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洪文 时间:2010-08-18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的动力源泉。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趣味的物理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二、与实际现象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演示喷泉实验,学生即感到新奇,又感到惊讶。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三、利用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四、利用物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如杨振宁获挪贝尔物理学奖,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作鸡蛋煮了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家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牛顿实验时把表当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五、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不同梯度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快乐,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