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心电图干扰现象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梁颍玲 时间:2010-07-12
       心电图机作为医用常备仪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临床一种重要的心脏检测手段之一。我科从2008年1月-2009年2月采用北京福田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FX-7202多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对约1000例病人进行了床边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电图机在记录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干扰现象,影响对心电图的判断。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干扰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针对常见干扰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干扰原因 环境因素
        1.1 离干扰源太近受辐射影响。干扰源来自周围环境的大功率电气设备(如X光机等),以及共用电源引起的电磁场,磁场,电场所致。
        1.2 静电的影响。干燥环境中的由于摩擦引起静电可影响操作,尤其是在冬天,女性病人的长发,病人穿着化纤衣服等都会产生静电。
        1.3 电源电压过低或不稳定,可能在仪器中引起电压冲击。
        1.4 未接地线或接地不符合要求。
        对策:
        1.1  在操作时与大功率电器设备(X光机等)保持一定距离。在可能的情况下关掉机器的电源(如监护仪)。尽量不共用电源插座。提醒周围人们关掉手机和小型无线电设备(如对讲机)可有效防止电磁干扰。
        1.2  静电:为减少干扰要求患者不穿易产生静电的化纤内衣,可更换的病人服。环境干燥可对室内空气加湿,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1.3  电源电压过低或不稳定时,安装交流稳压器。必要时拔掉交流插座中的电源线而改用内部电源运行仪器。仪器使用完毕及时充电。
        1.4  使用带有接地线的三芯交流电源插座,或者用接地线将仪器稳妥地接地,无接地线时可用机器地线末端绕上用生理盐水湿润的棉球放在地上使其与地面能充分接触。或者拔掉电源线使用充电电池运行仪器。
        2  干扰原因 仪器因素
        2.1 电源线(使用交流电的情况下):插头松动,或和其他的线缠绕在一起。


        2.2 导联线:插头松动、和电源线太接近、导联线排线太乱,导联线断,隐断,漏电,接触不良引起干扰,
        2.3 电极接触不良:导联插头与插孔接触不良或脱落、电极与病人皮肤接触不良或脱落。
        对策:
        2.1 使用前检查导联线与电极的连接要牢固不能松动,电源线与心电图机有良好连接。拔电源线时拿着插头往外拔,不要直接拉拽电源线。病床和导联线离交流电源一般以一米以上为适当。电源线不可与导联线平行交叉甚至重叠在一起。注意保护导联线,导联线的走向应与病人的身体方向相同,不可折捏导联线,导联线用完拔除时必须用手指抓住插头拔出不可拉着导线拔出以免造成断线与伤线,使用后及时清理电源线和导联线,妥善放置。收藏时应盘成直径较大的圆环或悬挂,避免过度扭曲或锐角折叠[1]。不要将电源线,导联线放在易受液体侵蚀的地方。
        2.2 发现电极连接松动或脱落时需适当夹紧,注意患者有无疼痛感。将被检查者与电极接触部分的皮肤用酒精擦干净油脂可减小皮肤-电极阻抗差从而排除干扰。使各电极与肢体紧密接触。使用后及时清洁电极以免影响以后使用。
        3  干扰原因 被检查者因素
        3.1 病人呼吸过大,紧张,说话。
        3.2 电极过紧让被检查者的手,脚感到不舒适。
        3.3 体位不舒适,室温过低,或因为疾病原因引起患者肌肉颤动。
        3.4 使用金属制的床未接地线。病人自身与周围物体绝缘不好(床单,病人皮肤和衣服潮湿)。
        对策:
        3.1 患者感到紧张时身体反应可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增高,呼吸浅快,出汗等等表现。虽然检查时间短,但病人对检查充满担心,具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检查前询问被检查者体位是否舒适。向患者简单介绍操作过程,仪器工作原理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表情、姿势等。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使用床帘或屏风遮挡,使患者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消除心理障碍,主动配合检查。
        3.2 安装四肢电极后活动一下电极看是否松动或过紧,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患者感到疼痛不适及时调整电极位置。
        3.3 保持室温适宜,必要时打开空调,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因受凉而肌肉抖动产生肌电干扰。患者因为疾病原因(如甲亢,帕金森氏症等)出现抖动可作相应处理后再行检查[1]。
        3.4 病人躺的铁床应可靠接地或床脚用胶皮绝缘,防止病人身体与与床的金属部分、地面、墙面接触以避免交流干扰。 

参 考 文 献
[1] 焦峰超.心电图机的保养及常见故障排查[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8,17(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