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科大学《钢琴即兴伴奏课》探讨
论文摘要:工科大学中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钢琴即兴伴奏又是器乐实践的主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探讨了工科大学开设这门学科的实施办法,以此使音乐艺术更好的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为打造全面的高素质的工科大学生服务。
我国目前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一方面学校确定了培养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方针,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却严重滞后而影响人的全面成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少有识之士认为,音乐艺术教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体验,也是实现人类自身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和净化人的灵魂,和谐发展人的身心,升华人的精神境界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科大学开设艺术选修课,是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涵,而且从理念上突出了教育创新、感情熏陶的特点。钢琴即兴伴奏就是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进一步探讨该课程的实施途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很有必要。
所谓钢琴即兴伴奏,是在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快速而准确地弹奏出与之相适应的包括和声与织体的伴奏声部,好的即兴伴奏能起到对歌曲的补充和衬托作用。伴奏是歌曲演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兴”则是其表现手法的重要特征,它明显地表现出“三快”——脑快、手快、眼快的特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快”,大脑在钢琴伴奏时一定要做到清晰,不允许有丝毫的错误出现;“眼快”则是眼睛看谱的速度要快,眼睛要往前看,这样演奏部分才能连贯;“手快”是脑子所反映出的信息,手相应弹奏出来,这就要求演奏者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在工科大学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师资和设备
钢琴即兴伴奏课是一门综合运用键盘知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的学科,要求任课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钢琴演奏基础、系统的乐理和声知识、对歌曲的即兴伴奏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因为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质和艺术修养,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编写或选择适当的教材;并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
教学设备是能够顺利开设这门学科的根本保证。要求工科大学要配备固定的音乐教室或数码钢琴教室,并提供学生练习的琴房,教室和琴房数量的多少要根据选课学生的数量和学校的条件来定,有了这样的条件,才能满足教师上课和学生课后练琴。钢琴即兴伴奏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除了上课接受教师的训练外,学生还必须在课后花时间消化课堂知识,因此,教学设备必不可少。
二、教学形式和内容
工科大学在开设此课程前,要对有选修本课程意愿的学生进行考核,有一定钢琴弹奏(或伴奏)基础的学生才能被录取。为什么要这样?我们知道,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要有一定的钢琴弹奏基础。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正确的弹奏方法,良好的音阶、琶音、和弦、八度技术,以及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等等,均是弹好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提。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提高和完善。目前,许多工科大学招收的艺术特长生中,钢琴特招生人数较多,这些学生的钢琴水平大多过了国家认可的业余八级以上,另外,非特招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过系统的钢琴学习,他们都有一定的钢琴弹奏基础,所以生源应该没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选课前考核情况和选课人数,按照学生的基础进行分班,这样便于因材施教。
经过分析,钢琴基础较好的和相对较差的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是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训练不够规范,还缺乏乐理、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问题是虽然有较好的弹奏基础,或者说具备了演奏高难度乐曲的能力,然而对一首简单的歌曲却一筹莫展,不能即兴地配弹,缺乏把技巧应用到伴奏中的能力。基于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认为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教学应根据学生原有基础的不同,分别确定教学的内容。
1、对于钢琴弹奏和即兴伴奏基础较差学生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基本功训练的内容。(1)介绍弹奏即兴伴奏的基本步骤。即分析歌曲的体裁与内容,判断乐曲的调式、调性与风格特点,确定乐曲的曲式结构,为歌曲配置和弦,设计音型织体及前奏、间奏与后奏。(2)结合伴奏手法提高钢琴弹奏的技巧。其中包括:音阶、和弦、八度等技巧类型转化为简单的伴奏音型来练习弹奏,可从简单的原谱伴奏中选段落或由指导教师自己编写。对各种技巧所转化的音型的特点、弹奏指法和动作要讲解、示范清楚,并把这种音型技巧在伴奏中的作用明确归纳,以便于学以致用。(3)分类介绍基本的常用伴奏音型。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归纳介绍:一是不同的节拍的常用节奏音型;二是不同体裁歌曲的伴奏音型选配。(4)讲解键盘和声知识及为歌曲配置和弦的原则与方法。(5)培养自弹自唱的能力。运用伴奏手法为歌曲伴奏的同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对于钢琴弹奏和即兴伴奏基础较好的学生,为使其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伴奏手法更丰富多彩、讲究风格和效果,解决他们在即兴伴奏方面存在的不足,必须增加一些更专业化的知识内容。具体包括: (1)在和声手法上可增加副属和弦使用和色彩性的交替大小调和弦等。(2)在伴奏上把各种音型加以展开和综合运用。如在一首歌曲的不同段落因其情绪风格或内容上的变化运用对比伴奏音型,并注重音型的选择、搭配、变化与承接的合理。(3)可以适量布置练习教参中较好的伴奏谱例让学生练习,借鉴其精彩的伴奏手法。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明确即兴伴奏的要求:能熟练地弹奏常用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的连接,并能快速的移调,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把一首编配好的歌曲在几个调上反复的练习,目的是为了适应演唱者不能以原调歌唱时升或降调的需要。另外还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Ⅰ—Ⅳ—Ⅴ—Ⅰ和声功能序进,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为歌曲即兴伴奏,较好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较好地完成伴奏任务。