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心理特征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武克文 杨文丽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精神疾病;自杀;心理特征;心理社会干预

  【关键词】 精神疾病;自杀;心理特征;心理社会干预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行为,主要受幻觉、妄想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1]。为了解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及心理状态,作者对我院住院和假出院期间有自杀行为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选自近10年间在我院住院和假出院期间有自杀行为的49例精神病患者。其中自杀死亡23例(男19例,女4例),自杀未遂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19~40a26例,41~50a18例,>50a5例;文化程度:大学3例,中专或高中13例,初中15例,小学16例,文盲2例;职业:干部4例,工人23例,农民18例,无业4例;有精神病家族史11例,家族成员中有自杀者16例;既往有自杀、自伤行为者19例,其中4人有3次以上自杀史;诊断:精神分裂症21例,抑郁症24例,心因性精神障碍2例,偏执型精神病1例,癫痫性精神障碍1例。

  1.2 方法   对入组的49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自杀原因   (1)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支配失去自制力,不能自拔而发生自杀者21例。其中以命令性幻听为主者8例,被害妄想支配6例,罪恶妄想支配4例,疑病妄想2例,嫉妒妄想1例。(2)患者因难以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产生药源性抑郁而自杀者5例。(3)患者由于症状缓解,自知力部分或全部恢复,对病中的行为有所认识,感到悔恨、羞耻,担心自己的病情反复发作,无法面对家人及社会,怕同事、亲友的讥讽而产生继发性抑郁、自责、悲观心理出现自杀行为者11例。(4)患者康复期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出不了院,对前途失去信心,因长期的心情抑郁、悲观厌世,而出现自杀行为者4例。(5)患者痊愈或假出院后,因婚姻解体,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支持与生活上的照顾,家庭矛盾不能排解,人际关系紧张,患者感到受歧视和凌辱以及社会适应不良等产生严重心理危机感而自杀者8例。

  3 自杀前心理特征

  自杀是自愿并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精神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2]。自杀行为发生于疾病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精神症状也不相同,但自杀前的情绪表现可分为五类,即抑郁、悲伤,紧张、焦虑、激越,愤怒,痛苦绝望,敌对情绪。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焦虑、绝望、求生无助、痛苦难熬、抑郁情绪等。

  4 心理社会干预

  4.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是做好心理干预的重要前提。尤其在疾病的期,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自知力缺失,大量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等,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痛苦体验,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尽量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充分给予心理支持,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药源性抑郁的发生。

  4.2 对既往有自杀史、家族史阳性者应细心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发现自杀先兆症状,主动接触、交谈,掌握患者的内心感受,运用安慰、解释、疏导、说服的方法给予心理支持,调动其积极心理因素,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

  4.3 病情缓解后,自知力部分或全部恢复的患者,往往有内疚感、自责心理,部分还可产生继发性抑郁。此时应以积极向上的语言鼓励患者,用生动活泼的谈话方式帮助患者体会和理解病态中的表现,通过参加工娱使患者地表达其正常心理,培养他们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体会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存在,从而克服自卑、焦虑等负性心理。

  4.4 对因种种原因长期住院且精神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医护人员要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组织户外活动,如无家属探视者要加强生活上的关心,使其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并与单位、家属联系,求得他们的帮助,使患者能与家属有情感上的交流,增强信心,安心住院。

  4.5 针对出院后面临的多种社会心理问题,如求学、求职困难、恋爱婚姻等,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预防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对家庭解体的患者应做好说服工作,减轻思想负担,掌握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对假出院患者,要求家庭成员担负起监护责任,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疏导,向家属和单位及本人交待有关院外的注意事项,强调如何观察和反映精神病性症状,做好药品保管和服药监护,注意患者的情绪、睡眠状态,了解病情的稳定与波动情况,及时调整心态,使患者早日适应社会、家庭生活。

  

  [1] 任敬桥,易艳霞.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行为20例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4):277

  [2] 易天军,刘继强,孙翼,等.急诊科64例自杀者特征及原因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