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政策对医药板块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7-12

一、 政策背景与政策动因

最近,国家计委发出通知,从11月5日起大幅降低氨苄青霉素等部分中央定价的国产药品零售价格水平。列入此次降价范围的共有120个品种规格的中管国产药品,平均降价幅度约20%,最大降幅约60%。此次降低药品价格,是今年继1月份降低人血球蛋白等34个品种规格生物制品零售价格、7月份降低头孢拉定等57个品种规格国产化学药品零售价格以来的第三次降价。国家计委有关人士指出,此次降价是国家计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根据国务院医药纠风工作的具体部署而采取的又一项重大措施,预计每年可减轻社会医药费负担约20亿元。根据我国当前药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年连续三次出台药品降价政策的动因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

(一)、药品工商业竞争过度,互相压价。由于国内医药行业重复生产严重,在竞争的压力下,大部分降价让利,无利销售甚至亏本销售。在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中,部分药品生产和批发企业,为维持其在医疗机构的市场份额,竞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相当部分生产经营企业以原价格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中标,个别企业甚至以原价格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价格投标,低价倾销。部分政府定价药品,特别是新药,如干扰素、泛昔洛韦等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多,社会平均成本下降,但仍按原研创厂家的生产成本定价,也必然会出现市场实际价格与政府定价的差别。

(二)、生产流通环节不规范,价格虚高。由于药品批发零售中普遍存在以高额折扣为主要推销手段的不规范行为,价格越高、折扣越大,药品越好销售,因此产生了虚高定价的药品定价机制,使患者蒙受了重大的福利损失。例如业内人士反映,某种最常用的抗生素,成本只要4元,而零售价居然标到了65元!其中药厂给医药代表(推销人员)的出厂价为11元,后者以36元批给医药公司(其中竟有20元左右的差价成为与采购决策权有关的人员的回扣),再由医药公司按39元卖给医院,医院最后以65元卖给患者。此外,部分地区还存在地方保护倾向,对本地一些产品成本审核不严,由此也产生了部分药品价格虚高。

(三)生产经营条件不同导致成本差异。药品的特殊性要求其从生产到流通都必须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实行药品生产质量规范标准(简称GMP)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药品生产的必备条件。据了解,一条生产线GMP改造需投入人民币约二千万元,全厂GMP改造需投入五千至六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同种药品,GMP与非GMP企业的生产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对于GMP企业来说,非GMP企业以及大量无环保、无质保的小企业有较大的降价空间。同样,批发、零售企业由于对药品质量保证条件不同(包括库房面积、通风、温度、湿度等等),经营成本也不相同,对于达到流通企业质量规范标准(简称GSP)的企业来说,非GSP企业也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四)假冒伪劣形成非法暴利。生产销售假冒品牌药品,无需对产品研制以及市场开发的投入,非法药商通过对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的侵权行为获得暴利。据调查,假冒药品的生产经营成本一般仅相当于正当生产经营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在市场中占有绝对价格优势。劣质药品一般通过低限投料、减少装量等手段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价格竞争中也占有明显优势。客观存在的偷税漏税、销售走私药品等非法活动也为经营者提供了一定的降价空间。

二、 政策效应前瞻

从国家计委公布的药品价格下调清单看,本次药价下调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主要下调对象是抗生素类原料药和部分生物基因类药品。在降价清单中,所涉及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成品及原料药种类最多,包括7大品种、49种规格,其价格下调的平均幅度也在所有降价药品前列。同时,由于部分生物药品的成本与销售价格差距仍然偏大,本次降价清单中还包括了3个品种、12种规格的生物基因类药物。二是针对GMP企业和非GMP企业的同类产品,实行了差别定价,有的GMP企业产品价格要比非GMP企业的相同产品高出50%左右。例如,同样规格的头孢唑啉钠胶囊,GMP产品的价格为42元一盒,而非GMP产品则只有28元。对同样产品的差别定价,明显反映了国家对制药的高规格、高标准、高技术的政策导向。

由于药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消费品,其生产、流通以及定价一向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因此这一政策面变化对相关行业与市场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其中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将着重体现为以下几点变化:

其一,化学原料药制药企业受冲击较大。制药厂、医药公司和医院以及患者构成了药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主体,在这三个环节中,由于药品消费具有很强的刚性,同时普通药品生产技术壁垒低,制药厂之间存在激烈的替代竞争,因此居于流通环节的医药公司和医院无论对上游的药厂还是对下游的患者都有很强的还价能力。这样一来,药品价格下调必将通过销售中介的反馈反作用于制药企业,由于价差降低,医药销售中介(如医院和医药公司)的利润随之下降,销售中介将倒逼生产厂家作出某种形式的让利,而生产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销售、抢占市场份额,很可能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1家主营化学原料药的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在本次降价之列的化学原料药制药企业将进一步降低其产品的出厂价,企业短期利润会明显减少,那些没有通过GMP改造和认证的企业将面临更加恶劣的竞争环境。

