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磊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怀疑支气管起源异常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支气管起源;三维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多层螺旋CT支气管三维重建可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起源异常的部位及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评价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是一种较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指导价值。

【关键词】  支气管起源异常 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临床较为少见,畸形的支气管往往较细且与气管或支气管的夹角较小,可致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而发生感染,临床往往难以作出准确的病因诊断从而影响治疗[1]。早期影像学多用支气管造影诊断,理论上支气管镜检查是支气管起源异常诊断的“金标准”,但创伤较大,特别是婴幼儿难以接受[2]。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了解气管、支气管树的结构提供了可能,成为相对于支气管镜及支气管造影的无创性检查。本研究主要探讨MSCT及其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容积再现(VR),在诊断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间支气管起源异常病例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32 d~7岁,平均4.6岁。临床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心脏发育畸形2例,被怀疑气管异物造成感染2例。所有病例均行胸部MSCT薄层扫描并进行了三维重建。

    1.2  MSCT扫描技术及图像重建  使用Philips Brilliancel6 CT行胸部连续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横膈水平,扫描条件为130 kV,200 mA,层厚0.8 mm,螺距2.0。对不能配合的患儿扫描前30 min用10%水合氯醛液0.5~1 ml/kg保留灌肠,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扫描。所有病例使用LG公司Rapidia3D 2.8软件进行回顾性重建,采用MPR、Min IP、VR三种后处理技术显示气管支气管立体图像[3]。

    1.3  图像分析方式  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析重建的影像。以目测法观察支气管起源的异常,包括异常的部位、范围、形态特征并与平扫CT图像进行对照。

    2  结果

    2.1  变异的部位  8例病例均为右肺支气管畸形。

    2.2  变异的特征及程度  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从第四胸椎水平气管右侧分出。1例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于右肺上叶支气管。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自气管分叉上方气管后壁分出。1例先天性右肺主气管缺如,右肺未发育。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完全缺如。1例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直接起源于右主支气管右侧,未见正常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位于主支气管内,支气管分叉位置偏低。

    2.3  与单纯MSCT及纤维支气管镜比较  MSCT三维重建图像能够直观准确地诊断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的部位及伴发畸形。7例由于年龄太小使用纤维支气管镜难以操作,未行纤维支气管镜诊断。1例由于支气管伴有相应的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未能通过其部分内腔,未能诊断出具体变异。

    3  讨论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的患儿多以反复难治的呼吸道感染就诊,依靠胸透及胸片难以明确感染的真正诱因,支气管镜检查虽然是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但作为创伤性检查往往得不到患儿及家长的配合。MSCT采用多排探测器阵列同时进行多个层面的数据采集,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提高,能直观立体地显示病变气管支气管树及邻近结构[4,6,7]。为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直观的信息。

    MPR可根据需要对兴趣区进行任意角度的二维图像重建,对原始二维图像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亦可通过调整窗宽及窗位在纵隔窗和肺窗之间相互切换,能很好地显示气管支气管本身形态改变及腔内外的情况,其图像密度分辨率可与原始横断面图像媲美,应作为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的常规后处理方法。CMPR是曲面重建在气管支气管树应用中特殊的多平面重建方法,可以将严重扭曲、变形的气道展示在同一平面上,在一定程度上补充MPR的不足,利于评价不规则气道病变情况。但有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正常的气道,形成气道变形的假相,导致假阳性病例的出现[4],所以要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病变部位的综合评价。

    Min IP能清楚地将气道投影成像,图像平滑,大凡能使气管支气管的含气发生改变的病变均能在图像上产生相应改变,在显示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方面图像更加直观,与MPR相结合运用,可提高其诊断价值[4]。

    VR是较高形式的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可根据需要调整组织间的对比度,从外向内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腔表面,保持了原始数据的空间关系,解剖层次多,具有真实三维立体感;并能局部放大和多角度旋转,能充分地显示支气管变异的部位及程度[5]。透明化处理技术是VR中的一种,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投影,可去除与靶器官重叠的器官影像的干扰;在诊断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时能充分显示出肺组织的情况,而不含气的部分则呈缺如表现;能够了解支气管与肺组织的关系,所以,透明化技术在诊断肺和支气管先天发育异常方面有着辅助的作用[4]。

    总之,使用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的空间解剖关系,能更好、更有效地发现支气管起源的异常,并能对支气管起源异常的部位、特征及程度作出相应的评估。当然,三维影像是原始二维影像基础上的后处理,两者在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的诊断上具有互补性,两者结合是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诊断及方面有着较重要的作用。

 

【】
  [1] 王廷芳.支气管畸形分支7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3,43(25):64.

[2] 程建敏,贺辉,许崇勇,等.婴儿气管性支气管及伴发畸形1例[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1):1222-1223.

[3] 黄磊,白光辉,程建敏,等.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先天性(支)气管狭窄的价值[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2):175-177.

[4] 昌爱武.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气管和支气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6,19(1):119-120.

[5] 丁娟,尚湘生,李惠民,等.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气道三维重建的应用研究[J].医学机成像杂志,2006,12(1):23-27.

[6] 张正霞,祁旦巳,张海邻. 先天性气管复合畸形一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7):536-537.

[7] 强金伟,周康荣,廖治河. 多层螺旋CT气管三维重组的临床应用[J].放射实践,2006,21(7):67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