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成长的金融支持:国际比较和借鉴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6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
融资支持比较借鉴
在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综观世界经济史,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化国家的经济史,创新的经济部门特别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异军突起,往往成为国家经济复苏、振兴乃至称霸世界的强大动力。美国“新经济”支持了这一观点。技术创新、高新产业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诸多因素中的核心。而金融支持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没有资本大量的投入和积累,没有融资制度的支持,技术的创新和由此带来的生产组织的彻底变革都难以实现,也就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无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高科技产业成长的融资要求
(一)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特点
高技术产业,指应用高技术而形成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欧美称之为研究与开发(R&D)密集型产业或高技术产业;日本多称知识密集型产业;韩国则称为尖端技术产业。各国对于高技术产业虽称谓不同,但基本上均认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明显高于或数倍于其他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具有三方面的独特性:
一是高技术产业成长具有联动性。每一项高技术都是相关技术综合的结果。只有相关技术都获得突破,整体的高技术实际运用才有可能。因此,某个高技术产业成长可以带动相关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同时,相关高技术产业成长也会拉动该高技术产业成长。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使高技术产业在空间配置上容易形成群集,某几种主要高技术产业周围可能要聚集着众多的相关或辅助性高技术产业,如美国硅谷成功地实现了信息产业群效应。这种群集现象是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推动其成长的原因。
二是高技术产业成长存在着内在运行环节上的耦合性。高技术产业内在基本运行程式表现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每一个这样的高技术产业化循环过程,都会推动高技术产业成长发生一次质的跃迁,形成一次产业升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环节代表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价值,技术的先进与否由这两个环节决定,中间试验与产品形成代表了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价值或产业价值,决定了从技术到产品转变的可行性,而规模化生产或批量生产则代表了产业的市场价值,决定了产业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即需求量。每一个产业化循环内的各个环节之间是存在耦合性的,如果两个环节之间耦合不好,将导致整个循环运行中断。由此可见,高技术产业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各个环节严格匹配。高技术产业内在环节耦合性的要求,决定了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艰难和风险。
三是高技术产业成长具有加速性。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即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多年的总和还要多。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加速化正是吸引众多创业者追求的魅力所在。
(二)高技术产业的融资需求特点
1、高技术产业融资需求规模较大
这主要因为,一是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初始环节,研究和开发需要团队协同作战和技术联盟,单打独斗式的研发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这就对融资规模提出了最低要求;二是高技术产业的成长依赖于各个环节的严格耦合,只有每个环节均得到适度规模的融资,才可能完成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各个阶段的融资要求规模不同,一般而言,研究阶段、产业化阶段和规模化阶段的融资规模比例大致为1:10:100,高技术产业成长过程中各阶段融资规模表现出递增性,后续环节的融资规模要求更大。
2、高技术产业融资风险和收益均较大
高技术产业融资的高风险缘于较强的不确定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研发阶段,存在着技术的不确定性;由技术向新产品转化阶段存在着新产品的不确定性;新产品市场化阶段则存在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这些构成了高技术产业成长过程融资的高风险。但同时,由于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与其它生产要素相比,具有报酬递增的特性。当一次规模投资获得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成功后,规模化阶段生产则呈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即生产的产品越多,产品平均成本越低,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向下的特征。正是高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高收益性,高收益与高风险相伴而生。总之,这种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有特别的机制为技术进步配置资金,尤其是对独立创业、不能依靠从已有或集团内部取得资金的企业家,更需要利用金融制度的有关安排。
3、高技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阶段性
高技术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融资规模和方式的要求也不同。高技术产业成长微观地体现为高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种子阶段、创建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在种子阶段,融资对象仅有产品构想,需要筹集资金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以形成雏形的样品,推出比较完整的生产方案,面临着技术和产品开发风险。为此,这一高新技术的萌芽阶段资金多以国家拨款投入科研经费为主。创建阶段是从样品到现实产品实现飞跃的重要阶段,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着手创立企业进行生产,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功能和设计等,需要大量融资购买生产设备以及开拓销售管道等,面临市场风险。风险投资成为主要投入方式,风险投资介入后,企业的资金和风险承担能力有增强,部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熟悉的商业银行会贷款介入。成长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有待开发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进行市场开发,扩大生产规模,扩大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在这一阶段企业经营业绩得到肯定,但面临经营管理风险。融资以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为主。在成熟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有了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融资能力较强,银行贷款、股票市场上市融资,以及发行公司债券均是可选方案。
二、高技术产业成长融资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高技术产业的融资模式分析
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通常以基础研究为驱动,遵循了“基础研究+自主开发”自主式顺向开发的模式。即依靠雄厚的国力,对基础研究投入大量资金,创造或发现新知识,并且积极把这些新知识被应用到开发新的产品和制造方法,形成大量技术创新。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对基础研究大力投资支持;二是大力组织应用技术的开发利用,重视重点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帮助高技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等方式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积极的市场支持。
下一篇:论世贸规则下的反商业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