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6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
1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深刻经验,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包括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规范各个方面,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不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且从更高层面、更系统地丰富和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来的老一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其内容涵盖了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规范各个方面,既有信仰指向,又有共同目标;既有精神精髓,又有基本道德规范。它不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且明确了大学生的成才方向、成才目标、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有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知行脱节,基本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过于注重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重大的人生课题面前分清是非,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营造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个性的塑造等起到重要的熏陶激励和导向作用。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但也夹杂着一些不和谐、不先进的成分。如果不对这些成分加以清除,势必会使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偏离正确方向,为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提供滋生的土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形成和谐、先进、繁荣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
3.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认识、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作用。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灵魂,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突出主题,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把握精髓,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要打牢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3.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建设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而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高校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建设品位高雅、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设人性化的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以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培育大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和热爱之情;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倡导积极健康、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防止反动的、消极的、负面的信息滋生蔓延,消除有害信息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术氛围塑造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3.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强化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相碰撞,需要经过强化而消化吸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把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变呆板的教育宣传为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实践者。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去体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加深大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理解;通过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基层锻炼,深化大学生对观的理解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大局观念;通过参观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等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通过组织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制作竞赛、制作科技作品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弘扬时代精神;通过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等形式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和友善互助的道德情操。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十分重要的感性基础、理解契机和内化为思想素质的体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