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韦翠萍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风险 防范 护理
   [论文摘要] 目的了如何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和安全。主要防范措施为:严格规章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风险和“法规”意识,加强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护理操作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存在的风险诱因,加强防范意识,将透析风险降低到最小,保证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目前,全世界有80万人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1]。随着透析人群不断地增加,相关护理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风险预防的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同时也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对62例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酒精中毒等患者进行了588例次血液透析治疗,回顾分析62例中58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1.2透析资料 采用德国贝朗Dialog5.01型血透机。天创净水TCH纯水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为德国生产的Polyflux 6LR透析器。穿刺针为日本生产的动静脉穿刺针。血管通路以动静脉直穿或双腔管置管。 
   
  2 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2.1从事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潜在风险 
  2.1.1医护人员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在透析前未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欠全面,对透析风险未明确告知. 
  2.1.2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2]。在操作中有被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血透时间长,血透室通风效果不良将造成与患者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2.1.3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3]。主要因素是处置针头及处理临床医疗废物时容易被刺伤;个人防范意识不强,工作条理性差也有关。 
  2.1.4防范对策①开展经常性法制,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融洽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纠纷。②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制定血液透析护理风险预案。③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加强防护意识,自觉执行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吸取教训,有效预防相同原因的针刺伤。
  2.2血液透析中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 
  2.2.1血管通路感染由于动静脉穿刺是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防御功能差,都是造成血管通路感染的相关危险性因素。 
  2.2.2 防范对策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严防穿刺部位感染。做好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及宣教。 
   
  2.3深静脉及动脉穿刺失败 
  2.3.1由于穿刺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患者血管条件差。 
  2.3.2防范对策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清此项操作的风险并签订协议。严格执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规程;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最好固定护士操作,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2.4透析器运转不良 
  2.4.1不熟练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 
  2.4.2防范对策 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做好透析机的消毒处理,定期对透析机进行检修和保养。 
   
  2.5 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 
  2.5.1由于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液流量因素,出血和术后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可发生凝血。 
  2.5.2防范对策密切观察和护理,在透析过程中要维持血管通路通畅,监测动静脉压力,注意观察透析器的颜色。血压过低者,透析过程同时输入液体,以免影响血流量,同时可维持血压正常。对高凝、毒素高、酸中毒严重的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基础肝素量。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不断血液透析管理的经验,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1] 叶任高,沈清瑞主编. 肾脏病诊断与[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2] 王会. 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J].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530-1531 
  [3] 杨小娟,周连喜,黄伟平,刘海军. 护士发生血源性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7):1815-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