其二,部分生物制药企业也将受到不利影响。此次降价的生物药品包括重组白介素-2、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机采人血白蛋白,全部为注射剂。这些产品均属大路货,技术壁垒相对不高,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由于生物药品原有附加值较大,因此,即使价格下调对压缩了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但其影响也要相对低于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

其三,非处方药和高质量药品市场需求将上升。据国务院纠风办的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中有32.14%的患者因为困难而不能上医院就诊,有63.13%应住院的患者不能住院,这两个比例均比5年前上升了18.8%左右。另据卫生部最新统计,我国每位居民看一次病平均花费79元,住一次医院平均花费2891元,在这两项费用中,药费分别占60%和47%,这说明药品价格的上升推动了医疗费用的上涨,进而抑制了医药市场的有效需求。那么,药品大幅降价会不会提高降价药品的市场占有率呢?据报道,沈阳三生公司的干扰素降价最初几个月,有些医院因为降价的干扰素没有什么“油水”就干脆不卖这种产品了,因此短期内市场占有率反而下降了。但科兴生物的赛诺金降价一个多月来,其销量提高了50%。由此可见,降价能否提高药品市场需求,一是看产品的销售渠道是通过医院还是通过零售药店,对于大部分非处方药品来说,其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零售药店,降价一般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看这个产品自身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那些本来市场占有率就高、产品质量好、可替代性不高的产品,降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需求和占有率。

其四,医药行业的长期竞争力将得到提高。从长远看,由于药品价格下调将产生降低消费者成本的收入效应,会刺激市场对药品的需求量,使原来失衡的供求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纠正。需求的扩大将相应扩大制药企业的销售渠道,进一步释放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其盈利水平。更进一步来看,此次药品价格下调,将进一步引导我国医药市场和行业的竞争向纵深。那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生产上规模、营销发达的企业将在日益严峻的市场条件下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而那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重复生产型的企业将在竞争大潮中逐步遭到淘汰。由此可以预见,药品价格的下调,将引发以价格为中心的制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较量,进而推动我国医药行业整体性的组织重构和医药板块相应的兼并重组浪潮。

三、 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结合当前国内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实际情况和今年降价政策的具体内容来看,药品降价对不同的医药类上市公司而言,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尽相同的。对大部分化学与生物制药来说,短期利润会暂时减少,但长期负面影响不会太大。而且,国家计委已着手进行药品价格管理机制的改革,主要措施是建立价格竞争机制,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优胜劣汰;逐步实行“医药分家”,切断、医生与药品销售的直接利益关系,从根本上抑制流通环节的垄断;完善新药审批制度,确保新药市场独占权,使新药获得合理利润,鼓励新药品的研制开发。这些措施,配合医药分家、药品分类管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措施的逐步完善,必将形成一个有序的流通市场。而这一过程又将和医药产业的组织整合,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背景下,我们认为药品降价对医药板块长期竞争力的提高是重大“利好”。我们选取了华北制药(600812)、东阿阿胶(0423)和南京医药(600713)三家上市公司作为典型代表,进一步分析药品降价政策对化学制药类、生物制药类和药品销售类上市公司竞争力趋势的影响。

华北制药(600812):降价品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华北制药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化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有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维生素B12及生物技术产品等。公司上半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0061万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4383万元,净利润4774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25%和49.13%。今年以来,虽然国内抗生素市场整体有所好转,但由于产品档次和企业相对集中(国内四大企业有三家集中在石家庄附近),替代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还略有下降,而同期销售成本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此次青霉素类抗生素价格再度下调了15%-25%左右,使公司面临着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公司目前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将通过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将积极调整产品布局,开辟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赢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华药组建了“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即(1)与医药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组建了华药集团新药研发中心;(2)与北京大学医学院合作组建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3)与美国凯利公司共同组建了创新药物筛选中心;(4)与中国军事医学院组建了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基地,即金坦公司(Gentech)。目前,金坦公司除了生产华北吉姆欣(rhGM-CSF)、吉赛欣(rhG-CSF)、济脉欣(rhEPO)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等四个基因工程药品外,还承接了数个一类新药的开发,该公司已有同华夏证券合作在创业板上市的意向。华药公司这四个项目虽然在2000年中期尚未产生明显的收益,但“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良好运作将是华药未来主要的增长点,也是华药走出目前困境的希望所在,。

