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何欣怡 时间:2010-07-12

【摘要】  《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的学术渊源。对小儿生理、年龄分期、体质、胎儿保健、诊断、先天因素致病、疾病预后转归、常见病及其病因等方面均有一定论述,虽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对中医儿科学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黄帝内经;中医;儿科学;学术思想

  《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最早的儿科,它规范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发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现将《内经》中有关中医儿科学的学术思想略予阐发。

  1  小儿生理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说明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均处在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合,故能有子。”可见肾气的生发是推动小儿生长发育,各系统和器官功能成熟完善的根本动力。小儿的脏腑功能处于“娇嫩”“未充”的阶段,这种脏腑功能的“娇嫩”与“未充”,需要在肾气的生发、推动下,随着小儿年龄的不断增长,至女子“二七”14岁左右,男子 “二八”16岁左右才能逐渐成熟完善起来[1]。肾藏精、主水,小儿肾精未充,故青春期前的女孩“无月事以时下”,男孩无“精气溢泻”。《灵枢·天年》更有“人年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小儿10岁正处于现在的学龄期,此期体格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发育已经基本与成人相同,故“好走”。

  2  小儿年龄分期
      
  《灵枢·卫气失常》中提出:“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这是我国医学史对小儿年龄的最早分期,才有后来《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大小论》的“当以十四岁以下为小儿治”。对小儿年龄分期比较详细的当推《寿世保元》,云:“夫小儿半周两岁为婴儿,三四岁为孩儿,五六岁为小儿,七八岁为龆龀,九岁为童子,十岁为稚子矣”。时至今日我们仍遵循着18岁以内患者为儿科就诊范围,可见《内经》对小儿年龄的分期是符合医学理论的。

  3  小儿体质
      
  小儿体质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长期影响下而形成的特殊状态。《灵枢·寿夭刚柔》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这说明每个人的体质是有差异的。婴儿期间脏腑气血未充,生长发育特别快,营养需求高。但是,婴儿脾胃运化力弱,肺卫娇嫩未固,自身免疫力尚未健全,受之于母体的免疫能力逐渐消失,容易发生肺系病证、脾系病证及各类传染病。正如《灵枢·逆顺肥瘦》所云:“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后世诸多医家受此启发而创立了自己的理论,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养小儿论》中说:“小儿脏腑之气软弱。”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骨气未成,形声未正……”,万全在《育婴家秘》中明确提出“血气未充……肠胃脆薄……精神怯弱”,清代医家吴鞠通运用阴阳理论,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提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各医家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小儿机体与生理机能尚未成熟和完善,体质仍十分娇嫩之意。

  4  胎儿保健
      
  胎儿保健,首先要从择偶婚配开始。早在“文王胎教”中就有孕妇如注意精神调节,胎儿出生后就会聪明、健康、长寿之说。《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现代医学认为男子24~32岁,女子21~28岁,才是婚育的合适年龄。《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天年》云:“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螲?……以母为基,以父为螲”之说。由此可见成熟的男女交媾,可产生新的生命。《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求子》中提到:“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秉质未定。”可见妊娠期间,孕妇应十分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结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清代医家高士宗注解:有寒热之病,用寒热之毒,谓之有故;则无殒灭之患,然亦无过用而致殒灭也……大积大聚,其毒药之可犯也。不过衰其大半而止,若攻之过者,则死矣[2]。可见妇女身怀有孕而又患有疾病时,在不影响胎儿的情况下,应及时防治疾病,以保胎儿平安。但孕妇用药应当十分审慎,无病不可妄投药物,有病也要谨慎用药,中病即止。

