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育人功能的若干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晓华 李洪生 时间:2010-08-16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思想薄弱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育人功能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 学生宿舍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娱乐和休息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最外露的表现所在,学生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宿舍管理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学生宿舍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必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断增强育人功能。
  
  一、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育人功能薄弱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直接导致育人功能薄弱
  部分高校的部分领导和教职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本应是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学生宿舍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没有充分认识到宿舍管理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仅仅把学生宿舍管理看作是一般的学生生活管理或后勤服务工作问题。加上受效益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部门的部分同志甚至错误地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处和各学院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更多直接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更大的经济赢利,并没有真正把学生宿舍管理放到高校整个教育管理系统工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精力花费不够多、人员配备不到位、经费投入上不足,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由此导致了宿舍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薄弱。
  2.宿舍管理工作队伍素质整体偏低,直接影响育人实效
  当前宿舍管理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外聘临时工,政治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甚至完全没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与经验。宿舍管理人员的低素质,直接影响了宿舍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从而使得学生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力度,教育力量和教育效果明显薄弱。
  3.宿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工作创新不足
  从宿舍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内容看,关于义务性、强制性的条款较多,关于权利性、人性化的条款较少,在管理工作过程中较多强调学生的服从与执行,学生对宿舍管理工作难以达到真正的心理认同与行动接受,导致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植入学生心中。
  4.学生参与管理面窄,学生自主管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高校一般都成立有学生生活委员会、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机构,协助参与宿舍管理工作,但无论是从参与管理的学生人数还是参与内容来看,参与面都比较窄,参与宿舍管理的学生人数与住宿总人数相比还是杯水车薪。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机构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增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育人功能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通过如下途径和方法来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育人功能: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宿舍思政队伍建设
  学生宿舍管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所以,高校要注意提高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育人功能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生宿舍思政队伍建设。要注意选派数量足够、政治素质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宿舍管理部门也要注意加强对宿舍管理人员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使宿舍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要有计划地充实宿舍管理人员队伍,逐步吸收一些学历较高的人员或高校毕业生参与宿舍管理工作,这有利于在宿舍管理工作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宿舍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创新宿舍管理工作
  结合当前新形势和新情况,根据各高校的实际和国家的、法规,对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全面的修订和完善,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条款要坚决予以废除,管理规章制度要努力做到法治化、规范化、化和人性化。在工作理念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基础,真正把学生当作宿舍的主人,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合法权益,努力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管理和沟通式的服务。同时宿舍管理部门要注意与相关学院、部门加强沟通,建立联动,形成合力,着力构建“大宿管”的工作格局。
  3.加强舍区文化建设,优化舍区育人环境
  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导向、育人、凝聚和开发等功能,良好的宿舍文化将为提高思想的有效性创造积极的文化氛围。通过对学生宿舍区域的乱张贴、乱宣传、乱摆放现象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美化舍区环境;在宿舍区选择适当地方设置公共宣传栏和阅报栏,为学生社团组织提供宣传阵地,建设宿舍文化长廊;在宿舍的主要干道和墙壁等公共场所设立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名人名言及警句格言标语牌,使舍区环境实现最大程度的“人文化”,营造舍区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等方面均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学生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自律、自理、自省、自重与自我教育的整体氛围与风气,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范和形象。通过加强舍区文化建设和优化舍区环境,把学生宿舍建设成为育人阵地。
  4.深入开展宿舍文明主题创建活动
  制定相关的标准与实施办法,在学生宿舍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宿舍”、“文明宿舍”、“文明标兵宿舍”、“文明建设承诺宿舍”等主题创建活动,对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开展宿舍文明主题创建活动,鼓励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宿舍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创造和享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5.发挥学生“四自”功能,积极参与宿舍管理
  宿舍管理中发挥学生“四自”功能,就是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人翁作用,参与宿舍管理。要注意创造条件,提供阵地,积极引导,努力培育和学生生活委员会、自律委员会等学生宿舍的自我管理组织,重视发挥学生骨干威信高、素质好、信息多、了解学生等优势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注重不断完善制度,加强对学生骨干的能力培养,定期组织宿舍管理业务学习培训,不仅要让他们参与卫生检查评比、值班等低层次的工作,也要注意培养他们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对他们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相应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宿舍管理,努力把学生宿舍建设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