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狭窄的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随凯,何茂良,廖国庆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胆石症;胆道狭窄肝切除术;胆肠吻合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常合并有肝内胆管狭窄,由于其复杂的病因及病理改变,上仍为当前肝胆外科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手术治疗困难,复发和残石率高,疗效差。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狭窄患者58例,采用肝叶、肝段切除,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胆管空肠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6 ~72岁,平均47.3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反复发作性右上腹及剑突下痛、畏寒发热、黄疸,6例有肝脓肿,8例有1~3次胆道手术史,3例曾有感染性休克。全部病例均经B超、PTC、ERCP、CT、MRCP、术中B超和胆道镜、T管造影确诊并经手术证实。左肝内胆管结石21例,左肝管狭窄17处;左右肝内胆管结石16例,左右胆管狭窄10处;右肝内胆管结石3例,右胆管狭窄1处。

    1.2  方法

    肝左外叶切除加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32例,其中完全剪开狭窄的肝门左胆管,左内叶肝胆管或尾叶肝胆管取出相应部位的结石后与空肠吻合;肝左外叶切除加胆道探查引流16例;肝左叶切除加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其中完全剪开狭窄的肝门右胆管和右前下段胆管取出结石后与空肠Roux-en-Y吻合;右肝段切除加胆道探查引流1例;肝方叶部分切除肝胆管空肠吻合4例[1]。

    2  结果

    术后经T管造影、B超、CT和MRCP检查有残留结石9例(残石率15.5%),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净7例,仍有2例未取净,最终残石率3.4%;切口感染4例(6.9%);胆漏3例(5.1%);胆道出血2例(1.9%);手术死亡1例(1.7%)。术后随访41例(70.7%),效果优、良者占89.8%。

    3  讨论

    通过对大量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与病观察,认识到肝胆管结石是严重的肝内节段性病变,在病变范围内,肝组织呈相应的病理改变,如纤维化,萎缩和丧失功能。结石机械性梗阻,胆道感染,肝实质的相应改变是肝胆管结石病过程的基本模式,从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和微血管灌注扫描电镜观察,患侧的肝内门静脉小分支的破坏,闭塞及门管区纤维化,是肝脏改变的基本原因,而这种改变有严重的节段性分布。由于肝内胆管分支复杂,变异较多,术中显露和解剖困难,结石和炎症互为因果反复发作,许多病例难免发生胆管狭窄和狭窄远端胆管扩张,结石堆积,取石十分困难。 有些病例末梢小胆管广泛多发结石存在,几乎不可能取净结石。因此,局限于部分肝叶或肝段的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肝门部和左右肝内2~3级胆管结石并狭窄的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并切开狭窄的肝门及左右肝内2~3级胆管,取出结石,同时行胆管整形后与空肠作Roux-en-Y大口吻合,既去除病灶,又解除梗阻及狭窄,通畅胆肠引流,是较理想的方法。肝胆管结石治疗基本原则是“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去除病灶”是手术治疗的核心,其余则是针对一些并发症。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前的影象检查资料应尽可能完备,包括B超、PTC、ERCP、CT和MRCP检查,了解病灶性质、部位,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数目、大小、分布,胆管狭窄程度、范围等并排除是否合并肿瘤或囊肿,术中必要的B超、胆道镜以及正确的判断和精湛的取石技术,肝切除后通畅的胆肠引流,是达到最低的肝内结石残石率、最低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的重要保证。术后残石的处理应根据残余结石的部位数目和大小,一般首先考虑非手术疗法,尽量避免再次手术,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等。对于非手术疗法失败的肝外胆管结石在无手术禁忌证时,需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治疗原则仍遵循“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2-4]。

【】
  [1] 黄志强. 肝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手术治疗进展[J]. 实用外科杂志,1991,11(4):170.

[2] 梁力建, 李绍强, 彭宝岗, 等.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12):796-800.

[3] 廖国庆. 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97例分析[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5):306-307.

[4] 王上忠,张培军,陈 剑,等.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处理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6,8(5):3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