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禹钟华 时间:2010-06-26
Expansion and Exaltation of Financial Functions 

摘要:本文从价值运动角度来探讨和的关系问题,认为经济过程的本质是价值运动,而金融过程是货币形式的价值运动过程,金融的根本功能就是促进价值运动,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金融功能的取决于货币形态、金融体系、金融技术、信用制度及运行环境等“金融发展决定因素”,其发展进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金融基础功能阶段、金融主导功能阶段、金融派生功能阶段。本文分阶段分析了“金融发展决定因素”和金融功能间的因果关系,对金融功能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得出了金融发展的本质就是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这一结论。 

关键词:价值运动 金融功能 金融发展决定因素 


金融研究始终面临的问题就是金融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经济对于金融的引导、制约和决定作用以及经济对金融的需求;其二为金融对经济的促进或能动作用,体现为金融对经济的供给。人们在探讨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时候,多半更加关注金融对于经济的作用即金融功能。金融功能同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金融功能本身就是金融相对于经济的功效与作用,其次,经济对于金融的制约和决定作用是金融功能形成的原因。 

一、 从价值运动的角度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学所讨论的价值是指具有交换意义的效用,整个经济过程是以社会福利为目的,由价值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主要经济活动所构成的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价值生产之后,经分配过程和交换过程,由不同主体进行生活消费或生产消费,而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又是价值进一步生产的前提,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实践着“生存和生存的更好”的理想。不难发现,这一无限循环过程其实质是价值运动过程,总体的价值运动由微观上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单独的价值运动过程组成,总结这些价值运动的背景,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其一为交易,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所有交易行为;其二是单方面转移,主要是指赠予、捐税等行为;其三是借贷,即信用范畴。无论价值载体是商品还是货币,其运动的背景都不外乎上述三个方面。 
经济绩效取决于价值生产效率和价值运动效率,价值生产效率由技术、管理等一些因素决定,不在本文所探讨的范围之内。价值运动效率是由价值载体及价值运动的方式、渠道、机制等因素决定,是制约经济绩效的另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其原因在于,价值运动是价值产出后得以最大程度利用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前提,这首先体现于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的情况下,价值的运动使人类生产、生活得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其次,绝大部分价值经创造出以后,其效用性便随时间递减,任何“效用”都是有时限寿命的,所以价值运动效率保证了价值利用的最大化。价值运动效率不仅体现在量上即时效上,而且还要体现在质上即方向上,也就是就价值应在适当的时间流向适当的经济主体,这种质的判断标准体现伦理精神,更体现总体的长远的经济效率。 
早期人类社会时期,价值运动的载体只有一种形态即商品,其运动形式是原始的物物交换和以实物商品进行的单方面转移及信用。货币产生以后,成为另一种价值运动形态,使物物交换进化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不仅作为媒介,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而且以上述经济活动中价值运动的三种背景为背景,本身也独立承担着价值运动的使命。 
金融是整个经济过程中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部分,价值运动是经济和金融共同的本质。整个经济过程就是一个无限循环的价值运动过程,经济过程的价值运动存在且只存在二种价值载体,其一为商品,其二为货币。货币是价值形式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抽象的价值形式。货币一经产生,金融范畴便告形成,以货币为形式的价值运动便是金融的范畴。究其实质,所有的金融过程或者金融活动都是以货币为载体、以支付行为为基本内容、以经济过程中价值运动的三大背景为背景的价值运动过程。 
金融范畴的形成以货币的产生为标志,货币一经生产,便以其抽象价值表现及单纯价值载体的特征成为高效的价值运动方式,体现出远远高于商品形式价值体的价值运动效率优势,带动了整个经济过程的价值运动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 
金融促进价值运动的机理取决于货币的支付职能。作为抽象价值表现和单纯价值载体的货币的转移,就是价值的单方面的运动,就是支付过程。金融活动是以货币的支付行为为基础的,任何金融活动最终都可以分解为支付行为,或者说,任何金融活动都需要支付行为来完成。区别在于支付行为的背景,有以贸易为背景的支付、有以借贷为背景的支付、有以单方面转移为背景的支付等。 
支付的效率体现在时效和质量两个方面。时效指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效率;质量是指支付的方向性、安全性和支付链条的完整性、连贯性。由支付行为所支撑的金融过程也是一个扩大的无限循环的价值运动过程,这一过程由无数的支付行为所连接、构成。一个支付行为是以另一支付行为为前提条件的,或一些支付行为是以另一些支付行为为前提条件的,可能现实中这种一一地对应关系并不十分紧密,然而,从宏观角度,支付行为应是连贯的、完整的,否则,将影响到整个金融效率或使金融失效。 
金融是货币形式的价值运动过程,金融效率顺理成章就是货币形式价值运动的效率,也就是宏观的、总体的支付效率。金融效率依靠支付效率的效果来衡量,需考察货币流通的速度,货币信用的范围、纵深度、方式、质量等。二、 与关系的实质:金融功能

