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针灸治疗对痔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温玉玲 张朝斌 张悦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120 例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针灸和西药治疗,对比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患者分为中药针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针灸治疗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愈合时间,并对每个患 者作生存质量测量,比较两组手术后、术后 24 h、治疗 2 周、停止治疗 1 个月、停止治疗6个月的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 > 0.05);在伤口疼痛、预防水肿、术后尿潴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在生存质量方面,分别进行同一组多个时点纵向对比,表明手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两组同一时点的横向对比,表明治疗组对痔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针灸治疗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

【关键词】  中药针灸治疗;痔术后;疗效;生存质量

痔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当疾病到一定程度,就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经常伴有并发症,手术给患者解决疾患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在手术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直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自 2002 年 9 月 - 2006 年 4 月,采用中药针灸治疗痔手术后的患者,同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1]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的测量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 120 例患者均来源于深圳市中的住院手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0 例,其中男 31 例,女 29 例,年龄最小者 19 岁,最大者 67 岁,平均年龄(37.8±3.0)岁。病程最长 26 年,最短 3 个月。平均病程(7.6±2.3)年。患痔数目为 3~5 个,分度为Ⅱ~Ⅲ级。对照组 60 例,其中男 30 例,女 30 例,年龄最小者 20 岁,最大者 63 岁,平均年龄(36.8±2.7)岁。病程最长 25 年,最短 1 年,平均病程(6.5±2.6)年。患痔数目为 3~5 个,分度为Ⅱ~Ⅲ级。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对调查问卷表理解无困难。

    1.2    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按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2]。混合痔的诊断依据如下:①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②可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③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亦可为皮赘)。排除肛门手术史、特异性感染、过敏体质、对伤口愈合有影响的全身性疾病及 16 周岁以下未成年患者、70 岁以上年老患者,排除手术后因使用镇痛泵导尿的患者,排除其他影响生存质量测量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中药针灸治疗组:术后第 2 天开始服用中药,同时予每日针灸治疗 1 次,治疗 2 周。

    中药以《外科大成》的凉血地黄汤为主方,进行辨证加减治疗。每日 1 剂,煎 2 次服用。方药如下:生地 10 g,当归 10 g,地榆 10 g,黄连 10 g,天花粉 10 g,升麻 10 g,赤芍 10 g,枳壳 10 g,黄芩 10 g,荆芥 10 g,生甘草 5 g。若热偏重加茵陈 10 g,栀子 10 g;湿偏重加苡仁 15 g;实积重加枳实 10 g、厚朴 10 g;平素便秘者可加白术 20 g、火麻仁 20 g 等;小便困难可加木香 5 g、车前子 15 g 等行气利尿药,随症加减。

    针灸以通经活络、利尿通便止痛为法。穴位以膀胱经、脾经、胃经为主,以天枢、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支沟为主穴,若尿潴留可加水道、膀胱俞、阴陵泉,若便秘可加上巨虚、大肠俞,若伤口疼痛明显可加秩边、合谷。针刺后,留针 30 min,每间隔 10 min 以平补平泻手法运针 1 次,每天 1 次。

    西药治疗对照组:术后静滴止血药预防伤口出血;静滴抗菌素预防伤口感染,后期改为口服抗菌素;若有便秘时服用便塞停等药以通便;尿潴留患者予新斯的明促进排尿。

    治疗期间若两组患者伤口疼痛给予曲马多胶囊口服。尿潴留患者治疗无效者给予导尿处理。嘱患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食品,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及腹泻。并且术后第 2 天开始每日使用祛毒汤坐浴,马应龙膏及生肌玉红膏纱条伤口换药 2 次,直至伤口愈合。

    1.4    生存质量测定方法

    生存质量测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对两组痔术后患者分别进行生存质量量表的测量。此量表包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 6 个方面。共 100 项调查问卷项目,主要是调查前 2 个星期患者的情况,由病人根据自已第一主观感觉填写量表,量表中的每个问题均是由轻到重分成 5 级,从 1 到 5 赋分对症状进行量化。每个患者作纵向的生存质量测量。测量 5 个时点,手术后即测量,填表后 24 h 内重新填表,以便观察量表重测信度。测得的分数为基线水平。对中药针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给予治疗 2 周,停止治疗 1 个月,停止治疗 6 个月再进行测量。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2]。痊愈:症状与体征均消失。显效:症状消失,留有皮赘或内痔黏膜轻度充血。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

    2.2    结果

    2.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 Ridit 分析,U = 1.25,P > 0.05,故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1。