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结合教材对他们进行各项内容的练习。将教材中的歌曲按不同体裁分类。如进行曲:《国歌》;抒情性歌曲:《送别》;舞蹈性歌曲:《西班牙女郎》;颂歌性歌曲:《歌唱祖国》;少儿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等。将几种不同体裁的歌曲仔细分析,编配适当的和弦和伴奏音型,伴奏编配要力求简单明快。之后要作出准确示范,讲解弹奏技巧,并对练习方法和步骤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便可以此为范,举一反三运用到同一体裁的不同歌曲中。这种训练最初可能有些机械,硬搬硬套,熟练应用后就可以灵活掌握,有所变化,和声手法及音型也就丰富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明确即兴伴奏的要求:能熟练地弹奏常用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的连接,并能快速的移调,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把一首编配好的歌曲在几个调上反复的练习,目的是为了适应演唱者不能以原调歌唱时升或降调的需要。另外还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Ⅰ—Ⅳ—Ⅴ—Ⅰ和声功能序进,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为歌曲即兴伴奏,较好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较好地完成伴奏任务。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结合教材对他们进行各项内容的练习。将教材中的歌曲按不同体裁分类。如进行曲:《国歌》;抒情性歌曲:《送别》;性歌曲:《西班牙女郎》;颂歌性歌曲:《歌唱祖国》;少儿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等。将几种不同体裁的歌曲仔细分析,编配适当的和弦和伴奏音型,伴奏编配要力求简单明快。之后要作出准确示范,讲解弹奏技巧,并对练习方法和步骤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便可以此为范,举一反三运用到同一体裁的不同歌曲中。这种训练最初可能有些,硬搬硬套,熟练应用后就可以灵活掌握,有所变化,和声手法及音型也就丰富了。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应满足于达到基本功考核标准,而应在此基础上将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达到比较严谨、规范、丰满的层次。在技巧方面,除能熟练地弹奏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的连接,并能快速的移调外,还应学会分析钢琴正谱伴奏,借助练习钢琴作品如舒曼、莫扎特、门德尔松、肖邦等作曲家的作品,提高他们钢琴即兴伴奏技巧。
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表现手法精湛,感染力极强,有时伴奏部分的地位相当重要。例如:《故乡》(张帆词,陆华柏曲)这首歌的伴奏写的很有感染力,第二部分的伴奏一出来,让听者内心为之悲愤,情绪一下就被感染了,让人感受到伴奏的魅力所在。要多分析正谱伴奏,借鉴其中规范的创作成果,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手法,对于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多学习一些音型织体的类型,以达到段落间对比和风格性的伴奏效果。在前奏,间奏与后奏的设计方面,要讲究的起承转合,生动形象地为歌曲进行伴奏,烘托情绪。
当然,不管他们的键盘基础怎样,学习钢琴即兴伴奏都要有一定的和声理论基础,因为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的骨架。和声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歌曲演奏处理的合理性、性和完整性。在本课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基础和声的教学,又不能完全当和声课来上,它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和声基础知识。其实,学生们在以前的钢琴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吸收了许多这方面的东西,只是不系统而已,通过教学,让学生较系统地懂得和声基础知识,教会他们拿到一首歌曲时,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唱了解歌曲的调式调性、思想内容、风格、速度、结构等等,力求在弹奏前在头脑中预先构思完成和声的音响效果。有的学生拿到一首歌曲后不管调式调性,明明是A小调歌曲却按C大调选配和弦;明明是徵调式歌曲却按宫调式配弹等等,这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此外,钢琴即兴伴奏还要教会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歌曲分析是钢琴即兴伴奏配弹的依据。从音乐内容方面分析,熟知歌曲的表现力,从音乐结构方面分析,了解歌曲的曲式、和声、调性及体裁、形式等等,对歌曲整体和局部的准确的分析是弹好即兴伴奏的关键。根据分析结果正确选择伴奏织体是重要的步骤。钢琴这种乐器具有宽广的音域和变化细腻的力度层次,它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伴奏织体可谓千姿百态、多种多样,且每种伴奏织体都有它各自的表现特色。一首歌曲也可以包含多种音型的选择,选择时必须考虑某种音型是否与歌曲内容、情绪、风格、速度相适应。如节奏稳重、情绪激昂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可选用强有力的、织体丰厚的柱式音型;节奏明快、情绪活泼热烈、旋律富于跳跃的舞蹈性歌曲,可选用半分解式、全分解式或柱式的跳跃音型;情绪变化丰富细腻、富于诗情画意、旋律起伏较大的抒情性歌曲,则可用全分解、半分解或比较缓慢的柱式音型等。伴奏者在接触一首新歌时,必须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好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好适合歌曲思想内容、风格的伴奏音型。
较好的素质是歌曲(或乐曲)钢琴即兴伴奏的保障。钢琴即兴伴奏在表演时常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歌者跑调、节奏不稳、音响失控等等。这就要求伴奏者在心理上要有较强的反应能力,不能因临场出现的小纰漏而影响音乐的完整性。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应相互伴唱,要克服表演紧张情绪,平时就要多加强技术练习合作,多过台,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必不可少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提高,关键还是靠平时的积累,每一位伴奏者的成熟均来自于艺术实践的千锤百炼。
总之,钢琴即兴伴奏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学习研究课题,工科大学中开设这门选修课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和探讨。借鉴音乐院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经验,根据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弹奏能力和能力,使钢琴即兴伴奏课成为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
[1] 刘冬云.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之我见[J].钢琴艺术. 2003, (2).
[2] 孙维权,黄志珏编著.键盘即兴弹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4.
[3] 谢哲帮编著.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4] 陈兰.也谈钢琴即兴伴奏[J]钢琴艺术. 2006, (8).
[5] 张建国著.钢琴基础教学导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