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教学平台在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发展与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郁舒 常小荣 时间:2010-08-16

摘  要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高等学校面临着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技术来改进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内容:①国内外网络教育状况;②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③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影响;④普通高校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结果:普通高等学校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可以改变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教学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①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②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③利用网络教育可以搞好课程的引进及课件的开发;④利用网络教育可以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水平;利用网络教育搞好“课程整合”;⑤利用网络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技能培训。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高等学校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远程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给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每个高等学校都面临着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改进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一普遍问题。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改变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教学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的现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网络教育发展状况
    ⑴ 国外网络教育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半工半读或在职学习的方式,他们中的许多人工作不定时,经常外出。而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满足了这些人的学习要求。特别是因特网和多媒体两大技术的结合使满足网络教育的需求成为可能。而政府也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利用因特网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和单向式预录视频教学等技术,积极推进网络教育的发展。现有三百五十多所大学和学院提供函授和因特网教育的远程学习学位,基本覆盖了美国高校的所有专业和学科。目前美国通过网络教学获得高等教育学位的学生大约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的8% 。而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02 年美国接受网络高等教育的人数将达到223 万人。
    英国也是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国家,而且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大学正积极开拓的教育市场,它们提供的信息技术硕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使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方式获得学位。网络教学已成为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OECD的研究,1995 ~2004 年,全世界网络教学的市场规模将以45 %的增幅扩大。因此他们不仅在本国积极开展网络教学,而且正准备通过互联网占领更多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份额【1】。
     ⑵ 国内网络教育的发展概况: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网络教育。国务院1999 年1 月转发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2010 年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建立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此,国家对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建成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并开展地区性区域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随着清华大学等38 所试点大学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也逐步成为一个倍受人们关注的领域。目前我国各试点学校初步摸索出一套网上办学的模式,开发出一批网上课程和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校内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与校外远程教学同时进行并相互融合的开放式办学格局。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教育问题同样正处于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关注全民教育现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模式,普及高等教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发展,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快速增长,但相对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匮乏的教育资源,能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偏低,怎样提供更多的机会,普及高等教育也就迫在眉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尝试利用互联网开放、自由、无时空限制等特点,通过网络进行教育,逐步实现远程教育的普及。我国从1994 年开始酝酿实行远程教育,1998 年批准4 所高校开展远程学历教育试点,短短的几年时间,高校远程教育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已有68所,全国各地已建成学习中心2,000 多个,在册学生高达200 多万人。教育范围涵盖普通专科、专科起点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第二学位、非学历培训等各个层次,上百个专业。网络教育蓬勃发展,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果。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任务和“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的16字指导方针。1999年8月,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2000年,教育部相继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北方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25所高校具有开展网络教育的资格。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华东师范大学、石油大学、厦门大学等14所院校参与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至此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增为45所。2002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2所院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同时,颁发了《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试行),以规范各院校的办学行为,确保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截至2004年,参与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已达68所【2-5】。
    2  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由于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利用传媒与通信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主要有开路电视远程教育系统、Internet教育系统、以卫星传输为主、互联网传输为辅的教育系统,双向HFC 有线电视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
     ⑴ 基于传统电视的远程教育系统
利用卫星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无线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各类教育教学节目和社会教学节目,学生则在各教学点或家里利用电视机收看。
    ⑵ 基于Internet 的远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的交互方式、迅速的反馈交流,正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关注的热点。在Internet 上,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传输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它适应于异步讲授,个别化学习。