金融的功能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我们定义金融功能为:金融对于经济的作用和功效,是货币形式价值运动带来的经济影响。金融的功能抽象而言就是以其独特的运行机制促进价值运动,具体表现在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影响范围以及不同经济主体间的价值运动,从而形成了金融功能的不同层次及不同阶段的种类划分。
金融的总体功能是促进价值运动,那么金融功能就取决于金融效率,即货币形式价值运动的时效、范围及质量。金融功能是金融效率的结果,金融效率越高,金融功能越强。因而,决定金融效率的因素就是决定金融功能的因素,金融效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货币形态和货币制度。货币形态是金融形式价值载体的具体形式,从实物商品货币,如:羊、布、贝、金属和纸币,以及无形货币或货币,货币形态的变化体现出了便利支付的变化趋势。显而易见,每一次货币形态的变化都带来了支付效率的重大的提升。货币制度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货币形式及使用的人为保证,从而也就是一定的经济、金融条件下,支付效率的人为保证。从历史发展来看,货币制度的发展也是从粗陋到不断完善的演进过程,因金融效率的提升,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相辅相成、互为因果。(2)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它们构成了货币运动的路径或枢纽。如果把货币比喻为血液,它们则为血管和心脏。因而路径与枢纽的畅通对总体金融效率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3)金融技术。金融技术指技术在金融活动上的应用。例如,纸币、网络货币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再如,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货币转移效率的巨大提高,汇款在今天的网络技术条件下可以瞬息完成。金融技术对于金融效率的提高,其作用是十分重要而直接的。(4)信用制度。笔者认为信用是基于信任、信誉或者说是基于原始意义上的“信用”而产生的经济行为,集中体现在借贷或债权、债务关系上,所以对于金融范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很多人把“信用”与“金融”混同。信用制度包括所有有关信用的行为规则,是金融得以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比较各国的金融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金融发展与信用制度之间存在着直接、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单独讨论信用制度的作用在于它的重要性,否则信用制度应该归属于总体金融运行环境因素。(5)金融运行环境。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是金融活动产生的基础和背景,不同程度的金融发展和当时的经济环境的相关性十分密切,金融发展水平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例如,生产力发展水平、产权制度等都是决定金融活动的重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剩余的程度,生产的剩余才使得交换成为可能,才使得信用成为可能,从而使得金融成为可能,甚至可以说生产剩余的量是金融活动的量的限定。另外,产权制度是交易行为的前提保障,从历史发展来看,从奴隶社会至今,产权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接近合理、公正的过程。这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适应。金融活动也是交易行为,同产权制度密切相关,产权制度对金融效率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这些因素是金融效率的决定因素,它们也是金融功能的决定因素,我们名之为“金融发展决定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不同历史时期的金融效率,金融效率的直接结果就是金融功能,金融因为有效率而有功效。自此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基本逻辑:金融是整个经济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以其高效的价值运动促进经济绩效。这一过程的实现是通过金融效率来完成的,不同程度的金融效率决定着不同程度的金融功能。而金融效率取决于货币形态、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市场等等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确定如下的因果联系:
金融发展决定因素------金融效率-------金融功能
不同历史时期的金融发展决定因素决定着这一时期金融效率的水平,进而决定着金融功能的等级,金融功能是随着金融效率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提升的。因此,金融发展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决定和制约金融功能的基本因素,我们探究金融功能问题,就必须从金融发展决定因素开始。

