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理论考试命题影响因素的实际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6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 理论考试 命题原则 影响因素 对策
高校公共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高级阶段.是连接其与学生社会体育的桥梁和纽带.对学生将来工作之后是否继续进行体育锻炼有着一定影响。理论考试,作为公共体育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方法.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直接影响到的变革与人才的培养考试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测量,它的功能是对人的知识能力的评价.和对人的知识、能力增长的促进。而知识和能力恰是构成人才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考试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公共体育课理论考试.作为学生公共体育课考核成绩中的主要评价因素之一.其试卷命题的有效性、可靠性如何,直接影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命题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考核成绩,影响到学生的自我了解.而且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水平.故它又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为了了解公共体育课理论考试试题的命题情况,使试题更趋科学、合理,我们通过对学生试卷命题的实际研究,发现问题,找出对策,以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
1.命题原则
1.1试题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原则。
这是考分具有正态分布性.考试具有多项检查性规律的客观要求。只要在测量中抽样合理.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在正常情况下,测量结果总是呈正态分布状态。考试结果出现偏态,除了试题难易程度和区分度不适当外,常常是由于抽样不合理造成的。凡是不能代表总体的试题,其测量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足以证明被试者的水平,因此,要提高考试质量,必须坚持试题抽样具有代表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不出超纲题、偏题或是没有考查意义的题目。(2)命题者要对总体有明确的认识,要把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视为对总体的“浓缩”。全面掌握和认识总体,是取样合理的前提条件。(3)抽样的单位要达到足够的数量。要使样本能真实地代表总体,必须使抽样单位达到足够的数量,这是样本代表总体的根本保证。
1.2试题表述的简明性原则。
命题者要具有高度的措辞技巧和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试题中对考生提出的问题和作答要求的表达语或指导语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难深的字词,减少无关因素对考生的影响。
1.3试题之间彼此独立性原则。
各试题答案要保持独立性和唯一性,题与题之间不能有暗示答案的线索,每一道题都必须使考生积极主动地追忆、思考,而不靠已有的答案推理或演绎,这是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的需要。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每道题的含量不宜过大,把大题化为小题,一道题只侧重一个问题,这是贯彻试题之间彼此独立的有效措施。(2)在命题的同时,一并做出标准答案。(3)搞好考题试测。对初步筛选出来的试题进行测试,为进一步筛选题目提供资料。
1.4试题难易适度性原则。
试题难易适度是指考试中所命试题的难易程度指数的高低适宜.能够客观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这是影响考试效度的直接因素。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作好考生水平的初步预测。这是掌握好试题难度的决定因素,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不具备命题的基本条件。(2)根据考试目的来确定试题难度。
公共体育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学大纲所要求内容的掌握程度,试题的难度应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3)试题应有适当的梯度。试题的梯度,是指试卷各种考题不同层次难度之间的比例。一份试卷是由各种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组成的,合理确定不同难易程度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是控制试题难易适度的有效措施,没有合理比例的梯度,也就不可能有难易适度的试题。
2.公共体育课理论考试命题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命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清
难度是用来检验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反映试题与学生知识水平的适宜程度。难度指数的公式为




2.2命题的区分度不高
区分度是用来区别不同程度学生的鉴别指标。其计算公式



2.3命题中忽视信度、效度检验。
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指标。用a系数法求信度,其公式



2.4命题的型别搭配不尽合理。
记忆性题型多,思考性题型少;简答性题型多,联系实际分析、运用的题型少。就2007年的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绝大部分都是记忆型的题目,主要是各个技术动作要点,或是原理、原则。而很少有思考型题目。对于客观题的简答题也仅仅涉及技术动作和裁判知识,缺乏联系体育实际进行分析运用的题目。
3.提高命题质量的有效方法
3.1注重命题的量度和宽度
命题的量度:一份试卷选配题型的变量参数3至5种为宜。在安排以完成快慢的时间限度为参照方式,来判别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优劣程度的速度性的各种简答题,和以陈述或抒发自己见解为参照方式.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组织、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能力性的论述题时,要合理分配题量。命题的宽度:即题型选配对学生影响的方面和程度。供选择的原题,至少是最后确立的试卷命题量的2至3倍。
3.2提高试卷质量和试题质量。
对一份试卷而言,衡量其质量的基本指标是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就是试卷的可靠性程度:效度则是试卷作为测试工具能实际测量出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对每一道试题而言,衡量其质量的基本指标是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难度就是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则是表示试题区分能力大小的指标.就是试题在用于测试时,使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得高分,水平低、能力差的学生得低分。在命题组成试卷时,要充分考虑这四个指标。
3.3注意命题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命题的基本程序和步骤:(1)命题老师要学习和研究考试大纲,制定命题计划,明确考试目的、性质、对象,以及考查重点、试题形式、数量和分数在各部分中分配比例;(2)按命题计划编制试题,同时作出每一试题的答题;(3)对编出的试题审查、修改、筛选,使通过备用的试题及其答案都、合理、用语准确,并注明各备用题的预计难度及能力层次;(4)按命题计划搭配两份以上的试卷(一份为正卷,一份为副卷,具有同等效力)同时,制定出评分标准。
3.4满足一份好的试卷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
一份好的试卷从每一道试题本身来看要符合四个基本要求:(1)试题提出的问题是考试内容实质性的内容,即不出超纲题,偏题和没有考查意义的题;(2)提出问题的方式,设置的解题任务情境是新颖的,不落俗套的;(3)问题的含意明确而不模棱两可.用语简炼准确而不哕嗦费解,解答的要求清楚具体而不模糊:(4)有适当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从试卷的整体来看,也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试卷考查的覆盖面应广,考查点的分布应合理,考查内容对整个考试内容有足够好的代表性。二是试卷中试题难度的比例、考查深度要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三是各试题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任一试题的表述及正确答案不能构成对其它试题正确解答提示,任一试题的正确答案不能以其它某一试题的解答为前提。四是试卷中试题的排列方式要合理,同种类型试题之前应扼要说明该类试题的解答要求,使考生明确干什么、怎么干,答案以什么样形式出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