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两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王文权,李东海,李同林,卢庆弘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Steffee钢板和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对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手术治疗,其中Steffee钢板治疗18例(A组),AF钉治疗28例(B组)。[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20个月。AB两组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恢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均无伤口、深部感染,无脊髓损伤出现或加重,出现2枚(2例)螺钉进入椎间盘,A、B组各1枚;4枚(2例)螺钉断裂,A、B组各2枚。[结论]后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操作容易,是胸腰椎骨折治疗的首选入路。AF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复位良好、能有效减压,是目前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较好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脊柱骨折;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路

    胸腰椎骨折常伴有脊髓损伤,占脊柱骨折的首位,主要由其解剖学特点决定[1]。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及内固定器械多种多样。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81例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46例,其中Steffee钢板治疗18例,AF钉治疗28例,获得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39岁。B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0~61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A组8例,B组11例;重物压伤A组4例,B组8例;坠落伤A组6例,B组9例。受伤部位:A组T111例,T123例,L18例,L25例,L41例;B组T112例,T125例,L111例,L27例,L32例,L41例。骨折按Maeffee分型:A组压缩性骨折6例,爆裂性骨折11例,骨折脱位1例;B组压缩性骨折9例,爆裂性骨折15例,Chance骨折2例,骨折脱位2例。合并脊髓损伤:A组15例,其中不全瘫13例,全瘫2例;B组23例,其中不全瘫20例,全瘫3例。脊髓损伤按Frankle分级:A组A级2例,B级2例,C级4例,D级7例,E级3例;B组A级3例,B级4例,C级6例,D级10例,E级5例。

  1.2  影像资料
   
 46例术前均行X线片检查(图1~6),X线片提示椎体前缘压缩、Cobb′s角及CT提示椎管受压结果如下(表1)。表1 两组术前X线片提示椎体前缘压缩Cobb's角及CT提示椎管受压情况(略)

  1.3 手术时间
   
  本组伤后24h内入院者A组16例,B组24例,其余为伤后1~
7d入院。有脊髓损伤者,均急诊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者,伤后3~10d内手术治疗。

  1.4  手术方法
   
  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俯卧位,取后正中切口,常规显露伤椎及相邻上下各一椎板、小关节突、横突。按Weintein定位法插入定位针,但笔者在Weintein定位法的基础上,根据术前X线片及CT片了解椎弓根与横突及上下关节突的位置关系及测量SSA角及TSA角的角度后,才插入定位针。经术中摄X线片见定位针位置正确后,丝攻、拧入椎弓根螺钉。A组均先行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然后使脊柱过伸使伤椎骨折复位,再安装Steffee钢板。B组对于椎管受压<30%而无脊髓损伤的患者,不行切除椎板减压;对于不全瘫且明确一侧损伤受压的患者,仅行一侧椎板或部分椎板切除减压;其余行全椎管减压,安装AF钉,撑开复位,再行摄X线片,确定复位良好后,安装连杆。两组均行横突间植骨融合,放置引流胶管。

  1.5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和脱水剂,48 h拔除引流胶管。绝对卧床6~8周后,带腰围或支具保护下坐起或下床活动。

  2  结 果
   
  术后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脊髓损伤恢复两组比较见表2。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AF钉固定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达到解剖复位。均无伤口、深部感染,无脊髓损伤出现或加重,出现2枚(2例)螺钉进入椎间盘,AB组各1枚;4枚(2例)螺钉断裂,AB组各2枚。表2  AB两组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略)注: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应用AB两组治疗后脊髓功能恢复相当。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6岁,高处坠落致腰痛、双下肢感觉活动障碍2 h入院。查体L1处后凸畸形,压痛,双下肢腹股沟以下感觉减退,左侧明显,肛周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入院后2 h急诊行第1腰椎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AF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术。术后双下肢感觉肌力渐恢复,术后第15 d双下肢感觉肌力完全恢复正常。