三、 金融功能扩展与提升过程的历史描述

金融功能的发展取决于金融相关要素、信用制度和经济背景等金融发展决定因素,如此众多的决定因素在整个金融发展历程中相互交织,纷繁复杂。而且金融功能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使人们很难直接从总体上进行。然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在阶段分期上大体吻合,所以我们可以以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期为一个参照系统,来描述金融发展,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确定不同历史时期金融发展决定因素的水平,明确金融功能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粗略的因果关系,从而可以清楚地把握金融功能扩展与提升的基本轨迹,并历史地解释金融功能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一)金融基础功能的形成和演进

 金融基础功能阶段与农业经济时期在时间上大体吻合,是农业经济时期的经济金融因素促成了金融基础功能的形成和演进。农业经济时期最大的金融事件是货币的产生,金融范畴的形成以货币产生为标志,货币形式价值运动的意义在于促进价值运动效率,这是金融总体的、根本的功能,分别体现在具体的、不同的方式和层面上。货币一经形成就承担起经济过程价值运动的三项使命:交换、单方面转移和借贷。三大使命的完成形成了金融的基础功能,即金融服务和金融中介。金融服务功能的内容主要是完成支付以及相关活动,无论交换、单方面转移或者借贷都是以完成支付为前提的;金融中介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信用方式调剂货币资金赢余与短缺,即主要是以借贷为背景的货币运动。
任何金融过程都是由货币运动完成的,区别在于货币运动背景的差异。货币运动的背景大体就是金融基础功能的内容:完成支付和完成借贷,这两种背景形成了金融与生俱来的基础功能。整个农业经济时期的金融发展内容就是金融的基础功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农业经济时期,人类生存依赖劳动力和土地的结合,农业为主导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为其主要特征。商品经济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中货币化程度十分有限,与这种背景相适应,金融也处在早期萌芽状态。
农业经济的产业特征及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的社会经济对货币金融的需求是十分有限的,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及总体金融效率均十分低下。该时期以实物或贵金属为货币,具备初步的货币制度。与生产方式及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货币信用分散且规模较小,并多采用高利贷方式。以货币兑换商、金匠及早期的银行为金融机构的主体,承担着兑换、汇兑、存贷等金融业务。
农业经济时期的金融成就集中体现在农业经济末期发生于西方的商业革命阶段(1500年—1750年)。商业革命时期,以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近代银行诞生,与此相应,银行券也在同一时期诞生,金融机构和货币形态取得实质进展;商业革命打破了西方由于宗教思想而对利率实施的限制,建立了由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机制;汇票、支票出现,并建立了早期的清算制度;证券市场初步形成。可见当时由工具、机构及市场组成的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形成。金融要素的进步,提高了金融效率,极大地强化了金融的基础功能。
商业革命时期的金融成就是漫长的农业经济时期金融发展累积的结果,这是一个长期量变后的质变过程,金融基础功能取得了较充分的发展,并蓄势向金融功能发展新阶段全面跃升,为以后历史阶段的金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体而言,金融基础功能时期是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金融对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金融相对于经济处于辅助位置。

(二)金融主导功能的显现和强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期,无论生产方式还是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激增、人口的膨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对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金融发展迅速,进入了金融主导功能的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成为这一时期融资中介的主体,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随之产生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补充和潜在的竞争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金融划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大领域。这一时期最重大的金融事件是金融秩序维护问题导致的中央银行的诞生,金融发展中人为因素大大加强成为这一时期金融发展的显著特征。自此,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两翼的、日趋完善的金融体系。
金融要素的发展带来了金融基础功能的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显著提高,促进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使大量的资金流向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加快了经济运转。在金融基础功能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金融的主导功能不断显现并得以加强。金融主导功能以资源配置为主要内容,原因在于,金融基础功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表现在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的效率、业务总量和对经济影响范围等诸方面,使得经济过程中价值运动越来越多地由金融形式完成,货币形式的价值运动逐渐成为经济过程价值运动主要方式,从而金融具备了配置资源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是金融基础功能发展、强化的自然结果,是经济不断货币化进而金融化的自然结果。
除了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经济调节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也是这一时期的显现的主要功能。经济调节功能的形成在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的初步金融化,使金融手段成为经济调节的有效手段;风险规避功能是金融与生俱来的功能,金融带来的流动性以及资金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都起到了分散和规避风险的作用,在金融的早期发展中处于休眠状态,随着金融的发展而逐渐显现,保险业的产生更加强化了这一功能。
总之,工业经济时期,金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金融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金融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对经济发展影响重大。金融由一种处于被动的、受制于经济、服务于经济的状态,逐渐成为经济的核心,主导经济发展。

