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在校生网络成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关键词:在校生 成瘾 现状调查
论文摘要:目的:调查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在校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以改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状,营造优质的网络环境。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300名在校生网络使用者进行调查,分析在校生网络成瘾现状(包括性别分布、网龄、上网年限、上网目的及地点)和原因,整个调查过程均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结果:300名被调查者中网络成瘾者占7.33%,不同性别的网络成瘾构成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1,P<0.0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每周上网时间长短与网络成瘾的发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9,P<0.05);不同上网目的网络成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4,P<0.01)。结论: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在校生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应加强学院的监督管理工作,清理校园网络垃圾,同时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网络,营造健康的大学生网络环境。
网络成瘾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不良的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人数约6 800万,其中18~35岁者占66.6%,大专以上学历者占55.2%[2]。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大学生快速成长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3,4]。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作为一所建校时间不长的医学类独立学院,近年来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多,学生中因上网导致旷课,乃至休学、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在校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展开调查,为学院的提供相关的、可靠的基础材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4个年级(2004~2007届)在校生,每年级随机抽取50~80人,共计3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53例,女生147例,年龄17~25岁。
1.2 方法 根据美国Kimberly S.Young教授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300名在校生进行网络成瘾的评定,评价内容包括耐受症状、戒断症状、对上网节制失败、为上网甘愿冒险、隐瞒上网的程度、逃避问题及不良感受、上网行为失控及渴望使用网络等8个方面,符合其中5条及以上者则被认为对网络成瘾。分析在校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包括性别分布、上网年限、上网目的、地点)和原因,整个调查过程均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网络成瘾现状
2.1.1 网络成瘾的性别比较 在300名被调查者中,网络成瘾者共22人(7.33%),其中男生19人(12.42%),女生3人(2.04%),男生网络成瘾构成比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1,P<0.05)。
2.1.2 上网时间的比较 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h,而非成瘾者仅为4.9 h;91%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1年内出现症状的,300名被调查者中网龄在1年以上占91%。经检验每周不同上网时间网络成瘾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9,P<0.05),网络成瘾者每周上网超过10 h者占29.63%(表1)。男生上网不同年限的网络成瘾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08,P<0.05)(表2)。
2.1.3 上网目的及地点 在被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上网目的以上网查资料、聊天交友和玩游戏为主,其中上网聊天交友的72人(24.00%),玩游戏69人(23.00%),听、看电影57人(19.00%),查阅资料96人(32.00%),其它6人(2.00%)。在被调查的22名网络成瘾者中20人(90.91%)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大学生不同上网目的网络成瘾构成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38,P<0.05)。300名被调查者上网以网吧和自己家为主,180人(60.00%)在网吧,114人(38.00%)在家,6人(2.00%)在学校。
2.2 成瘾原因2.2.1 网络的吸引 网络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依次是丰富的内容208人(69.33%),刺激的文章、电影和图片149人(49. 67%),随意的聊天132人(44.00%),自由平等的世界105人(35.00%),精彩的游戏79人(26.33%)。
2.2.2 影响网络成瘾的外部因素 对调查问卷中“你觉的影响一个人网络成瘾的主要外部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回答依次是:社会环境181人(60.33%),人际关系121人(40.33%),家庭因素69人(23.00%),学校51人(17.00%)。
2.2.3 自身因素 对调查问卷中“你觉得影响一个人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回答依次是:兴趣的驱使173人(57.67%),自卑、孤寂、厌世的心态132人(44. 00%),性格的内向123人(41.00%),接纳的需要79人(26.33)%,挫折的经历81人(27.00%)。说明兴趣的驱使是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可的网络成瘾的最主要自身原因。
2.3 网络成瘾的危害 本次调查显示,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主要危害依次是:浪费大量金钱207人(69.00%),影响学业与前途205人(68.33%),影响正常生活169人(56.33%),影响身心健康162人(54.00%),影响社交活动73人(24.33%),违反学校纪律60人(20.00%)。
2.4 网络成瘾的对策 在本次调查中,让被试同学提出对网络成瘾对策的建议,234人(78.00%)认为应加强网络的监管,168人(56.00%)认为应引导网络的使用,120人(40.00%)认为应开展网络教育,93人(31. 00%)认为应清理网络垃圾, 33人(11.00%)认为应该加强人际交流。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在校生的网络成瘾者占7.33%,其中男生人数约为女生的6倍。有网络成瘾者平均网龄较长,且每次上网时间都多于无网络成瘾问题的正常上网者,男生的上网年限与网络成瘾发生的可能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300名被调查者中首选上网地点为网吧的占60%,家占38%,学校仅占2%,其原因可能是网吧私秘性好,上网行为不会受到别人的监视;可以逃离家长、老师的视线,无节制地上网;甚至有些网吧根本没有对色情、暴力的站点进行屏蔽,而大学生多数已间接脱离家庭(住校),无法长期在家中上网,受社会、家长及老师的约束和监督教少,空闲时间多,因此大学生往往成为网吧的主力军。
本次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主要选择的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娱乐性较强的功能,与报道一致[5,6]。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网络的吸引。由于进入网络空间就如进入了一个浩如烟海的信息、知识、娱乐的数字化迷宫,使自我控制力差,尤其是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极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空间而不能自拔。同时社会和自身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7]。网络成瘾防治对策:(1)加强上网场所的监管,净化上网环境,规范网络行为。(2)积极教育广大学生充分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控制大学生上网的频率和一次上网的时间,同时应关注大学生上网的目的。(3)加强学院网站建设,使之成为学院思想工作的主阵地。(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学院应在外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内部的造血功能,努力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以社团为“点”,带动学生的“面”,培养大学生的广泛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现实交往的快乐。同时,开展竞赛、讲座等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尽量发掘校园生活中的各种乐趣,让大学生脱离机器的束缚,不再被困网络其中。
文献:
[1] 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283.
[2] 吴 宇.中国离新有多远[J].新经济导刊,2004,(1):15-18.
[3] 李 林.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1):82-84.
[4] Wallace P.互联网心[M].北京:中国轻出版社,2002.66-68.
[5] 魏俊彪.河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5):312-313.
[6] 谢 雯,李晓驷,沈怡芳.中学生网络有害使用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J].中国青少年研究杂志,2005,12(3):174-176.
[7] 王 宇.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教文汇,2006,3(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