    ⑶ 基于电视与机相结合的远程教育模式
    通过有线或开路电视系统学生可以直接获得比因特网上传输质量高得多的视频和音频信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教学课件的浏览与学习,通过邮件可传送作业或答疑;或者利用卫星电视系统传输制作好的CAI课件,使学生通过卫星下载有关IP课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自主学习。
    ⑷ 基于双向传输的HFC 有线电视网络
    用光纤和同轴电缆结合而成的HFC ( HybridFiber Coax) ,这种融数模传输为一体,集光电功能为一身的网络结构,不仅使多频道的广播电视传输质量大大提高,更主要的是形成一个性能优良、双向传输、多功能开发的网络平台。它充分利用MPEG2视音频编码压缩技术、DVB2C 数字广播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视频、音频和数据服务,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时转播、实时交互与课堂交流。
    ⑸ 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多媒体实时通信方式,使异地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成为可能,可以使处于不同地区的多个用户之间,利用先进的硬件技术来完成对视频与音频信号的压缩/ 解压缩处理,进而通过多媒体网络相互实时地传送声音、图像、文件等信息,使用户更方便、更大限度地共享各类信息【6-10】。
    3  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影响
     ⑴ 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什么是网络教学,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大信息量的教学内容需求,虽然各校纷纷建立多媒体教室,但是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当今,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21世纪教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教学模式改革所必须的技术支持手段,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就是网络教学。从广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不管哪种定义,网络教学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它的教学活动组织要在传统的课堂、网络等方面同时展开。网络教育的发展其意义在于能够打破封闭的教育环境,进而建立一种开放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它改变了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交互式的双向活动。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的解说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摆脱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要渠道接受知识的模式,学生可以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取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突破传统教育空间的限制,在异地接受知识的传授,而不受区域和时间的限制。随着信息量的增大,学生的视野也在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逐渐地改变,使学生的地位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向自主化和个性化发展【11】。
    ⑵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使教学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网络教学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新型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因此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将网络资源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现。网络教育使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式演绎的讲解,转化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构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改变过去一直困扰着许多高校的教学媒体“滞后”的问题,以替代过去那种教材陈旧、方式保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教学手段。但是网络又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师直接的积极作用。因此,网络只是新型学习生态环境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只能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而不能成为的全部。高校开展网络教学,需要建设一个支持网络教学的教学环境,并且在此环境中能实施教学活动。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完成如下任务:平台建设、资源建设、服务支持。可以说,平台、资源与服务构成了高校开展网络教学的三要素:平台是前提,没有网络教学平台就没有网络教学,平台是体现网络教学特色的重要依靠;资源是基础,没有资源的网络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服务是保障,只有人的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才能真正保证网络教学的成功【12】。
    4  普通高校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和远程教育信息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要求,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加快校园网络以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步伐,而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现有条件积极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需要认真探讨和不断实践。
    ⑴ 规划、合理布局、抓好基础建设:     
    搞好网络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的基础建设首先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完善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多媒体教室和CAI 实验室、课件开发制作室和多媒体网络室。建立远程教学教室,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点教学,并逐步实现大学生公寓连通校园网络,使学生在宿舍通过网络接受教育和学习,为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搞好软件基础建设,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远程教育课件开发平台,发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基于网络的助教型、助学型教育教学资源库,以满足教师借助网络备课、上课和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活动的需要。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基础,丰富的资源和方便的资源获取方式也是网络教学最具特色的特点之一。资源根据其粒度与构成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资源、集成单元和课件。基础资源包括网络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库、视频库、学科基本符号和学科基本图形库等。集成单元包括教学单元库、案例库、试题库、常见问题库、名词术语库、资料库、网址库和共享软件库等。课件有网络课件、视频流课件、图书、电子讲稿和光盘课件等几种形式。网络教学资源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而制作和组织的数字化教学材料,它包括网络上所有可能对教学活动有帮助的信息资源,强调多种媒体形式的有机呈现,但不一定在每一个局部强调多媒体形式,资源允许有类似 .ppt、.pdf、.doc 等形式的内容单独存在。资源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其实用性和用于教学过程的贴切性,而不是其外在形式,这样的评价标准赋予网络教学资源更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允许非专业人员直接参与;容易实现较快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允许实现随时的内容更新。
    网络教学服务:是指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服务,它既包括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教学指导服务,也包括IT技术人员提供的系统运行服务、工具使用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可以形象地比喻,硬件平台是“路”,软件平台是“车”,教学资源是“货”,IT 技术人员的服务是“开车”,教师的指导是为了“用好货”。实际上,“用好货”才是网络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在网络教学的硬环境(包括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教学资源)逐步具备的同时,强调软环境(包括IT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服务规范建设以及教师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指导方法与指导内容等)的建设与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甚至可以说,不是平台和资源的质量,而是网络教学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网络教学是否能够成功【13-16】。
    ⑵ 利用网络教育搞好课程的引进及课件的开发
