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卒中中西医治疗与抑郁的心理干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代丽红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和心理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中西医治疗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抑郁情绪,促进病人康复,与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中西医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很好疗效,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疗法; 抑郁; 心理干预


    老年人脑卒中多属中经络证,发病机理系属气虚血淤或痰湿阻滞,内风妄动,脉络痹阻,属于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后抑郁是指发病在65岁以上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组精神障碍,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1]。其常导致严重的情绪痛苦,从而影响老年患者的健康及躯体疾病的恢复,严重的可导致自杀。为提高老年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身心康复质量,我们对88例此类患者在中西医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上百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有效率达96%以上。现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02~2005?06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人脑卒中病人8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症诊断标准,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HAMD)总分≥24分。随机将病例分为观察组44例,其中男3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4岁,平均病程34.6个月;对照组44例,其中男3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8岁,平均病程35.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及抑郁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药治疗

  2.1.1  急性期指发病1周内。脑卒中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易恶化,故此期又称危险期。治疗应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西医以脱水降颅压、抗凝溶栓为主,尽快改善脑循环,保护半暗带脑细胞。中医辨证配合治疗疗效显著。

    中经络:采用祛风、养血、通络或滋阴潜阳熄风通络的药物。

    中脏腑:阳闭则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可服用安宫牛黄丸等。阴闭则豁痰熄风、辛温开窍,可用苏合香丸。脱证则以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为主。

  2.1.2  稳定期指发病2~4周。经过治疗,脑卒中一般发病7~10 d,脑出血一般4周后病情渐趋稳定,此时的治疗中医中药则更具特长,充分发挥其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特点,采用益气滋阴熄风的中药与调神通络之针灸相结合的方法,配合对症西药处理,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总结,该法确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带来了良好的疗效。针灸治疗方法要点如下:

    治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用泻法,久病用补法。初期针刺患侧,久病针刺双侧。

    处方:①半身不遂者,上肢穴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内关、十宣;下肢穴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昆仑、涌泉。②口眼歪斜者,取穴地仓、颊车、合谷、内庭、阳白、攒竹、昆仑、养老、人中、太阳、风池等穴。

    在针灸半身不遂的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对瘫痪病人肢体的功能锻炼,这对肢体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2.1.3  恢复期发病不超过6个月。经过稳定期的快速恢复,这一时期则进入平稳且相对较慢的恢复期。由于中国目前的水平,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讲,承担此期的住院治疗费用确有压力,一般转为院外服药及功能训练的自行康复治疗。中药以其独有的复合式处方形式,发挥多个靶点、多重作用的综合疗效,被广泛应用与接受。此期的中药治疗一般以“益气养血、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为主。

  2.2  西医药治疗总结临床经验,西医药物治疗要点如下。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

  2.2.2  发病初期伴有意识障碍、呕吐、血压增高或脑压增高时,应适当降低颅压治疗。给20%甘露醇125~250 ml静脉滴注,1~2次/d。视病情而定,一般用至3~5 d。

  2.2.3  扩充血容量: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 ml加入丹参注射液10~16 ml静脉滴注,1次/d。

  2.2.4  选用5%GNS 250 ml加蝮蛇抗栓酶0.5 u静脉滴注,1次/d。5%GS 250 ml+川芎嗪80 mg静脉滴注。1次/d。

  2.2.5  以防呼吸道感染常用5%GNS 250 ml+PC 640万 u皮试,静脉滴注,1次/d。

  2.2.6  脑代谢活化剂选用ATP 40 mg,辅酶A l00 u细胞色素C30 mg维生素B或C加入10%GS 500 ml静脉滴注,1次/d。改善脑细胞代谢,有利于肌体的恢复。也可选用脑活素10~20 ml。

  3  抑郁的心理干预

  3.1  干预方法观察组除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外,同时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组根据病情诊断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

  3.1.1  一般性心理治疗在和病人交往过程中,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尽量满足病人需求,首先让病人对治疗无异议,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等。

  3.1.2  个别心理指导根据每例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指导,耐心听取病人倾诉,详细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帮助病人分析面临的问题,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让病人相信,目前发达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使肢体康复到最佳状态。鼓励病人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配合治疗,以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

  3.1.3  集体心理治疗对病人适时地集中进行语言交谈,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防治常识,指导他们做康复训练,或让病友之间互相交流康复锻炼的经验和成效,让病人从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身上看到希望,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1.4  家庭及社会支持治疗对家属进行脑血管及抑郁症知识讲解,指导其关心、帮助病人,给病人温暖和信心。在病人康复期,让家庭成员或单位领导及下属与病人交谈,解决病人实际困难,从而减少其负性情绪,促进病人康复,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协调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的关系,可拓展护理服务的功能,减少矛盾与纠纷,也可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

  3.2  疗效评定与数据处理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HAMD量表进行评定,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3.3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略)

  4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对于有抑郁情绪者,除药物治疗外,适当和及时地进行综合心理干预,不仅能有效调整病人的心态,减轻不良情绪,而且可使病人接受出院后继续长时间服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在脑血管病人并发抑郁症时,通过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恢复现实中的自我角色意识。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一般性心理护理,个别心理指导,集体心理治疗等结合心理护理方法,使病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表明综合心理干预能较好地调节病人心态,减轻抑郁情绪、促进病人康复。

    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耐心的安慰与疏导,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误解,并提出建议和指导意见,给予正确的认知心理治疗;积极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卒中后抑郁患者提供支持,化解矛盾,动员自身防御功能,帮助其克服困难,渡过逆境,将环境的不良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消除患者的失落感和悲观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总之,对脑卒中的老年病人要采取中西医结合和心理治疗的方法,一旦发生,要以针刺、西药抢救为先,以中医辨证施治巩固提高疗效,结合心理治疗,双管齐下,不失时机,治疗越及时、疗效越快,后遗症越少。

【】
    [1]张学芳.脑波治疗仪治疗脑卒中伴发抑郁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3):170.

  [2]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M].长沙:湖南技术出版社,1998:121,184.

  [3]李荐中,刘忠立.医学心与心理护理[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