 (三)金融经济时期:金融派生功能的全面发展

人们习惯上称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时期为知识经济时期,此称呼从特定的角度上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了这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在这一时期,知识被列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作为一项主要生产要素在理论上被纳入经济过程。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一代主导产业。同时,各个产业知识密集度大幅增加,经合组织国家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指标体系,并估算出经合组织国家基于知识的经济成分已超过50%。作为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延伸,知识经济时代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态势,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这一时期也可以称作金融经济时期,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与深化,金融形态的价值运动逐渐成为经济过程价值运动过程中的主要形式,金融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与手段,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入,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性、主导性、战略性要素。金融的资源属性逐渐显露,社会进入金融经济时代。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金融更是发展迅猛,变革剧烈。从货币制度、金融组织、金融技术、制度监管和经济环境等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金融创新是这一时期金融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些变革、创新带来了金融功能的大幅跃升,首先,金融的基础功能和主导功能获得了巨大的扩展和提升,现代通讯和电脑网络技术给金融带来了无限的效率。其次,在金融基础功能和主导功能的基础上,在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共同作用下,升华出诸多新兴的金融派生功能。例如,在商业性金融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功能、产权交易和分割便利功能、促进和引导消费功能、财富再分配功能等,以及政策性金融特有的功能诸如虹吸与扩张功能、逆向选择功能等等。这些派生功能在本质上都是基础功能或主导功能的具体化,是金融创新和金融技术发展的结果,与基础功能和主导功能相比较,带有明显的微观性特征。它们是基础功能和主导功能在方式、机制和手段方面的升华,极大地扩展了金融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使金融的作用空前加强,成为主导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理论和政策建议

(一)功能总体脉络的简单总结

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是金融功能的发展过程,金融功能的扩展的含义主要是指金融功能的影响在空间范围的扩大,而提升则有两层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指金融功能不断由基础功能向高层次功能的提升,例如,由金融中介功能向金融的主导功能的发展;其二是指同一金融功能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提升,例如,同为金融服务功能,在经济时期和在知识经济时期相比较,其差别不可同日而语。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金融功能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其主要内容及基本层次大体如下:

金融基础功能:金融服务功能、金融中介功能。
金融主导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经济调节功能、规避和分散风险功能。
  金融派生功能:商业性派生功能--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分割交易             便利、 引导消费、财富再分配。
       政策性派生功能--强力扶植与推进、逆向选择、倡导与诱导、虹吸与扩张、补充与辅助、专业服务与协调。

需要指出的是每一新的金融功能发展阶段的出现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并不是对前一阶段的替代,新阶段的金融功能与前一阶段的金融功能并列存在,区别在于以新一阶段的金融功能为该时期的金融发展主要特征。例如,在金融派生功能阶段,金融的基础功能和主导功能同时存在并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金融派生功能为特征的金融发展阶段。

