怒于婴儿、要么干脆放弃了履行照看人的角色等。这种不良养育方式并非在一日之间形成,它往往可追溯至父母对婴儿养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所导致的婴儿心灵创伤。在这种养育模式下,婴儿的依恋行为趋向于紊乱无序,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的崩溃和修复环路的缺失。如果这种养育模式延续到学前中期,随着儿童社会认知技能的发展,父母的惧怕无能和对照看人义务的缺失等将使家庭内的角色颠倒,局面将由儿童控制,并表现为回避矛盾型、恐吓冲动型及强分离型等病态依恋模式。此时,矫治的重点应放在转变父母高危照看人的角色上。

    Marrin提出的安全环路矫治项目是采用团体训练、父母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积极反思个人的依恋史经验对养育儿童的影响,增进父母对儿童探索活动及寻求慰籍的信号的敏感性并能做出适宜反应,提高父母对互动中自身及子女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反思能力。有关的训练活动围绕营建安全环路展开,如学习理论、设定安全基地的目标、发展父母对儿童情感需要的敏感性和移情能力、采用有效的反思性对话和培养有效的应对技能修复不良的亲子关系等,均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Meins“将心比心”的干预侧重点则在于从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来研究依恋的安全性,强调母亲对于婴儿心理状态的敏感性在预测安全依恋中的重要作用、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婴儿身体和情感需要的反应敏感性方面。Meins于2000年发现,母亲对婴儿恰当的心理评价和对其目标指向活动的反应与婴儿后期的安全依恋显著相关。母亲的“将心比心”可以促进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言语及心理的发展,同时也为安全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营建和紊乱型依恋的矫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1]Bee H. The developing child[M]. Allyn and  Bacon: 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 2000.329334.

    [2]Bartholomew K, Phillip R. Shaver methods of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 do they converge?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8.2545.

    [3]LyonsRuth K. Disorganized infant attachment and profiles of parenting[J]. Infant Mental Health J, 2004,25(4): 318335.

    [4]陈琳.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J].心理进展, 2005,13 (3): 267275.

    [5]Marrin R. The Circle of security project: attachmentbased intervention with caregiverpreschool children dyads[J]. Attach Hum  Dev,2002,4(1):107124.

    [6]王争艳.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 (5): 62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