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挫伤引起的眼底损害253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清韬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探讨眼挫伤导致的眼底损害的诊断和。方法 对眼挫伤病例,详细检查眼底并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视觉电生理检查。治疗给予脱水、激素治疗、抗感染及补充维生素类药物等,发生视网膜脱离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眼挫伤伴眼底损害的患者253例,经早期诊断治疗后视力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 眼挫伤应详细检查眼底,并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视觉电生理检查,以早期发现眼底损害,从而早期治疗,减少视力损害。

【关键词】  眼挫伤;眼底损害

    眼挫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对眼部造成的损害常常复杂而隐匿,其中眼底的各种病变是引起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眼挫伤伴眼底损害患者253例(253眼)。男219例,女3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岁。

    1.2  外伤原因  球类击伤64例(25.3%),拳击伤46例(18.2%),树枝击伤27例(10.7%),肘击伤13例(5.1%),飞碟击伤3例(1.2%),手指击伤19例(7.5%),棍棒击伤17例(6.7%),鞭炮击伤9例(3.6%),泥块击伤14例(5.5%),铁钉击伤7例(2.8%),书本击伤4例(1.6%),电线击伤2例(0.8%),撞伤3例(1.2%),塑料子弹击伤6例(2.4%),其他眼挫伤19例(7.5%)。

    1.3  检查方法  对眼挫伤患者除做常规的视力及眼前段检查外,详细检查眼底,并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视觉电生理检查。远视力<0.05者39眼,0.1~0.3者57眼,0.4~0.6者106眼,0.7~0.9者47眼,≥1.0者4眼。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或视觉电生理检查发现异常者27眼。

    1.4  并发眼底损害种类  视网膜震荡和挫伤201例(79.4%),脉络膜破裂11例(4.3%),黄斑裂孔15例(5.9%),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27例(10.7%)。

    1.5  治疗方法  给予皮质激素、补充维生素类药物、血管活性药及活血化瘀类药物等。对脉络膜破裂患者危及中心视力时及黄斑裂孔周围有视网膜浅脱晕时采用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者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多次随访,检查眼底并适时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视觉电生理检查。

    2  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视力显著提高。视力<0.05者20眼,0.1~0.3者9眼,0.4~0.6者34眼,0.7~0.9者82眼,≥1.0者108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视觉电生理复查提示好转或治愈者244例(96.4%),无明显变化者9例(3.6%)。

    3  讨论

    眼外伤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职业有关的劳动、运动,殴打和日常生活是引起眼外伤的主要事件。患者多为青年男性。男性约为女性的5倍以上。国内因钝挫伤住院的眼病患者,约占所有眼外伤住院患者的20%~48%。因眼球钝挫伤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眼外伤后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FFA)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观察眼底,真实记录下眼底情况动态的变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能清晰地表示出微循环的细微结构,完整、系统地以动态方式说明眼底血管的正常或是异常。所以自从其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是眼科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对某些眼底病变具有相当重要的诊断价值[2]。由于视网膜挫伤总是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的破坏,在乳白色的视网膜水肿区域,造影早期因荧光遮蔽为低荧光,造影后期在视网膜的深层出现荧光渗漏。在渗漏区往往存在着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和萎缩。脉络膜破裂可分为直接破裂和间接破裂,间接破裂较常见,因损害层次不同又可分为全层破裂、板层破裂和Bruch膜及色素上皮层破裂。造影早期表现为血管水平下一条或数条条状或弧形弱荧光,晚期增强,呈现强荧光[3]。因此,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能较客观地体现眼挫伤并发的视网膜损害状况,在眼挫伤视网膜损害的诊断、预后和随访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目前,临床视觉电生理的测定已成为眼科临床常规的视功能检查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它属于无创伤性的客观检测法。并可根据波形的各成分的起源来判别病变的层次及程度,为临床诊断及疗效鉴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眼挫伤后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将受到影响,VEP发生改变,P100的潜伏期和波幅明显异常。当振幅降低到50%以下,或潜伏期延长30 ms以上,尤其是在过程中反复记录VEP未见恢复迹象,则预后不良,甚至可能盲目。外伤后如果ERG正常而VEP异常则提示视神经的功能受损[4]。有实验证实神经在受到瞬间暴力致伤当时,大部分神经纤维并未断裂,而是直接受力的神经鞘膜发生断裂、紊乱等超微结构改变,同时可能伴有轴浆流运输阻滞,造成部分轴突电传导功能障碍[5]。由此,可以推断当超微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形态学改变会晚于其电生理的改变。在本组253例眼挫伤患者中,有27例(10.7%)眼底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而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及视觉电生理检查中发现了异常,这正说明了此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应对视觉电生理的检查引起重视,从而获得对眼挫伤伴眼底损害的早期诊断。

    眼挫伤的组织损伤机制包括:神经血管反应,组织变性坏死,血视网膜屏障的损害。眼挫伤的组织损伤特点:外伤时致伤力直接对眼内组织产生机械损伤,产生诸如视网膜裂孔、脉络膜裂伤等;眼钝挫伤使眼球内血管扩张,血液成分渗出,造成视网膜水肿等变化;眼钝挫伤时,外伤钝力使眼球的血视网膜屏障的损害,使得视网膜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6]。了解这些机制和特点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处理眼挫伤的患者时应结合常规检查、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及视觉电生理检查,以早期发现眼底损害,从而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如果没有进行这几方面的结合检查,就可能造成患者的延误诊治,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在治疗上应根据视网膜损害类型及其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对眼挫伤患者随诊是非常重要的,对视网膜震荡和挫伤的患者,特别是在1~2周内,应每天观察视网膜水肿的情况,并适时复查视觉电生理和眼底荧光造影的结果。对所有脉络膜破裂的患者,应警惕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出现的表现,尤其在伤后第1个月应多次随访。若有新生血管发生,最好观察一定时间,看是否能够自发消退。危及中心视力时,可考虑用氮激光或氖激光光凝治疗。对有视网膜裂孔而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保持密切追踪观察[7]。对并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术后更应该加强随访,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
  1 李凤鸣.中华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95-3106.

2 周妍丽,饶杰.眼挫伤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诊断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1858-1859.

3 贾洪强,侯四清,徐深.眼挫伤116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4,26(8):523-524.

4 李静秋,孙宇丁,杨磊.眼挫伤视觉电生理检测结果分析.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5,27(2):124-125.

5 陈道信,卫玉荣,杨红伟.眼挫伤207例PVEP分析.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2,24(3):334-335.

6 王凤翔.表格式临床医学系列丛书·眼科疾病分册.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95.

7 欧阳学剑.眼挫伤所致周边眼底的创伤.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5,27(10):76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