(二)金融功能的特征总结

金融功能是金融运行的结果,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是长时期形成的,是金融资源层次中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因而金融功能具备以下特征:
    ----客观性。金融的最初起源就如同货币的最初起源一样是无从考证的,然而金融是客观的,在促使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存在的时候,金融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甚至是不为人觉察地诞生了,虽然这一范畴在几千年之后才被冠以“金融”的名头。金融因其具备的功能而产生,金融也因其功能而具有独立存在的可能和意义,可以说促使金融产生的社会和经济的条件更是促使金融功能产生发展的条件,这些条件因素如货币形态、金融体系发展水平、金融技术和金融运行环境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水平状态也是客观性的一种体现,金融功能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净剩余结果。金融发展决定因素本身是客观的,它们不仅促使金融功能产生,而且也决定着金融功能的发展过程,所以金融功能是客观的,是客观性的集中体现。
    金融功能是客观的,就说明其不是人为主观臆造的,不能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人为的设计和改变。人为形成金融功能也只能是客观形成过程的再现和模仿,而且主要是客观自然形成过程中环境、条件和前提的再现和模仿。利用和充分发挥金融功能的作用必须研究金融功能和众多而复杂的金融发展决定因素之间的因果规律,重视金融功能的客观性。
    ----稳定性。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是客观规律在金融范畴中的集中体现,从而也使得它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因为经济与金融规律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金融功能的稳定性还在于它是众多客观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尤其是和金融工具及金融组织等金融要素相比较,金融功能是总体金融过程的宏观效果,具有明显的稳定性。由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的要素构成的金融体系的变动是相对频繁的,其变动的频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微观竞争过程中的优胜劣汰,其二是在总体上各要素在形式和规模上的发展相对较快。金融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金融要素的发展内容丰富多彩,而金融功能的发展则稳健而凝练。就金融功能的稳定性而言,我们完全赞同莫顿和博迪的观点,他们的立论基础就是金融功能相对于金融机构的稳定性。
    ----稀缺性。资源永远是相对稀缺的,尤其是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其稀缺性更是可想而知。金融功能是金融的目的和意义,一切金融要素、总体的金融运行以及整个的金融发展其目的都在于金融功能,金融功能是金融领域中的“价值判断标准”,金融功能无以伦比的重要性体现了经济对金融的巨大需求。金融功能是经济和金融诸多因素长时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是金融和经济领域客观规律的集中体现,因而金融功能更加难成、更加难得,是金融运行的终极目的,金融功能体现着巨大的经济金融效率,对经济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极端重要而又难得难成,这充分说明了金融功能的稀缺性。
    ----层次性。金融功能的层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时间序列上,金融功能存在着由初级功能向高级功能发展的趋势,即明显的金融功能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其次,每项金融功能自身也存在着从无到有、由隐性到显性、由弱到强、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且,总体而言,金融功能是由诸多不同等级、不同系列的具体功能组成的一个系统,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激发,共同作用于经济的不同层面。所以,金融功能无论是在发展阶段上,还是在等级划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体现着金融发展和金融发展决定因素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也就是金融功能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客观规律性。

(三)对“货币中性”理论的彻底否定

本文从新的角度证明了金融的重要性,即促进价值运动,而价值运动效率是决定经济绩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金融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促进价值运动是金融与生俱来的使命,金融通过促进价值运动效率来影响经济过程,这种作用即金融功能,通过历史回顾我们了解到金融功能存在一个由隐性到显形、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最终使金融成为经济过程中主要的价值运动形式,其对于经济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说明金融始终都在积极参与经济活动,或者说金融始终是具有直接经济意义的,进而说明“货币中性”理论自始至终都是不成立的。

(四)政策建议:大力建设、完善信用制度

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金融功能是金融的全部意义,应该从金融功能的角度研究金融问题,而金融问题的本质就是在约束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功能。我们已经建立了从“金融发展决定因素---金融效率---金融功能”这样一种逻辑关系,那么就应该从“金融发展决定因素”来探究解决之道。所有的“金融发展决定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金融效率,进而影响金融功能,然而一些因素是相对客观的、稳定的和变化缓慢的,例如,社会经济环境、货币形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因素,因其发展变化的客观性而人为影响相对有限。
信用制度是金融范畴得以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其重要性毋庸赘言。通过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我们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信用制度与金融发展的密切相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行为规则,信用制度是影响金融功能的因素中人为色彩最重的,因而是最易为人们所掌握和操作的。信用制度问题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对信用制度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其次便是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当然,信用制度因素也是具有客观性的,比较而言它的主观性强于其他“金融发展决定因素”,所以信用制度因素的效果一定是显著的、直接的和相对迅速的。尤其针对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而言 ,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点已是国内学者们的共识,笔者只是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再一次证明及呼吁。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6年版。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变迁》,《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4.曾康霖:《金融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禹钟华:《对货币职能及本质的再探讨》,《经济评论》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