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TNT理论模型论中国如何走出金融危机困局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田永杰 时间:2013-03-22

  根据教科书上的分类粗略地将1~3的产业划分为最可贸易的,其他几类通常人为是不可贸易的,尤其是建筑业、服务业和国内运输业不容易贸易,但是我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把(1)排除,即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这是因为我国的农产品主要是粮食作物的价格保护以及国外对其农业的大量补贴和技术壁垒使得我国的农业的大部分农产品只能在国内销售,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将(1)划分为不可贸易部门比较合理。另外,由于通信科技和跨国的发展金融业项目变的易于进行国际贸易。
我们知道在一个时期的借款需要在以后的时期偿还,同理一个时期的贷款也必须在以后一定的时期内收回,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国家巨大的贸易顺差必须在日后的通过未来的贸易逆差来平衡,现在我们能得到一个关键结论就是从向外贷款到收回的转换要求国内的生产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显而易见我国的生产即收入大大超过我们的消费,并且国内居民(包括政府)通过向国外贷款维持这种模式,图1的B点就说明这种情况,但是这种情况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迫使发生改变,从贸易顺差到收支平衡的转变必须要求本国吸收的增加即消费的增加,从图1中OC线上的A点向E点转移,出现这种情况必须是经济中的对可贸易商品的需求下降对不可贸易商品的需求上升,在可贸易生产部门的工人——比如说外贸企业的工人由于国外对其需求的下降开始失去工作,这些工人现在必须在调节这种平衡的不可贸易的生产部门寻找工作,尽管国外的需求下降,但是不可贸易的生产部门仍在扩张,因为它们能够为这种转变提供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根据国外经验证实,这个调整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我们可以看到,面向海外的制造业的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大量失业而使我国的失业严重以及就业形势严峻,这些工人需要时间重新训练以适合新的工作,同时这种经济重新调整要求对劳动力进行新的地域配置,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并引发显著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为了减轻经济调整的这种痛苦过程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有利于这种结构调整的措施,例如如何解决新岗位所在处的搬迁费用,不可贸易生产部门的工资黏性,关于新工作的和新工作地的信息传播问题等,具体实际的微观措施就是:
  一是提高公共部门的资源利用率的政策,包括公共投资的合理化,国有企业的重整和一些私人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公有化来吸收劳动力。
  二是改善经济激励结构措施,如贸易保护主义,具体就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提高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作物的保护价格。这个措施比直接向农民发放消费券更有利,因为这样可以让市场发挥作用转移支付增加农民收入,避免一些直接补贴的制度成本。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消费来扩大农村的需求,这样可以吸收由于制造业外需下降导致的农民工,使其留在自己的家乡进行农业生产,国家始终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必须通过企业税收减免鼓励化肥、农药这些工业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国家对电力生产向农业的补贴,因为据调查,农民增收难主要是因为农业资料的价格昂贵使得农业成本高。
  三是强化对关于调整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的经济和政府机构,如税收机构以及劳动局,以加强资源流动,促进劳动力和资本向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部门转移,这些政策必须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2]秦晓,凌晓东.经济全球化:目标、途径和我们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价,2002(7).
  [3]陈涛涛.培养核心竞争力受益于全球化的关键[J].国际经济合作,2002(5).
  [4]蔡芝芳.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中国家[J].兰州学刊,2002(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