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产木贼科等4类药用植物的资源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赵能武 张敬杰 赵俊华 潘炉台

【摘要】  目的对黔产木贼科、瓶尔小草科、海金沙科、骨碎补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基本弄清了黔产木贼科、瓶尔小草科、海金沙科、骨碎补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贵州有木贼科、瓶尔小草科、海金沙科、骨碎补科植物共20种,可作药用植物17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关键词】  木贼; 瓶尔小草; 海金沙; 骨碎补; 药用植物; 种类; 分布

全球木贼科植物约二十余种,广布于世界各地;瓶尔小草科植物约二十余种;海金沙科植物约四十余种;骨碎补科植物约一百余种,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木贼科植物10种3变种,全国广布;瓶尔小草科植物8种;海金沙科植物约10种;骨碎补科植物约三十余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部。根据“贵州蕨类植物志”及有关植物分类研究资料的记载,贵州有木贼科植物5种;瓶尔小草科植物4种;海金沙科植物6种;骨碎补科植物5种;通过查阅相关的医药专业以及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黔产木贼科植物5种均能入药;瓶尔小草科植物入药的有4种;海金沙科植物入药的有4种;骨碎补科植物入药的有4种[1~5]。在黔产木贼科、瓶尔小草科、海金沙科、骨碎补科药用植物中,《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收载1种(海金沙)[6];民族药用品种3种(问荆、海金沙、狭叶瓶尔小草)[7~13],另外狭叶瓶尔小草为贵州蕨类药用植物珍稀濒危种类[4]。

  1  木贼科药用植物的研究

  1.1  问荆又名接续草。系木贼科植物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的全草,生于我省北部桐梓县与重庆市交界的柏枝山南麓。性凉,味苦、涩。具有清热利尿,止血,平喘止咳,平肝明目等功效。主治吐血,便血,倒经,痔漏,咳嗽气喘,目赤红肿,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外伤出血及骨折。含苷类、甾醇类、氨基酸类等化学成分。具有保肝、 降血脂、利尿、降压等药理作用。

  1.2  披散问荆又名笔筒草。系木贼科植物披散问荆Equisetum diffusum Don的全草。生于海拔280~2 200 m的路边、水边、旷地、瀑布旁等潮湿地;分布于黔西各县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疏肝散结等功效。主治痢疾、水肿、感冒。

  1.3  犬问荆又名骨节草、笔杆草、金毛狗。系木贼科植物犬问荆Equisetum palustre L.的全草。生于海拔1 060~2 200 m的旷地及开阔的溪沟边。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平,味甘、微苦。具有舒筋活络、散瘀止血、清热利尿、明目、驱虫等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跌打损伤、风寒感冒、吐血、月经过多、痔漏、尿道炎、目翳。含黄酮、生物碱、果糖、葡萄糖、乌头酸等化学成分。

  1.4  笔管草又名土木贼。系木贼科植物笔管草Hippochaete debilis (Roxb. ex Vaucher) Holub的全草。生于海拔380~1 700 m的溪边、路边、旷地、林下、灌丛旁。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平,味甘、微苦。具有清肝明目、祛湿疏风、止血利尿、退翳等功效。主治感冒、黄疸型肝炎、小儿疳积、结膜炎、目翳、肾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尿血、便血、血崩、痢疾、疮疡疥癣及铅中毒。含烟碱等化学成分。

  1.5  节节草又名接骨草、笔筒草。系木贼科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a (Desv.) B?ern 的全草。生于海拔2 200 m以下的溪边、路边、荒坡。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明目退翳、止咳平喘等功效。主治目赤肿痛、感冒、肝炎、食积、咳嗽哮喘、尿路感染、胸腹痞块;外用治跌打骨折。含黄酮、生物碱、甾醇类等化学成分。

  2  瓶尔小草科药用植物的研究

  2.1  柄叶瓶尔小草系瓶尔小草科植物柄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petiolatum Hook.的全草。生于海拔600~2 300 m的山坡灌丛旁或草丛中。分布于正安、德江、威宁、盘县、兴义、荔波。性微寒,味苦、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主治痈肿疮毒,疥疮、毒蛇咬伤、烧烫伤、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含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2.2  心叶瓶尔小草又名一支箭。系瓶尔小草科植物心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reticulatum L.的带根全草。生于海拔达2 000 m的溪边、草坡、路边疏林下。分布于桐梓、道真、江口、镇远、雷山、安顺、平坝、贵阳、修文。性微寒,味苦、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主治痈肿疮毒、疥疮、毒蛇咬伤、烧烫伤、瘀滞腹痛,跌打损伤。

