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盐亭核黄素盐干预试验红血球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的动态变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崔剑峰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用核黄素强化盐对盐亭县居民进行核黄素的补充,评价服用强化盐后的核黄素营养改善情况,为使用强化盐预防食管癌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食管癌高发区四川盐亭地区的六个乡所有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万人,对照组3万人。试验组服用核黄素强化盐(核黄素150mg/kg);对照组服用同一批未添加核黄素的普通食盐。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每年分别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部分研究对象,测定红血球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评价核黄素营养状况。 结果 1991~1995年共采血1 199人份,男性583人份,女性616人份。试验组抽样总体EGRAC平均值为1.09,对照组为1.32,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性别和年龄对核黄素的补充均没有影响。结论 核黄素强化盐能显著改善核黄素营养状况,是一种、简便和有效的营养干预手段。

【关键词】  核黄素 核黄素强化盐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

  0  引言
   
  食管癌是我国死亡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平均死亡率男性为20.35/10万人口,女性为10.01/10万人口[1]。我国河南林县、四川盐亭县、河北涉县等均为食管癌高发区。盐亭县食管癌死亡率男女分别为86.87/10万和70.08/10万[2]。
   
  维生素类在肿瘤发生和中所起的作用是当今肿瘤病因及预防研究的热点之一。膳食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普遍存在营养素缺乏状况,以核黄素较为突出。上述地区居民核黄素摄入水平仅分别为我国膳食营养建议供给量标准的61%、39%和44%[3]。1989年在盐亭县林山乡进行了核黄素强化盐营养干预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证明强化盐可以有效地改善核黄素营养状况[4]。在此基础上,1991~1996年在盐亭的六个乡进行了大规模的核黄素强化盐干预试验,探讨这种方式对人群核黄素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为食管癌预防和营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人群
   
  试验人群:干预组为盐亭地区的毛公、巨龙和垢溪三个乡,共计3万人,从1991~1996年连续服用核黄素强化盐。对照组为复明、富驿和花林三个乡,人数也是3万人,服用普通食盐。
   
  干预区和对照区的地形、地貌和食管癌发病率基本一致,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参与人员均为居民,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两地人员的流动,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1.2  核黄素强化盐的加工,保存和稳定性检测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食用的食盐都由四川峨嵋山盐化集团公司生产,核黄素由天津河北制药厂提供。核黄素添加量为100~150mg/kg[5](此标准现已成为国家规定标准)。
   
  当地居民习惯使用带盖的陶瓷罐保存盐,基本上做到避光和密闭,可以有效地减少核黄素的损失。

  1.3  监测方法
   
  1991~1995年对照组和试验组连续5年整群抽样采集血样,共计1 199人份。
   
  取空腹静脉血5ml,放入含有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带盖塑料试管中,立即轻轻翻转8次,冷藏运送到盐亭肿瘤所试验室。立即离心分离血浆和红血球,取0.5ml红细胞,转移至加有0.5ml蒸馏水的冻存管,制成红细胞溶血液,-80℃冰箱保存。运回我所后测定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
   
  参照Sauberlich的方法[6]测定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评价人体中核黄素营养状况,评价标准:≥1.4为缺乏,1.20~1.40为不足,≤1.20为正常[7]。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4  组织方法
   
  在盐亭县政府和卫生局领导下,召开动员大会并开展健康,宣传核黄素强化盐的益处。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干预区居民发放购盐证,全部供应核黄素强化盐,无普通盐的销售。无购盐证的居民无法购买核黄素强化盐。村卫生所的医生负责定期检查核黄素强化盐的服用情况,报告不良反应等,保证了干预试验的顺利进行。

  2  结果

  2.1  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监测强化盐中核黄素的含量及稳定性  常温下核黄素强化盐性能稳定,第6、12和13个月的保存率分别为98.5%、96.3%和95.8%[4]。其次,在研究过程中,盐亭肿瘤所对盐厂运来的核黄素强化盐一共进行了7次抽检,见表1。抽样结果显示,食盐中核黄素含量基本达到要求,个别偏低。

  表1  核黄素强化盐核黄素含量抽查(略)

  2.2  监测人群  年龄从16~88岁,平均38.75岁。试验组男199人,平均年龄41.23岁(16~78),女225人,平均40.33岁(17~88);对照组男384人,平均年龄37.6岁(16~66),女391人,平均37.68岁(16~75)。

  2.3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测定结果  (4人未测EGRAC,实际测定1 195人份)。1991年EGRAC作为本底指标,平均为1.40,达到正常范围的人数比例为25.3%;1992~199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EGRAC年平均数均达到正常范围,正常人数比例分别为83.7%、66.4%、91.3%和76.6%;而对照组年平均数均未达到正常范围,正常人数比例分别仅为31.1%、8.9%、43.8%和51.5%;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年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值全部小于0.01。试验组1992~1995年EGRAC总平均值为1.09,对照组为1.32,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EGRAC比较(略)

  2.4  分别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内每年男性和女性EGRAC水平,除1995年对照组外(男∶女,  P=0.028),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见表3。
  
  表3  试验组和对照组性别分布及EGRAC平均水平(略)

  2.5  将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年龄分为≤35、35~50和≥50岁3个年龄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内分别进行EGRAC水平分析比较,3个年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见表4。

  表4  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布及EGRAC平均水平(略)

