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学风问题的思考
摘要: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学风现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为指导,提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学风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辅导员;学风问题;思考
学校的学风既包括学生的学风,也包括教师的学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学问的高深程度和态度、行为的端正程度是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一部分,是与学生接触最早、联系最紧密的教师,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历来被赋予很强的责任和很明确的任务,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学风建设在大学生学风建设和学校学风建设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辅导员学风现状
高校辅导员的学风状况如何呢?九三学社于2009年2月完成的《“我国科技和高等情况与对策”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学风持负面评价,社会、教师、学生相互之间在对方学风方面的评价都不高。其中,对于我国高校教师学风不正现象的严重程度,认为个别存在的仅占14%,多达86%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或普遍存在。[1]根据笔者于2009年6-8月间对重庆市7所高校部分专职辅导员进行的问卷调查,高达97.88%的辅导员表示进一步学习很重要,但有12.77%的辅导员从来没参加过专业培训,34.04%的辅导员一年只参加一次培训;参加了专业培训后高达61.70%的辅导员认为效果一般,还有13%的辅导员认为没有效果;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调查和访谈则反映出大多数辅导员比较重视专业理论的研究,但发表文章和参加课题的数量与质量都不太高,存在抄袭和在调研时弄虚作假的现象。
结合两项调查和访谈结果,笔者认为,辅导员的学风存在着与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学风一致的问题,比如“浮躁而急功近利、缺乏学术道德、教条主义严重、理论脱离实践、缺乏健康的学术争鸣与批评”等。[2]但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一个更年轻化、工作性质更综合化的特殊群体,在学风上还体现出了一些个性问题:一是大多数辅导员对待学习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学习不够认真;二是辅导员在学习上存在固步自封的现象,对待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三是辅导员的学习存在偏离本职工作的现象,许多辅导员学习的内容与辅导员工作相关度很低;四是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劳动现象,许多辅导员往往凭经验或根据领导和老同事意见处理事务,而不是以专业知识指导工作。
二、对高校辅导员学风问题的思考
如何端正和浓厚高校辅导员的学风呢?笔者认为应该以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为指导,从外部因素(学校及管理部门提高要求,加强引导、监督)和内部因素(辅导员提高认识并落实到行动)两个方面着手来端正辅导员的学风,加强辅导员的学风建设。
(一)宣扬终身学习的理念,端正辅导员的学习态度
终身学习蕴含的教育理念,是认为生活本身即是由自己自发而有意识地选择安排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的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宣扬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可以端正辅导员的学习态度,二是可以指导辅导员的学习行为。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9月4日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后的讲话中谈到“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辅导员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比自己的学生更高的学识和更丰富的人生经验。然而现在的辅导员在大学生面前常常显得很落伍,被学生称为“OUT”了,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辅导员或盲目自信或畏难懒惰,放弃了继续学习。辅导员要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履行好教师职责,维护好教师尊严,必须将学习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和有关部门应该在辅导员中积极宣扬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辅导员以终身学习的理念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另一方面,在确定了学习方向以后,学习就主要是坚持的问题了。根据终身学习的理念,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辅导员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而不必因为急于求成,欲速反不达。
(二)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明确辅导员的学习目的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法则,爱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当前的许多辅导员十分热爱学习,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早的脱离辅导员工作或者是为今后脱离辅导员工作做准备,学习的内容不会围绕辅导员工作了。辅导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才会愿意围绕辅导员工作需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以致用的学风倡导的是着眼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开展和推动工作的本领。在辅导员中大力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一是可以促进辅导员明晰学习的内容,二是可以指导辅导员的工作实践。
在笔者对重庆市部分高校的调查中,只有23.40%的辅导员学的是思想,51.06%学的是文科,19.15%学的是理工科,6.38%学的是其他专业。这个数据揭示出辅导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辅导员工作需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决定了辅导员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向。具体而言,辅导员应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针对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实际学习,一是针对自己的不足学习(直面自身缺陷,围绕辅导员工作要求重点学习),一是针对工作中的新要求、新学习。
在辅导员工作实践中,根据学以致用的观点,要坚持用理论、方法指导实践。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激烈的竞争、的困窘、教育的滞后、目标的缺失、人际的冷漠和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一种理论或者辅导员的个人经验是不行的,必须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必须借鉴过去工作中和同行们成功的经验,并深入分析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采取措施,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四)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学习效率
竞争和激励机制的引入,会给辅导员形成适度的压力,有助于促进辅导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积极思考,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采取先进的学习方法,自觉加强交流和沟通,合理分配业余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大兴调研之风,促进辅导员学有所成
大兴调研之风,就是要在实际中去调查,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这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3]辅导员的学习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真正的成果,才能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大兴调研之风,对于促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大兴调研之风有利于促使辅导员将日常工作作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并在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指引下加强和改进日常工作。
二是大兴调研之风有利于启发辅导员深化、拓展和整合学习内容,帮助辅导员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第三,大兴调研之风有利于启发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在用新的方法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辅导员工作理论。
[1]超八成受访者认为高校教师学风不正[N].青年报,2009-9-9
[2]李铁映.关于学风问题的思考[J].学术界,2001(5)
[3]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M].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233—234页,1961-1-13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基于辅导员工作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07sk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