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钟叙春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对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组采用三维正脊仪、小针刀、针灸三种治法综合运用(称之为“三联”疗法),对9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三维正脊治疗,按照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的分类分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依据Macnab's 腰间术后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在对照组中,单用三维正脊仪治疗的3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腰椎间盘膨出疗效最优,其次是突出,而脱出最差。而运用“三联”疗法治疗的3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差别不大,可看出突出和脱出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结论 “三联”疗法对不同突出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别。因此,对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上运用灵活,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

【关键词】  “三联”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们于2003?06~2006?06按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影像学分类方法,对980例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分组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80例中男500例,女480例,平均年龄42(16~78)岁;平均体重68(42~120) kg;平均身高164(145~183) cm,平均病程2.9(1 d~23年)年影像学检查;腰椎X线平片326例,腰椎CT 451例,腰椎MRI 203例;病变节段:L3/4 108例,L4/5 438例,L5/S1 434例;突出类型:膨出429例,突出398例,脱出153例;分治疗组600例和对照组380例观察。

  1.2  方法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对照组单用三维正脊仪治疗。

  1.2.1  三维正脊治疗设备:三维正脊治疗仪。

    分组:依据腰椎CT或MRI检查结果,选择“膨出,突出,脱出”三种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病例,分组进行三维正脊治疗和临床治疗观察。

    治疗:治疗参数依据患者身高和体重,结合病情程度,年龄和体质等情况制定牵引距离,屈曲和旋转角度等治疗参数。体位: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垫胸垫。根据髂脊解剖标志与变椎间隙对应关系确定患者的体位。固定:利用自动捆绑装置和辅助固定带将患者腰部可靠固定。慢牵:为提高患者腰部组织对快牵治疗的适应能力,反复慢牵治疗4~5次。

  快牵:病变椎间隙垂直定位于胸板下缘一侧,两侧对称摆动快速牵引复位4次。正脊参数:距离57(49~66)cm,角度22°(10~25°),旋转24°(12~24°);平均治疗次数1.56(1~4)次;住院时间9(5~12)d。

    卧床休息:治疗后安排患者住院卧床休息1周,出院1个月门诊复查,或嘱在家卧床休息1周,1个月后复查。

  1.2.2  小针刀治疗寻找反应点,以反应点为治疗点,常规皮肤消毒,用平刃针刀在反应点上进针,深达反应点基部,行纵疏横剥3~4次,出刀,术后配合手法治疗,治疗1次/周,1~3次为1个疗程。

  1.2.3  针灸治疗取穴:腰夹脊、环跳、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阿是穴等。

    治法:腰部穴位针、灸加拔罐,余穴根据神经卡压情况,以疼痛为主的采用龙虎交战等手法强刺激,以腰腿发麻为主的针刺采用苍龟探穴法直致有放电感为宜。1次/d,7次为1个疗程。

  1.2.4  治疗评定按照Macnab’s腰椎间盘术后治疗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为优;偶有腰腿疼痛,能做轻工作为良;腰部功能有改善,仍有疼痛,不得不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为可;疼痛和功能障碍无任何改善,需进一步手术治疗为差。

    统计学方法χ2检验。

  2  结果

  2.1  组600例,腰椎间盘膨出266例,突出239例,脱出95例。3组病例通过chi-square检验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优、良百分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3组病例临床治疗比较(略)

  2.2  对照组380例,腰椎间盘膨出163例,突出159例,脱出58例。3组病例通过chi-square检验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优,良百分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果见表2。其中,腰椎间盘膨出病例的临床治疗最好,复发率最低,脱出病例效果最差,复发率最高,而空出病例介于两者之间。

    由表1和表2可看出,突出和脱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治疗中虽然比较棘手,但只要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三管齐下,达到松解软组织粘连,解除神经卡压,消除水肿和局部炎症反应,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表2  3组病例临床治疗比较(略)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外科常见病,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的局部病理变化不同,所导致的病情程度,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腰椎CT或MRI等影像学诊断中,依据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的特点将其分为4种类型,即:腰椎间盘膨出:纤维环完整,椎间盘组织弥漫性向外膨隆。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内层破损,外层尚完整,椎间盘组织局灶性突出。腰椎间盘脱出(挤出):纤维环全层或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组织突入或挤入椎管。腰椎间盘游离:髓核组织挤入椎管,与椎间盘主体分离,形成游离块。这种分类方法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病理变化特征,而且与多数病人的病情程度、临床特征和预后恢复等情况相吻合。

    三维正脊技术采用机械“快速屈曲牵引和旋转复位”治疗方式,瞬间在椎间盘内形成高强度的负压引力,借助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弹性回缩,促使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回缩或还纳,从而缓解或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恢复神经根的传导功能,针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组织回缩或还纳,从而缓解或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恢复神经根的传导功能。针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局部的病理变化特征和三维正脊技术的治疗原理,我们选择“膨出,突出,脱出”三种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作为临床治疗和观察对象,从中观察三维正脊技术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由于“游离性”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很少见,其病理变化特征也不符合三维正脊的治疗原理,因此未被作为治疗对象。

    小针刀疗法是一门新的治疗学体系,这一新的治疗体系是建立在中医宏观思想和西医解剖、生物力学以及微观的病基础上,将传统的针灸疗法的“针”和闭合手术的“刀”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疗法。针刀治疗椎间盘突出并不是针对突出的椎间盘,不是将椎间盘切除,而是松解椎管外粘连的软组织与神经根,将椎间盘瘢痕组织推离神经根和脊髓,缓解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松解了神经根局部粘连,调整了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使神经根水肿和病损局部炎症反应减压或消失从而解除症状。

    针灸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根据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的认识,循经取穴,辨证施治,尤其是通过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贯穿腰背部的经脉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目的。根据神经根的解剖生理学特点,认为神经根痛的产生与神经根营养障碍、炎症介质的参与相关,并从改善神经根的微循环、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及递质、针刺可影响脊椎生物等多方面探讨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理。

    “三联”疗法绝不是三种方法的叠加,临床所见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质、病情症状各有不同,故须灵活运用,搭配合理,方能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