  2.3  狭叶瓶尔小草系瓶尔小草科植物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 Kom.的带根全草。本种为贵州新记录,生于海拔1 000 m以下山地草坡。分布于沿河、兴义、关岭、独山。性凉,味甘、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退翳等功效。主治肿毒、疔疮、乳痈、毒蛇咬伤、阳痿、胃痛、急性结膜炎及跌打损伤。含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2.4  瓶尔小草系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的全草。生于海拔500~2 000 m的溪边田坎、草坡、灌丛旁。分布于德江、天柱、赫章、兴仁、镇宁。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镇痛等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肺痈、肺痨吐血、小儿高热惊风、目赤肿痛、胃痛、疮疖肿毒、蛇虫咬伤、跌打肿痛。含氨基酸、苷类等化学成分。

  3  海金沙科药用植物的研究

  3.1  海南海金沙俗名掌叶海金沙、转转藤。系海金沙科植物海南海金沙Lygodium conforme C. Chr.的全草。生于海拔200~500 m的南部沟谷林下,缠绕、攀援树上。分布在册亨、望谟、罗甸。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尿结石、水肿、前列腺炎、关节僵硬、风湿疼痛、火眼、脚转筋。

  3.2  曲轴海金沙俗名海金沙、柳叶海金沙、长叶海金沙、牛抄藤、驳筋藤、戒指藤、坐转藤。为海金沙科植物曲轴海金沙Lygodium flexuosum (L.) Sw.的全草。生于海拔290~900 m的南部低山丘陵地带的林下、沟边。分布在册亨、贞丰、望谟、罗甸、贵定。性寒,味甘、微苦。具有舒筋活络、消炎利尿、消肿止血等功效。主治风湿麻木、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水肿、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小儿口疮及疮疡肿等。含内酯,醌,醇,酚类等化学成分。

  3.3  海金沙俗名须须药、软筋藤、黑透骨、铁脚仙、乱头发。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地上部分。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路边、河谷、疏林下及林缘。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消肿等功效。主治尿路感染、肝炎黄疸、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血尿、感冒发烧、气管炎、肺炎、痈肿疮毒、蛇咬伤、烫火伤及外伤出血。含有机酸、酚、氨基酸、脂肪油等化学成分。

  3.4  小叶海金沙俗名须须药、软筋藤、左转藤。为海金沙科植物小叶海金沙Lygodium scandens (L.) Sw.的全草及孢子。生于海拔140~1 350 m的溪边灌丛中,山坡疏林下、林缘,常见于开阔而阳光充足的灌丛上。分布在雷山、黎平、榕江、从江、三都、荔波、施秉、罗甸。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血等功效。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肝炎、痢疾、目赤肿痛、风湿痹痛、筋骨麻木、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4  骨碎补科药用植物的研究

  4.1  鳞轴小膜盖蕨系骨碎补科植物鳞轴小膜盖蕨Araiostegia perdurans (Christ) Copel.的全草。生于海拔1 300~1 950 m的林下、灌丛下石上、树干上。分布于兴义、安龙、普安、赫章、水城等。性凉,味酸。具有清热利尿等功效。主治痢疾、尿闭,可解毒。

  4.2  云南小膜盖蕨又名小冷蕨叶。系骨碎补科植物云南小膜盖蕨Araiostegia yunnanensis (Christ) Copel.的全草。生于海拔600~1 300 m的山谷林下石上或峭壁上。分布于安龙、安顺、紫云、罗甸、荔波。性凉,味酸。具有消肿止痛、清热收敛等功效。主治烧伤烫伤、跌打损伤、痢疾。

  4.3  阴石蕨又名平卧阴石蕨、裂叶阴石蕨、红毛蛇、小蕨萁。系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Humata repens (L.) Diels的根茎。密生于海拔140~800 m的谷溪边,附生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贞丰、独山、荔波。性平,味甘、淡。具有活血散瘀、清热利湿、接骨续筋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牙痛、便血、肺痨疡、尿道感染。

  4.4  圆盖阴石蕨又名草石蚕、白毛蛇、老鼠尾、地蜈蚣。系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i Moore 的根茎。生于海拔140~1 300 m的山谷溪边林下,附生岩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安龙、兴义、贞丰、三都、黎平。性凉,味淡、微苦。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湿热黄疸、腰肌劳损、跌打损伤、肺痈、乳痈、咳嗽、毒蛇咬伤。预试全草含黄酮苷、酚、有机酸、氨基酸及糖类等化学成分。

【】
  [1] 王培善,王筱英.贵州蕨类植物志,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

  [2] 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第1版[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0.

  [3] 何顺志.贵阳市中草药资源,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4] 何顺志.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5] 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中草药名录,第1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6]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7] 赵俊华,潘炉台,张景梅.仡佬族医药,第1版[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8] 王厚安,等. 水族医药,第1版[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9] 汪 毅.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

  [10] 邱德文,杜 江. 中华本草·苗药卷,第1版[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

  [11] 陈德缓,罗廷华,张厚权. 苗族医药学,第1版[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12] 潘炉台,赵俊华,张景梅. 布依族医药,第1版[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13] 孙济平. 毛南族医药,第1版[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