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6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如果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夯实工作基础,增强工作后劲,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这对于我们切实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
近年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高校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运行正常。但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
首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趋于泛化,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工作上的创新。
其次,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人格,都要经过大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本领与品德。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再次,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各种思想问题。由于个人的思想品质、个性、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的不同,导致工作中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一刀切”的做法往往超出有些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强调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将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对的是一批批个性鲜明、思想前卫、色彩斑斓的大学生群体,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
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素质应当是大学生各种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中心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青年学生,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成才指导。
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大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生活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 三、高校学生思想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措施
党中央提出的观是推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指导方针。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开创新的局面,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理清工作方针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教育工作模式,紧密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学生成长需求。
1、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方针,首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应当摒弃过去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而采取空洞冗长的说教式、灌输式方法。重视学生在思想工作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这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要在贴近学生实际、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找准教育引导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方针,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实现,必须将作用于大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大学生的内部压力。要完成这种转化,不仅要依靠教育者的努力,还要依靠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教育。按照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措施都要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需要,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在发挥好学校教育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动地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3、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方针,要满怀关爱与责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对学生更多地倾注关爱和支持,倾注理解和尊重,从以往的消极防范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上来,积极帮助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切实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往、健康生活等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做到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把及时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变成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工作。
4、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方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应当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方式,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将教师的言传口授与学生的能动思考有机结合,贴近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让真理为大学生从乐闻到信服。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校园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参与中获得自我提升。要把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学为中心统一起来,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服务,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这是积极应对挑战,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 以学生为本创造性开展思想教育[N].教育报,2007-06-15.
[3] 夏简英:思想政治工作要讲些人情味[J].上海精神文明,1999(7).
上一篇:创业型大学及创业生态系统初探
下一篇: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政策效果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