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扶阳气治疗亚健康之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菁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健康状况 中医病因和病机 中医学

  1  亚健康的概念及表现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系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为健康与疾病间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过渡状态。由于机体正气不足或邪气侵犯,人体已具备疾病的一些病理条件或过程,也可能已有一些或部分病症(证)存在,但是未具备疾病诊断标准,均称为第三状态,即潜病(证)、前病(证)状态或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作为健康与疾病的过渡状态,若积极治疗,防微杜渐能有效地截断其。据有关资料统计,处于亚健康状态(潜临床状态占30%~35%,前临床状态占10%~15%)的人数占总人口的50%以上[1]。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很容易进一步发展成为各种疾病患者,影响生命价值、生活质量。因此,规范确诊、合理防治亚健康状态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亚健康状态因年代、社会环境、生活水平等差异而表现不同,如落后地区易出现慢性劳损、肌肉关节疾病、营养不良、慢性感染的潜病(证)、前病(证)状态;不发达地区易出现职业病、地方病的潜病(证)、前病(证)状态;经济较发达地区易出现肥胖、临界高血压、低血压、临界高血糖、低血糖;长期嗜酒、吸烟的人群易出现反应能力减退、活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甚至出现轻度身心失调:易疲劳、失眠、胃纳差、情绪不稳定、免疫力低下等。

  2  亚健康的病机
   
  医学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主要是:①疲劳过度造成的脑力、体力透支;②人体衰老;③现代身心疾病的前期或手术后恢复期;④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期[2]。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的病因病机乃多因素对人体的综合作用,如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导致阴阳动态平衡失调,出现脏腑功能减退、正气不足、气血运行失和、气机升降障碍、精神形体失养。亚健康所呈现的“未病”, 不是无病,也不是具有明显体征的疾病,而是指机体的阴阳、脏腑、气血等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前状态,或某种疾病的征兆[3]。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作用减退是出现亚健康的关键因素。阳气虚弱,推动、温煦不足,血运迟缓而为瘀,津液失化聚为水湿、痰饮则出现临界高血压、临界高血糖、临界高血脂、高体质量等一系列症状。阳气防御作用减弱而易感外邪,邪正交争无力抗邪外出,推动温煦作用减退而呈现疲劳、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等状态。这一系列躯体、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异常,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微循环紊乱有关,主要是由于血黏度增大,血液在流经微循环时速度减慢、血流不畅,致使营养物质交换不全,代谢产物淤积不出所致。

  3  亚健康的本质
   
  亚健康状态本质上是禀赋不足,先天遗传;或摄生不慎,失其衡度;或年老体衰,功能日损;或病后失养,化生减少等各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和基础物质(精气)生化的不足,尤其是阳气的不足。“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指明阳气在动静状态下分别能充养筋脉元神,神气旺则精神充沛而安和,筋得养则活动自如而舒展。亚健康状态为脏腑功能减退而非障碍,故基础物质(精气)的产生并非绝对缺乏,也非脏腑功能逆乱而阴阳失序直接进入疾病状态。故恢复减退的脏腑功能,一方面促进五脏精气的生化,保证脏腑的功能活动;另一方面截断由脏腑功能衰退导致的基础物质进一步亏损,就能扭转亚健康状态,使其向健康状态发展。

  4  亚健康的防治从温扶阳气着手
   
  温扶阳气的实质是恢复脏腑功能,打断机体阳虚阴聚进一步发展的因果链条,使之调和于病前。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点明了正气盛衰在发病中的决定作用。正气充沛,则抗邪力强,不易发病;正气衰减,阳气不足,则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津液流通不利而停聚,出现气滞、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4]。若不及时疏利清除则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诱发疾病,或此时摄生不慎稍感外邪,则立即内外相合而发病。
   
  在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津液停聚的阶段温扶阳气,使阳气充足而流通,则气血津液能通调于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百骸。温扶阳气并非温散其寒,乃温而行其滞,扶而复其用。经脉气血宣流,脏腑功能则恢复。亚健康状态之所以尚未步入疾病状态,起因或由于脏腑功能减退而暂未受邪,或由于脏腑功能减退而受邪轻微,故鼓舞人身之阳即能恢复脏腑之用。


   
  肺主气,宜宣降;脾胃主纳运,宜通降;肝藏血,宜疏调;心藏神,主血脉,宜明通;肾藏精、主水,宜藏化。这些生理功能都与气血津液的化生输泄有关,反映了通的特性。温扶阳气则能使人体气机通畅,保障了五脏六腑功能正常[4]。温扶阳气之法,重在鼓舞、振奋阳气,能避免单纯补益易致的壅滞弊端,而非一味填补。温扶阳气重在温扶肾中之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既能促进全身脏腑之阳气,又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加速代谢进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促进精血津液化生为气,化生为能量,即促进了“有形化无形”的气化过程。人体各种生理活动正常,则机体自卫机制得以增强,自稳状态得以稳固,抵御和驱除病邪的能力得以提高,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5  小结
   
  在亚健康状态中,应看到阳虚不运的病机本质,重视阳气在“健康—亚健康—疾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温扶阳气并非忽视亚健康状态可能存在的津血不足,而是基于元阳之气为人生阴阳主宰的考虑。卢铸之认为阳气为化生气血津液之本,百病皆因阳气受损而生。因此,治病立法当重在温扶阳气。他认为,阳气者,乃化生精血津液之本源,为人生立命之根本,阳气的盛衰存亡,决定人体体魄的强弱与死生。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伤、疫疠等,皆可导致人生阳气受损而发为疾病。治病立法,必须重在温扶阳气[5]。扶阳则精血津液自生而脏腑及周身均能得其敷布润养。李中梓亦言:“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说明阳气充足固秘,是维持阴阳平衡的重要条件。同时,不应把温扶阳气简单地视为补法,补不得法,补而不受,易生他变,反而加快亚健康状态转为疾病状态。且温扶阳气应适可而止,切不可矫枉过正。

  (本文由张琦老师指导)

【】
    [1] 祝恒琛.未病学[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62.

  [2] 蓝毓营,唐振宇. 浅谈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防治思路和方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4):81-82.

  [3] 魏红,郑洪新.论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干预措施[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5):369-371.

  [4] 陈潮祖.中医病机治法学[M].成都:四川技术出版社,1988:70-71,1-2.

  [5] 卢崇汉.著名蜀医卢铸之生平及学术思想[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5,18(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