  4  讨论
   
  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目的是:(1)复位骨折脱位,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2)稳定脊柱,早期依靠坚强的内固定,后期依靠植骨融合(主要);(3)有效地椎管减压,使受伤的脊髓解除压迫,有利于脊髓损伤恢复。目前的手术方法均围绕这些目的而进行手术,方法多种多样,手术入路有前路和后路。前路手术虽然减压较完全,但操作复杂、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风险性大,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而后路相对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操作容易,咬除椎板减压或内固定器械撑开减压满意。本组患者脊髓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原脊髓损伤患者无1例加重,无脊髓损伤患者无1例出现脊髓损伤并发症。虽然理论上后路咬除椎板减压可加重脊柱的不稳定,使脊柱后凸畸形加重,从而出现或加重脊髓损伤,但本组经后路咬除椎板减压后行横突植骨融合,取出内固定器械后,并未出现脊柱不稳、加重脊柱后凸畸形及出现或加重脊髓损伤。故认为,后路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如无特殊要求,建议胸腰椎骨折先行后路手术[2]。
   
  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械较多,各有其特点,本组应用Steffee钢板和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Steffee钢板结构简单、固定可靠,但其复位主要靠术中使椎体过伸而复位,因此解剖复位不尽人意[3]。AF钉由我国邹德威等[4]研制并应用于临床,其结构简单,真正具备了在三维空间内的易操作性,而且具有精确的可调整性及坚强的稳定性。它凭借螺杆两端钉孔预制的倾斜角和半球型的自旋螺帽,当拧紧螺帽时即迫使椎弓根螺钉向两端扇形张开,从而带动固定的椎体精确地恢复并固定在6°或12°的生理前凸,再通过调节螺杆中部的正反螺纹角度螺栓,提供均匀恒定的沿生理前凸轴向撑开力,从而使脊柱生理前凸和伤椎前柱、中柱高度同步恢复,同时由于前后纵韧带等组织的充分伸展和牵张,带动和挤压进入椎管内的骨块间接复位,使椎管减压。本组比较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AF钉能有效地复位伤椎。而且对于椎管受压<30%且无脊髓损伤的患者,并不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而依靠AF钉撑开复位;对于不全瘫且明确一侧损伤受压的患者,仅行一侧椎板或部分椎板切除减压。这样既可减少对后柱的破坏、增加脊柱的稳定、有利于防止脊柱后凸畸形,又可达到有效减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5]。因此,AF钉是目前后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好的一种方法。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虽然简单方便,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本组出现2枚(2例)螺钉进入椎间盘,1例是因为TSA角度过小所致,而且术中没有摄X线片,术后才发现;1例是TSA角度较小,螺钉靠近椎体上缘,术后螺钉切割进入椎间盘。因此术前定位不能简单的依靠Weintein定位法。笔者的经验是在Weintein定位法的基础上,最重要是根据X线片及CT片定好进针点、SSA角、TSA角及进针长度。术中一定要在插定位针后、上螺钉后、撑开复位后各摄X线片1次,确定螺钉位置良好、复位满意后才结束手术。出现4枚(2例)螺钉断裂,都是因为过早过度负重引起,因此术中必须充分植骨,术后必须佩带支具,且佩带时间不能过短,不能过早负重,须待植骨融会后才能完全负重。另外报道有深度感染、螺钉穿过椎体前缘、螺母脱出、钉杆分离、连接杆断裂、脊髓损伤出现或加重等并发症,因此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准确置入螺钉,行有效植骨融合,术后注意护理,避免过早过度负重活动[6],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

【】
    [1]刘文革,宋键榕,王锋,等.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前、后路不同手术的疗效[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37(4):429-430.

  [2]龙亨国,丁永志,刘玖行,等.364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观察[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5):384-385.

  [3]Zou D,Yoo JU,Edwards WT.Mechanics of anatomic reduction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Comparison of distraction versus distraction plus lordosis,in the anatomic reduction of the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J].
Spine,1993,18(2):195-203.

  [4]邹德威,海涌,马华松.AF三维椎弓根螺钉系统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4):219-221.

  [5]徐兆万,隋国侠,王炳武,等.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5(2):91-93.

  [6]许建柑.对AF钉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早期并发症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6):114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