东阿阿胶(0423):降价品种:人血红细胞生成素。公司主要经营中药产品、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今年上半年,公司引进外围智力,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二次创业计划,加快市场营销建设步伐,主营业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东阿阿胶公司产品整体销势走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68万元,同比增长31.11%;实现主营业务利润9219.34万元,同比增长39.4 %;实现利润总额3483万元,同比增长49.81%。东阿阿胶公司向沈阳三生制药公司支付176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购得人血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基因工程产品的生产技术,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支,公司利用募集资金不断对佳林豪(重组人血红细胞生成素)进行工艺优化,使之在发酵水平、收率等指标上有了重大突破,产量达到原来工艺的8倍,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截止1999年12月31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工程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包括三个子项目在内的整个项目累计投资7264万元,比承诺投资计划节约资金916万元,其中子项目EPO合作研制开发项目比承诺投资计划多使用资金217 万元;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项目比承诺投资计划节约资金1142万元。项目实施后,共实现利润 359万元, 2000年全面投产预计利润将增长4000万元以上。由于公司的人血红细胞生成素生产成本低,并通过公司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点经营,而且占公司主营业务比重不到5%,因此受降价政策影响有限。

南京医药(600713):降价品种:代理销售的青霉素、人血红细胞生成素等药品。公司目前主要经营各种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中成药和医疗器械等的批零业务,200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主营业务销售收入63257.88万元,利润总额3820.45万元,净利润2321.48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47%、2.96%、-20.34%。由于国家加大了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市场的调控力度,尤其是药品销售价格的大幅降价和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推行,因此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的销售毛利下降。南京医药及其母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是税后利润同比下降了20.34%,应交所得税随着税率上调到33%,从去年中期的707万元增加到1146万元,而公司中期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0万元左右,可见药品降价还是减少了公司20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对此,公司近年的发展战略调整为重点强化药品研发与销售实力,而生产与加工环节以对外委托为主,形成两头大,中间环节小的哑铃型价值链结构。在药品销售方面,公司旗下的百信药房连锁店将开展跨省批零业务,进而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异地市场壁垒问题。同时,南京医药大力推进“总代理”、“总经销”, 组建了多支专业销售队伍,实施代理配送制为特点的销售组织形式 ,进一步拓展了销售业务,公司总代理品种“舍尼通”、“赛莱乐”、“复方地龙胶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主治心血管疾病的复方地龙胶囊竞争力较强,其市场正进入高速成长期,2001年有望产生5000万元左右的销售收入。

氨苄青霉素等部分中管国产药品调后零售价格表
编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零售价[元]备注
1氨苄青霉素胶囊0.25g*10粒5.6非GMP企业
 氨苄青霉素钠冻干粉0.5g0.8非GMP企业
    冻干粉0.5g0.98GMP企业
2羟氨苄青霉素胶囊0.125g*10粒2.8非GMP企业
 羟氨苄青霉素冲剂0.125g*10袋5.8非GMP企业
3头孢唑啉钠注射剂0.5g2.5非GMP企业
    注射剂0.5g,铝盖,3.5GMP企业
4头孢克罗胶囊0.25g*3粒15.5非GMP企业
    胶囊0.25g*6粒42GMP企业
5头孢哌酮钠注射剂0.5g,冻干粉11.3GMP企业
6头孢他定注射剂0.5g34非GMP企业
    注射剂0.5g49.5GMP企业
7阿昔洛韦片剂0.1g*12片*2板14非GMP企业
  片剂0.1g*24片24.8GMP企业
8氟康唑胶囊50mg*6粒107非GMP企业
  胶囊50mg*4粒83GMP企业
9多潘立酮片剂10mg*30片13.2非GMP企业
10奥美拉唑片剂20mg*7片49非GMP企业
11西米替丁片剂0.1g*100片4非GMP企业
12法莫替丁粉针20mg10.5GMP企业
13脂肪乳注射剂  250ml,25g(大豆油):3g(卵磷脂)

 

48

 

非GMP企业

 

    注射剂250ml,25g(大豆油):3g(卵磷脂)60GMP企业
14鬼臼毒素酊酊剂3ml:15mg150二类新药
15复合乳酸菌胶囊330mg*10粒29.8二类新药
16盐酸恩丹西酮注射剂4mg:2ml*6支430二类新药
17更昔洛韦粉针250mg185二类新药
18盐酸洛美沙星软膏10g:30mg16非GMP企业
19重组白介素-2注射剂10万IU66非GMP企业
  注射剂10万IU75GMP企业
20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2000IU91GMP企业
21机采人血白蛋白注射剂2g68GMP企业

资料来源:国家计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