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艳 李毅 时间:2010-07-12

【摘要】  从七个方面探讨《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重视“寸口脉”;以“阴阳学说”来认识《内经》的脉学;《内经》脉学中“经络”即是“血脉”的含义;提出了诊脉的最佳时间;《内经》脉诊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季节脉;重视真脏脉。

【关键词】  《内经》 脉学 学术贡献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对后世医学和脉学的影响甚大,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和延伸。本文从以下7个方面探讨《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

    1  重视“寸口脉”

    《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出“独取寸口”,但是已经对寸口脉相当重视。

    《内经》提出了“寸口独为五脏主”的理论,并阐明其机理。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也,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内经》还强调了诊寸口脉对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的意义,正如《内经·经脉别论》说:“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2  以“阴阳学说”来认识《内经》的脉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由此可以看出,“阴阳学说”已经成为世界万物分类的法则,同时脉学也应用“阴阳学说”思想,《内经》的人迎主外、寸口主中的“人迎寸口诊法”和尺寸诊法均是一阴一阳。《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为诊脉辨脉之总纲。脉象也有阴阳之分,如《素问·阴阳别论》曰:“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此描述迟数之分,还有浮沉、大小、滑涩、长短、虚实、坚软等等相对之脉象,这也是“阴阳学说”在脉学的体现,从而丰富了“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意义。

    3  《内经》脉学中“经络”即是“血脉”的含义

    在《内经》中能证明“经络”即是“血脉”的经文甚多,例如:《灵枢·经水》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这里经脉指的是经络。《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里说明了经络的体系。《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可见经脉就是血脉。《灵枢·痈疽篇》:“中焦出气如露,上注奚谷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可见经脉、经络均是血脉。《素问·痹论篇》:“心痹者,脉不通。”“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可见脉即是经脉。

    4  提出了诊脉的最佳时间

    《内经》提出诊脉的时间以清晨(所谓平旦)为佳,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此说明了清晨病人体内环境比较安定,气血平静,脉象最为标准,容易反映气血、五脏六腑的病脉。

    5  《内经》脉诊方法的多样化

    5.1  十二经诊法  这是一种用于诊察全身疾病的脉法,指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一经脉中一处浮露或较为浮露的具有代表意义或便于诊察的动脉,具体部位是诊十二经之太渊、阳溪、冲阳、冲门、阳郄、天窗、委中、太溪、劳宫、和、悬冲、太冲各穴。

    5.2  三部九候诊法  此法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地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5.3  人迎寸口诊法  即是取阳明经之人迎脉和太阴经之寸口脉两个部位来诊察疾病的一种脉法。《素问·阴阳别论》:“三阳在头,三阴在手。”《灵枢·禁服篇》:“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灵枢·四时气》:“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以“人迎”、“寸口”概括了阴阳、表里、脏腑,这里人迎代表阳经,气口代表阴经,此种诊法是寸口脉法完善之前,以少数脉诊部位诊察个身变化的方法。

    5.4  尺寸诊法  即诊寸口脉与察尺肤相结合的诊察疾病的一种脉法。其中寸口指诊脉动,迟部指尺肤的皮诊。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吸脉三动,一吸脉之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5.5  色脉合诊  即是一种色诊与脉诊相结合的综合脉法。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现五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并对色脉的结合提出了要求,如“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可见色脉两种诊法合理的结合会提高诊病的准确度。

    6  重视季节脉

    季节脉指结合五脏而论的,它包括“有常”、“有病”、“有死”三方面(此“有病”指论主病),大量内容是用季节脉与“常”、“死”对照分析。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秈,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平肝脉来,而大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又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长夏胃微而大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而大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可见《内经》论脉象主要只是根据胃气的“多少”、“有无”为依据,性质比较单一,临床的复杂问题是难以说明的,但它的脉学丰富,它代表初期脉学的具体内容,对后世脉学的影响甚大。

    7  重视真脏脉

    真脏脉乃脏气将绝时的一种脉象,它以无胃气为依据的,其实与季节脉中的“主死”的脉是相似的。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肝脉如弦,心脉如钩,脾脉如缓,肺脉如浮(毛),肾脉如营(石)。”又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博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此可见真脏脉的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