  注:本表不包括1991年核黄素水平

  3  讨论
   
  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动物试验资料表明,人类30%~60%的肿瘤发生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 核黄素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护上皮的完整。研究证明食管癌的发病与核黄素缺乏有关[8]。在动物试验中,核黄素缺乏可以导致小鼠食管和胃黏膜上皮组织萎缩、过度角化和过度增生,这些病理变化被认为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核黄素缺乏的大鼠食管癌作用比正常对照组增加了将近一倍,证实了核黄素缺乏对大鼠食管癌的促进作用[8]。近年来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很多肿瘤关系密切,其浓度与肿瘤危险性呈正相关[9]。研究发现人体内核黄素水平低下时Hcy水平显著升高[10]。
   
  河南林县是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居民同样存在着核黄素缺乏的状况。林培中等[11]在林县进行的营养干预试验结果证明,核黄素对食管癌具有预防和阻断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此结果提示在人群防治肿瘤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连续的补充核黄素,时间越长核黄素的作用就越明显。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食管癌高发区四川盐亭地区的居民核黄素缺乏比较突出。郑素芳等[12]通过膳食调查,血、尿分析发现盐亭居民核黄素营养不足和缺乏较严重。其他食管癌高发区也有相似的结果[13?15]。说明核黄素缺乏是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共同的特征。因此,改善当地的人群膳食核黄素营养状况,将有益于降低人群的患癌风险。1989年在盐亭进行了核黄素强化盐改善人群核黄素状况试点试验[4],结果说明核黄素强化盐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居民的核黄素水平。
   
  在盐亭地区对照组1991~1995年的血样检测EGRAC的结果说明了当地的核黄素营养状况。5年的平均值均未达到标准。在这5年中,以1993年最差,合格率只有8.9%,最好的是1995年,达到51.5%。这可能和不同季节生活习惯有关。性别和年龄对当地居民的核黄素营养状况影响不大。1991年和1995年都是11月份采血,季节相同,但是1995年明显好于1991年,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这个结果可以说明当地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试验组的结果显示,在服用核黄素强化盐后,核黄素水平显著提高,每年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从提高的程度可以看出,1992~1994年提高了50%,95年只有25%。这个现象可以推断出,核黄素营养水平越差,补充核黄素的效果就越好。进一步验证了核黄素强化盐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内的核黄素营养水平。
   
  5年的核黄素强化盐干预试验研究发现,核黄素可促进癌前病变逆转为正常细胞;阻断癌前病变向癌症及正常细胞向癌前病变发展。这与林培中等的试验结果一致[11]。EGRAC评价核黄素水平的方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强化盐的监测结果证明了核黄素盐的性能比较稳定,含量符合标准。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大力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通过动员和严密地组织工作,使受试对象明白了使用强化盐的益处,能按照要求使用强化盐,保证了强化盐的顺利使用。
   
  在不发达的地区,居民的膳食主要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肉蛋类消耗较少。而粮食和蔬菜中的核黄素含量普遍偏低,这也是食管癌高发区和其他农村地区核黄素营养水平普遍低于正常的主要原因。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不能有效改善膳食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核黄素强化盐补充核黄素的方法是切实可行且经济有效。所以要大力提倡这种方法,为改善食管癌高发区和农村核黄素营养水平开辟了一条补充核黄素的新路。

【】
    [1] 李连弟,鲁凤珠,张思维,等.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1997,19(1):3?9.

  [2] 袁萍,杨春霞,顾元凯,等.盐亭县食管癌死亡率28年变化趋势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0,16(1):1?3.

  [3] 郑素芳.膳食、营养与食管癌[A].中国癌症研究进展[M].第1版.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69?74.

  [4] 郑素芳,陶德明,宋林华,等.核黄素强化盐改善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核黄素营养状况的可行性试验[A].中国癌症研究进展[M].第1版.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181?184.

  [5] 陈仁惇.临床营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95?97.

  [6] Sauberlich HE,Judd JH,Jun, et al.Application of the erythrocyte glutathione reductase assay in evaluating riboflavin nutritional status in high school student population amer[J].J Clin Nutr, 1972,25(8):756?762.

  [7] Sauberlich HE,Dowdy RP,Skala JH. Laboratory tes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J].CRC Crit Rev Clin Lat Sci: 1973, 4(3):215?340.

  [8] 郑素芳.核黄素与癌[J].中国肿瘤,1994,3(6):11?13.

  [9] Wu LL,Wu JT.Hyperhomocysteinemia is a risk factor for cancer and a new potential tumor marker[J].Clin Chim Acta,2002,322(1?2):21?28.

  [10]Moat SJ,Ashfield?Watt PA,Powers HJ,et al.Effect of riboflavin on the homocysteine-lowering effect of folate in relation to the MTHFR (C677T) genotype[J].Clin Chem,2003,49(2):295?302.

  [11]丁镇伟,高峰,林培中,等.食管癌前病变阻断性的远期效果[J].中华肿瘤杂志,1999,21(4):275?277.

  [12]郑素芳,李辉,宋林华,等.食管癌高发地区盐亭营养状况初步调查[J].中华肿瘤杂志, 1985,7(增刊):58?59.

  [13]郑素芳,秦秋生,李全林,等.河南林县社员尿核黄素的排出量[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1,15(5):300.

  [14]郑素芳,刘新伏,李辉,等.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人群维生素的营养状况[J].中华肿瘤杂志,1985,7(增刊):49?53,62.

  [15]郑素芳,刘新伏,宋林华,等.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社员膳食营养调查[J].中华肿瘤杂志,1985,7(增刊):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