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前中国古代解剖学对于肺脏之认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丁雨,张俊川,董尚朴 时间:2010-07-12

【摘要】    通过查阅国内汉前各类著作中有关肺脏解剖方面的资料,参阅后人的有关论述,并与当时的中医学理论相联系、对照,可以推断:早在两汉之前古代解剖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对于中医学有关肺脏理论的形成具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  汉前解剖学; 肺脏

  中医学认为,肺位于胸腔之中,左右各一,与心同居膈膜之上,位高近君,犹如宰辅,故称“相傅之官”。以形态结构而言,肺脏呈白色分叶状,为质地疏松含气的器官。其上连气道,以喉为门户,在五脏六腑中位处最高,覆盖着其他脏腑,故又有“华盖”之称。
   
  追溯,不难发现,在中国汉前各类著作中,有关肺脏解剖方面的认识,早已是十分地清晰、明了。仅以该字的形声来看,似乎便可得以证实。据范行准先生所述,“肺”字最早当作“巿”,它是原始社会男女已知羞耻而取兽皮以遮蔽下体的“裙子”,也是人类最初的服饰。在契文中写作犹如肺管在下,肺叶在上之状,颇似肺形,并称其为“巿”之倒文。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巿”是根据取出的肺脏形态而摹拟的象形文字。
   
  刘向《五经要义》所称“太古之时未有布帛,人食禽兽肉而衣其皮,但知蔽前,未知蔽后”的“巿”,即《白虎通义·名号》所言之“皮韦”,当为裙子之初,且是用一块血迹斑驳的兽皮制成,故又称作“”。 《说文》亦曰:“,韨也。所以蔽前者以韦,下广二尺,上广一尺,其颈五寸”。由此可见肺脏大小长短的轮廓,不仅象“巿”,甚至连其颜色亦颇似血迹斑驳的兽皮,故“巿”当为“肺”字的初文,加肉而为“肺”。其“蔽”之意,似是指肺的生理位置蔽盖心脏而言。即《素问·痿论》所谓:“为心之盖也”的意思。
   
  在获知了肺之形态等解剖知识的基础上,也对其生理状态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刘熙《释名·释形体》云:“肺,勃也,言其气勃郁也。”在此虽是用声韵来解释肺的形质和功能,但这一认识,必与曾观察过肺中充满气时,呈勃然壮盛郁逆而短之现象有关。进而古人又将这一认识引用于文学作品之中,如《诗·陈风》中有:“东门之杨,其叶肺肺”以形容状如肺之杨叶稠叠之盛。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断“肺”字之“旺盛”“勃郁”的义项后来由“沛”所担任了?
   
  在两汉之前,有关肺脏解剖方面之论述颇多,如《灵枢·顺气篇》:“肺为牝藏,其色白”;《素问·藏气法时论》:“肺色白”。又如《素问·病能论》:“肺者,脏之盖也”;《灵枢·师傅》:“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素问·刺热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以及《难经·三十二难》:“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膈上”等论。从中可以体会到,肺脏色白,位居五脏最高,与心相邻近,同处膈上。

  在《灵枢·本脏》中又有“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等关于肺脏位置受胸廓形态影响的描述,反映出古人对肺脏与胸廓间的关系已有了明确的认识。
   
  《难经·四十二难》进一步指出:“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 。凡八叶,主藏魄。”既明确了肺脏的重量,又指明了肺是分叶的器官。医学证实:《难经》所载肺之重量数值与现代13~17岁青少年人的数值较为接近。但文中所称“六叶”与今日解剖所见左肺两叶,右肺三叶,共五叶,不完全符合。旁出为耳,故此“两耳”当是指左、右肺尖而言。
   
  《素问·太阴阳明论》和《难经·三十三难》均称:“肺得水而浮”,并且后者又称:“肺熟而复沉”。这一结论,必是将肺切取后,放置水中,实际观察而得,完全符合现代解剖学:肺质软而轻,呈海绵状,富有弹性,内含空气,比重小于1,故浮水不沉;而未经呼吸的肺,内部不含空气,质实而重,密度大于1,入水则沉的观点。
   
  古人在解剖过程中,由于发现肺上连气道,与口鼻相通,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灵枢·脉度篇》称:“肺气通于鼻”,说明在当时已认识到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通过口鼻,使体内外气体得以不断地交换。因而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风舍于肺,其人则咳。”把咳归为风邪客肺所致,且所论肺痈病变也在肺,从病理的角度,确认了病症的发生与肺有关。这一认识的获得,大概是将死后解剖之所见与生前体外诊察相对照的结果。
   
  《素问·刺禁论》中尚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就指出针刺胸膺部太深则伤及肺脏,可致病人出现气喘上逆、仰面呼吸之状。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这种治误的后果判断必是建立在相当的解剖实践和细致的临床观察基础上的。
   
  查阅汉前各类著作中有关肺脏的解剖学认识,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早在两汉之前,人体解剖活动不仅普遍地存在着,并且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如此切合人体实际的论述,来源于解剖实践,同时也必然对祖国医学理论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