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校本教材开发与利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贺芸 时间:2010-08-18
  【摘 要】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提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中学校课程则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本文针对美术学科校本教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美术 校本教材 开发 利用
  
  我国学者在论及基础教育改革与的世纪走向时,鲜明的提出“走向校本”,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校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我校本着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个性、提高学习兴趣;体现社会进步与发展,突出意识和特色。
  “让全体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发展审美素质和能力”是校本课程指导思想。从年龄特征和认识看,初中学生已经具备对一些较鲜明、强烈的美的形象的认知和感受能力,因而,发展学生更深刻、更敏锐的审美认识,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基础。
  二、学校的有利条件
  我校是一所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参与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我们有重视科研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一大批重理论、重实践的高素质的教科研骨干队伍。我校有许多在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借鉴,有优越的教学环境,有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建立的校本教研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最基层、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在校本教研中,我校重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明确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研组的职责和任务: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重要教育经验和信息;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新课程标准,研讨教材、教法、学法;组织教师相互观摩学习,交流教学经验;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科研等。为了有效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加强对教研组建设的管理。
  四、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理念新要求,每位教师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唯有不断学习,丰厚自我文化底蕴,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边探索,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不断地积累新知,提高技能,才能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   五、研究的内容
  第一,重要的地方性教材。学习目标包括:如何对待本地的宗教信仰、和地理、工艺美术、舞蹈和戏剧的体裁、地方语言和文化、生活在本地的著名人物的传记、地方法规和习俗以及发生在本地区的重大社会事件或事实等。广泛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及地方民族美术特色,开展各种形式美术研究活动,开发地方特色美术校本教材,探索新型美术课改之路。
  第二,按学生兴趣建设。学生是教科书的使用主体,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更多地以学生兴趣为主要出发点。现在的学生见识面比过去广,教师必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用心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辛苦才会有价值,才会得到回报。
  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漫画形象,绘制了奥运长卷,整个校园充满着气息,富有创造性。
  第三,按学校资源建设。开发校本课程要结合现实环境,利用已有资源为我所用。可以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美术资源,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遗产、环境艺术、景观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美术资源,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第四,按社会、校园热点建设。比如“2008奥运”、 “科技节”等社会热点事件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就近,我们要参与到校园热点事件中去,如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运动会”、“捐款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设计会标、设计美术字、场景记忆画、写生等,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真切事件,表现起来也会得心应手。经常让学生关注校园内外的热点大事,也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第五,充分开发学校资源。积极帮助学校开发利用校本有效资源,指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特色。广泛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将教学中的内容与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在学校开设了校园长廊,到处都有学生的作品。
  我们要拨亮心中的那盏灯,创造完美,打造理想的教育就要对校本研究进行感悟、反思,要以教师为主体,更新观念,树立新的观念为支撑点,加强读书学习,改变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地成为校本研究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再次,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时时处处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过程及效果进行反思、创新,通过互动、交流使研究得以提炼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