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的分析
人民币升值将产生的不利影响 </P><P> ○将明显阻止我国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
○将影响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加大我国略有缓解的通货紧缩压力
○将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的就业难度
○进一步加大农民增收的困难
○使套汇投机的行为成为可能
缓解人民币升值内在压力的对策
○进一步提高和个人持汇量
○适当增加一些进口
○适当下调存款利率
○采取措施阻止"热钱"的进入 </P><P> 从中长期看,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P><P> 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问题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外界压力,又存在因外汇供大于求的内在压力。权衡利弊,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继续稳定是政策的现实选择。外界的压力,通过对原因的剖析,可以说不攻自破,但问题是内在的压力,必须通过寻求多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加以缓解。 </P><P> 面对内外的双重压力,人民币是升值还是继续保持稳定,必须依是否有利于我国国民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健康为准绳。 </P><P>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将是明显的 </P><P> 毋庸置疑,选择人民币升值不仅会消除来自国际社会的外界压力,而且有助于控制货币供应的较快增长,同时还将向世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将是明显的: </P><P> 一是将明显阻止我国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贸易出口不仅保持较快增长,而且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保持贸易出口的较快增长,对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引起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扬,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目前我国主要以极易替代的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一旦出口受阻,极易发生制造业的向国外转移。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国际贸易领域新的保护主义又不断抬头,美国、欧盟、日本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近一个时期以来纷纷采取诸如反倾销、技术标准等手段对我国出口商品设置贸易壁垒,此时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贸易出口更是雪上加霜。 </P><P> 二是将影响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迈上新台阶后,一直维持在400亿美元以上的水平,近两年增势更猛,2001年增长15.2%,2002年增长12.5%,今年上半年增长34.3%。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人民币升值,不仅会直接提高外商在华投资建厂、购置设备的成本,而且还会提高外商在华的人工成本,影响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P><P> 三是加大我国略有缓解的通货紧缩压力。近几年来我国的价格水平一直在低位运行,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1998年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0.8%,1999年下降1.4%,2000年上涨0.4%,2001年上涨0.7%,2002年又下降0.8%,今年上半年上涨0.6%,通货紧缩压力出现了缓解的苗头。如果人民币升值,我国贸易进口将还会进一步增加,影响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对略有缓解的通货紧缩又形成新的压力。 </P><P> 四是将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的就业难度。今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资源约1000万人,加上今年6月末国有企业下岗人员3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近800万人。此外,约2.5亿低技能劳动力也需要寻找就业岗位,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如果人民币升值,贸易出口受阻,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难度。 </P><P> 五是进一步加大农民增收的困难。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口占我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9年的6%,升至2002年的10%。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比去年同期增长64%,其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增长10.3%,动植物油脂增长135%,非食用原料增长59%,饮料和烟酒增长43.5%。如果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农产品价格下降,我国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价格相对提高,从而进一步加速农产品的进口,加大农民增收的困难。 </P><P> 六是使套汇投机的行为成为了可能。在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存在较高的预期情况下,国际套汇投机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据估计今年上半年大约有200多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这些投机资本套汇成为了可能,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国际套汇投机资本的继续进入,进而又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新的压力。 </P><P> 所谓"外界的压力"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P><P> 要把坚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落实到位,必须寻求多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努力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这样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才有稳固的基础。缓解外界的压力,重点是要论述清楚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三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P><P> 国际社会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第一个观点是人民币不应随美元贬值而贬值。 </P><P> 首先,尽管今年以来人民币随美元贬值而贬值,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关,但这一制度符合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这也是各国汇率体制演变的共同。与此同时,也不难预测,在这一制度下,随着美元汇率的回升趋稳,人民币汇率也将回升趋稳。 </P><P> 其次,与亚洲危机前相比,人民币兑日元目前仍是升值。1996年为1人民币兑换13.0836日元,2003年8月7日的汇价为1人民币兑换14.5144日元,升值将近10.94%。由此可见,当前人民币随美元相对一些主要货币的贬值,只是收窄了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并没有扭转人民币总体升值的态势。 </P><P> 最后,如果人民币不随美元贬值而贬值,将会给中国乃至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较多变数,增加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不仅不利于中国经济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不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不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这也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经验教训后,主张人民币不升值的一个主要原因。 </P><P> 国际社会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第二个观点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有目共睹。但认为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确实是过高地估计了中国的影响。事实上,我国经济规模和出口额在世界上的份额是很小的。2002年
(一) 人民币升值的外界压力 </P><P> 今年以来,国外掀起了一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浪潮。先是日本财长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那样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随后美国政府一些官员,包括财长斯诺、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尽管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P><P> 一是人民币不应随着美元贬值而贬值。随着美国经济持续走低,外贸逆差不断扩大,利率一降再降,以及大量资本的外逃,今年以来美元出现了急剧贬值的态势。从去年初至今,美元对欧元下跌了约30%,对日元下跌了约10%。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美元的贬值也表现为人民币以大体相同幅度的贬值。国际社会据此声称人民币不应随着美元贬值而贬值。 </P><P> 二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世界通货紧缩的压力明显加大。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回落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回落到2.3%和1.7%。今年以来,继续呈现回落甚至下降的态势。面对世界通货紧缩压力加大的形势,国际社会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出口大量廉价商品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求人民币升值。 </P><P> 三是中国商品出口的快速增长。随着包括出口退税在内的各种鼓励出口政策的落实,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加入WTO的积极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在世界经济和贸易缓慢增长下仍保持了较快增长。2000年我国出口增长27.8%,2001年增长6.8%,2002年增长22.4%。正是由于我国出口的较快增长,抢占了一些国家的市场,从而引起了一些国家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 </P><P>
(二)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 </P><P> 人民币是否存在着升值的内在压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市场上外汇的供求关系,外汇供大于求,汇率下跌,本币升值;供不应求,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P><P> 从供给看,当前我国的外汇供给十分充足。一是外贸持续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较快增长,提供了一部分外汇供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一直保持顺差的态势。从1990年到今年6月底,我国累计贸易顺差达2380 亿美元。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期累计达5911亿美元。 </P><P> 二是我国较高的利率水平,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吸引了一部分外汇的进入。针对近几年来世界经济的持续低速增长,为刺激需求,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取了降息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美国已连续13次降息,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为1.0%,日本官方利率仅为0.1%。而我国目前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达1.98%。加之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着人民币升值的较高预期,自然吸引了一些投机资本的进入。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了601亿美元,外贸顺差4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03亿美元,按此估计大约有200多亿美元的资金是针对套利和套汇而进入我国的,增加了我国外汇供给。 </P><P> 从需求看,尽管我国逐渐减少对外汇收支活动的行政干预,取消审批,放宽限制,允许所有企业保留一定限额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允许企业购汇还贷和对外投资,大幅度提高个人自费出国留学的银行供汇标准,安排银行大量购汇补充外汇资本金和营运资金等,但实际上对国内企业和个人用汇仍有较严格的限制。加上长期以来实行鼓励"多出口,少进口"的对外贸易政策,等等原因,我国国内对外汇的需求是十分有限的。 </P><P> 结果,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购买外汇。这一方面使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又要在部分领域和行业出现偏热的情况下仍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限制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空间,人民币存在着内在的升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