    2.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的疼痛以需服止痛药为标准。术后伤口出血指伤口滴血,非术后结扎线脱落大出血。两组比较采用     检验方法,结果如下:治疗组在术后伤口疼痛的减轻、预防术后伤口水肿及预防尿潴留方面优于对照组(P < 0.05)。术后伤口出血方面无差异(P > 0.05)。见表 2。

    2.3    伤口愈合比较

    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15.76±2.43)d,对照组为(16.10±3.29)d,经 t 检验,两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 > 0.05)。

    2.4    生存质量测量结果

    因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测量的是患者最近 2 周内的情况,故手术后及术后 24 h 调查的是术前 2 周的情况,治疗 2 周时调查的是手术至术后 2 周的情况,停止治疗 1 个月、停止治疗 6 个月时调查的是伤口痊愈以后的情况。因而治疗 2 周时测量的生存质量分数最低,术后及术后 24 h 次之,而停止治疗 1 个月、停止治疗 6 个月的生存质量分数最高。

    生存质量分数对比采用 t 检验方法:①2 组分别进行多个时点纵向对比,手术对 2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影响,手术后因伤口疼痛等原因生存质量降低,而停止治疗 1 个月、停止治疗 6 个月时因伤口痊愈痔疾不复存在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②2 组在同一时点的横向对比:手术后、术后 24 h、停止治疗 1 个月、停止治疗 6 个月 2 组的生存质量分数对比均无差别(P > 0.05);治疗 2 周的生存质量分数对比有差别(P < 0.05)。表明中药针灸治疗组对痔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优于西药治疗组。见表 3。

    治疗2周时 2 组在各个领域的生存质量分数比较:治疗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独立性领域的生存质量分数对比有差别(P <0.05);在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方面 2 组的生存质量分数对比均无差别(P >0.05)。采用 t 检验方法,见表 4。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概念内涵认识逐步完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人们已不能满足于仅仅用生存率、发病率、患病率等指标来反映群体健康状况,更不能满足于仅用身高、体重、有病或无病来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而是想进一步知道自己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水平,心理状态及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即医学的目的不仅重视生命数量(寿命)的延长、对疾病本身的关注,而且同样注重生命或生存的质量(he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3]。生存质量正是在这种客观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更新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套评价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4]。因此,作为临床医生,不仅仅要关心手术成功率和病人生存率等常规指标,而且也应致力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课题组所研究的痔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即是借用生存质量测评量表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痔术后患者中西医药治疗进行生存质量的测量研究,对比中西医治疗对痔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从而评价中医药治疗对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痔手术后往往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用药后患者多出现恶心、头晕、纳差、便秘等不良反应,使身体状况下降,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影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加针灸的联合辨证施治,观察发现接受中药针灸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术后恢复较好,各种不良反应减轻,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采用针灸中药疗法,通过对患者的生活起居、身体机能、心理状态,治疗和用药情况的询问,获取相关资料,辨证施治,消除患者的痛苦与不适,从而改善生存质量。中药采用凉血地黄汤加减,可凉血祛风,调理肠胃,并且配合针灸疗法,着重解决术后尿潴留、缓解术后伤口疼痛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肛门手术引致筋肉损伤,气滞血瘀,经脉运行受阻,三焦气化不利,故本针灸疗法选用大肠经幕穴天枢配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以疏通腑气,改善大肠传导功能,腑气通则传导功能自可复常。选支沟、三焦俞宣通三焦气机,便秘要穴支沟配膀胱经穴秩边、大肠经原穴合谷通利二便,缓解肛门疼痛。又术后膀胱气机受阻,而易发生尿闭,故取膀胱经幕穴中极,配足三阴经会穴三阴交,通调下焦气机以利小便。中药针灸配合使用,相对常规西药对照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手术后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测量可帮助临床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现阶段中医临床研究中,借用生存质量测评量表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将会解决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有助于中医药的化和疗效间的可比性 [5]。对比中西医治疗对痔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可高度评价中医药治疗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1〕Division of Mental Health.Field Trial WHOQOL-100:the 100 Qustions with Response Scales〔S〕.WHO,Geneva,199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标准〔S〕.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1995. 131

〔3〕方积乾, 万崇华, 郝元涛. 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研究概况〔J〕. 康复医学杂志, 2000, 15(1):40-43

〔4〕汤旦林, 王松柏. 生存质量测定及其在临床实验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 1994, 74:175-179

〔5〕方积乾主编. 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