  5  诊断

  5.1  望诊 

  儿科古称哑科,《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后序》云:“脉难以消息求,证不可言语取。”“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小儿肌肤嫩薄,反应灵敏,一旦患病,内在的病理变化必然比成人更明显地反应在体表,使神、色、形、态等发生异常变化,加之望诊少受条件约束,可在状况下观察患儿的神色、形态,反映的病情较为客观,故古代儿科医家都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3]。面部望诊是小儿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提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气血产生于脏腑而体现于肌肤,故皮肤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荣。可见望面色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气之所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与神俱”,神在小儿望诊中尤为重要。神是脏腑、气血、精津、阴阳是否充足、和调的外在表现之一,故《医原·儿科论》提出:“凡神充色泽者,天真必原,易养而少病;神怯神瞪,面色惨淡枯瘁,唇红不泽者,禀赋必薄,难养而多病”。望小儿指纹是3岁以内小儿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中虽然未明确指出望小儿指纹,但其原理实源于《内经》的辨络脉,尤其是手鱼络脉。手鱼即大鱼际,为经络气血运行充盈之处,更是手太阴肺经所经之处,与寸口诊脉之原理相同。故《幼幼集成》云:“盖此指纹与寸关尺同一脉也。按 《内经》十二经始于手太阴,其支者从腕后出次指之端,而交于手阳明,即此指纹是也”。《灵枢·经脉》云:“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鱼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至于指纹主病,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内容日益丰富,陈飞霞在《幼幼集成》中提出:“但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直至今日“红紫辨寒热”仍是小儿指纹的辨证纲要。

  5.2  切诊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经脉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脉沉则生,脉浮则死”。这里提出了缓、急;滑、涩;悬小、实大;浮、沉4对共8种脉象。小儿病理脉象分类,历代医家主张较为成人简化。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脉法》中说:“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提出了乱、弦急、沉缓、促急、浮、沉细6种脉象。《幼幼集成》云:“《内经》诊视小儿,以大小缓急四脉为准……体其意,竟易为浮沉迟数,而以有力无力定其虚实,似比大小缓急更为悉明”。则将浮、沉、迟、数、有力、无力作为小儿的6种基本脉象。

  6  先天因素致病
      
  《素问·奇病论》云:“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可见《内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有些痫证属于先天性疾病[4]。认为孕妇若不注意精神调节可使孩子患先天“癫疾”,提示孕母的精神因素对胎儿会产生一定影响,此说既为探讨小儿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因提供了依据,也为后世创立胎养、胎教学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惊吓是小儿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先天之惊多指胎儿在胎中受惊,胎儿在母腹之中时,运动或静止都要受制于其母,若母亲受惊于外,则胎儿感应于内,势必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生后若受其他致病因素的诱发,即可引发癫痫。

  7  疾病预后转归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乳子中风病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所述颇似现代肺炎喘嗽之证。同篇又云:“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即婴儿,这里指出小儿在患热性病过程中,若出现厥逆者则预后多不良。前者是说阳气外达,手足温则预后较好;若出现手足寒冷,则阳气不能外达而闭于内,是热深厥深之证。这种热厥之证,在儿科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又如《灵枢·诊疾诊尺》所云:“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灵枢·热病篇》云:“婴儿,热而腹满者死”,由此可见《内经》所记述的小儿部分病症,在现今从中医辨病论治解析目前中医科研模式描述大多符合客观实际,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8  小儿常见病及其病因
       
  《内经》中对许多小儿常见病都有记载,是作为诊法和预后判断的示例提出的。虫证为小儿常见病,《素问·咳论》云:“胃咳之壮,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灵枢·厥病》云:“肠中有虫瘕……心肠痛侬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小儿由于脾胃薄弱,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故感染蛔虫的机率远高于成人。《内经》中的“肺风”“肺痹”“上气”,类似肺炎喘嗽的症状描写。《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乳子中风病热,喘鸣肩息”的记载。肺炎喘嗽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病名,首见于清代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气促发喘鼻煽胸高第五十一》。尿频早在《内经》中也有论述,《素问·奇病论》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可见尿频为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成为小儿厌食病因的理论依据之一。泄泻病名始见于《内经》,《内经》中有“濡泄”“飧泄”“溏泄”“洞泄”,《灵枢·诊疾诊尺》所云:“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大便青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通过小儿泄泻,筋肉抽痛,毛发竖立的症状,提出了疾病变化的预测方法。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气何故在下?缘于脾气不升。脾气缘何不升?因其气虚,足太阴脾经阴道虚[5]。
       
  综上,《内经》在中医儿虽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却是中医儿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学术渊源,其内容对中医儿科学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2:13.

  [2]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61

  [3]欧正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9.

  [4]张国华,李金川.《内经》所论癫疾狂证浅析[J].浙江中医杂志,1997,12(4):146.

  [5]刘春援.《内经》“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6,3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