    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等问题,因此教学、科研水平与重点院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普通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在一些通用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上采取向其他院校乃至国外高校购买或协作开发,甚至直接选课等办法,使普通高等院校既能使用国内外一流高校开发的网络课件,让学生享受到国内外一流高校、一流教授的教育,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又可以促进本校教师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办学实力的增强。另外,可以使有限资金用于开发本校重点课程、重点教师的网络课程上,发挥优秀教师的最大潜能,这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发展模式。网络的出现使知识的耗散与更新周期变得更加迅速,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与自我完善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打破旧的知识框架,构造新的培养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普通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让教师亲身体会到奇妙、丰富多彩的网络,引起对网络的强烈好奇心和兴趣。要创造一个网络应用的气氛,使教师真正认识到网络教育对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自觉地将网络作为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自主开发CAI教学课件,促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17-19】。
    ⑶ 利用网络教育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网络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材料在网上发布,而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由于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空间上的分离,这种沟通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作业、、图书馆、笔记记录等,都应该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好的支持。所有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关键教学环节的支持,都需要一些专用的工具来支持,而现有Internet技术并没有提供这些工具,因此需要进行工具开发。此外网上交互式的程序设计,是一般非机专业教师所难以做到的,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网上的教学支持平台,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屏蔽程序设计的复杂性,使得教师能够集中精力于教学,也使得网上教学从简单的教学信息发布变成一个充满交互与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20-22】。
    ⑷ 利用网络教育搞好“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网络教育的应用,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改革的空间和技术支持。利用网络教育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课程结构优化、重组的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又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在网络教育中,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还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容量大、转换快的特点,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23-25】。
    ⑸ 利用网络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技能培训
    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第一课堂”的教学,同时需要“第二课堂”的支持、配合,需要校园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的改善。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教育电视台共同实施的基于卫星视频系统为主的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计划,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卫星电视VBI 和IP 广播系统,结合地面INTERNET 和学校局域网,通过卫星视频转播系统发送,及时将世界各大公司推出的最新信息技术和实用技术制作成课件,使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最新的知识。在当今社会强调专业技术、强调动手能力、强调技能培养的情况下,通过技能培训,使大学生掌握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网络教育既充满机遇,又富于挑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 的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将借助于网络教学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因此,高等院校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要在发展网络教育方面增强紧迫感,借助网络教育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26】。
    参考
[1] Jonassen D H,Objectivism versus constructivism: Do we need a new philosophical paradigm? ETR&D, 1991,39(3), 5-14,
[2] 孙莱祥,张晓鹏. 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 . 中国高等教育,2001 (1) :36 - 38.
[3 ] 吴利生,简靖森, 李艳萍.关于地方重点高校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1 (1) :55 - 56.
[4 ] 朱秀昌, 刘 峰. 会议电视系统及应用技术[M]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
[5 ] 葛晓春. 基于Internet 的远程学习模式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 ] . 中国电化教育,2001 (11) :56 -58.
[6] 卞步喜,王左辉.多媒体网络教学初探[J].合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9-42
[7] 王健.我国网络教育现状、技术与发展对策探讨[J].闽江学院学报2002,(23)16-20
[8] 朱安安.高校网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3,(3).54-56
    [9] 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概况[J].开放教育研究,2001,(4).12-16
    [10] 宁彦锋 ,姜美玲.网络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1,(24).3-5
    [11] 勾学荣.网络教育第2讲 现状和关键技术[J].中国数据通信,2001,(2).58-64
    [12] 刘润红.挑战传统网络教育瓶颈——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的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3,(4)71-73
    [13] 马红亮.对网络课程建设中若干概念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3,(2).21-24
    [14] 李航.对网络教学的分析和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9-13
    [15] 柯有香,晏志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网络教师培训及其展望[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4).47-54
    [16] 郑群.网络教育中教学课件设计的目标和要求[J].信息化建设,2003,(9).42-43
    [17] 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中国电化教育,2001,(8)60-63
[18] 郑勤华,陈丽,李爽.关于远程教育资源标准及资源库设计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2,(6).31-34
    [19] 曹伟,罗念龙,蒋东兴,夏春和.网络教学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9)239-241.
    [20] 黄荣怀,曾兰芳,余冠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9).13-16
    [21] 聂慧,杨辉华.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165-168
    [22] 赵蓓蓓.如何发挥校园网教学功能[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56-58
    [23] 杨奕琦.论网络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校园网建设及教学应用[J].政法学刊,2002,(1).91-93
    [24] 李建强,郑广天,翟儒,李斌.高等院校房产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设计与实施[J].北方大学学报,2003,(2).101-104
    [25] 任向红.论网络教学的教与学[J].甘肃科技,2003,(8).128-129
    [26] 王左辉,于红光.网络课件中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科学版),2003,(6)12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