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与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6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网络对高等学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高校青年的思想政治状况出发,分析了网络化条件下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奈件和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以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目前,网络已成为高校青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年学子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紧紧抓住网络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认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认真把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网络化条件下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1)网络突破了时空界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
在网络中学生可以不受课堂学习的限制和学校“围墙”的约束,毫无顾忌地对教师、对家长敞开自己的心扉,述说自己思想和心理上的症结,进行真实情感的交流;可以“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生活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将原来有限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与化的、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进行整合,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可以将社会、家庭、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通过网络,使国家的声音、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共同作用于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开放的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途径。
(2)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络信息的丰富、传播的便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聆听不同高校名师的思想政治辅导;可以根据自己对政治思想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方便快捷地查找各方面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迅速更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网络信息的实时传输,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和手段。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与其他媒体的信息整合,学校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互补,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迅速更新。借助迅速扩散的网络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图文并茂的学习和宣传形式,能够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聊天室、博客、个人空间等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教育模式改革和教育方式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
网络的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平等、非中心化的自由空间,人们摆脱了身份、职业、种种礼节及交往规范的约束,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双方平等、民主的互动,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重现“亲其师,信其道”的和谐;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使教育者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真正做到解惑释疑。
2.挑战
(1)网络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为高校进行正确的政治信仰和道德价值观教育提出的挑战
网络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造成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前所未有的冲突。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网络发展而形成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意识形态的融合、渗透与冲突,加剧了他们进行正确的政治信仰、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选择的复杂性,如果在网上长期得不到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引导,其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就会发生重大歧变,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2)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污染,给高校进行人格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络是一个信息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人们可以从旧上获得丰富的学、研究资料,平等地进行网络交流,理解和沧释网络文化,同时也极易受到色情、凶杀、盗窃、’乍骗等各种不健康甚至反动的尔西的污染.使大学生的足非判断和行为选择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网铬虚拟和现实人恪的冲突/支人际天系的信任危机,难以形成平等互助、和凿卡日处的道德关系,利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flI健康的人格、心理品质等社会件发展要素的建构。
(3)H络普及和应用,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于段部而临严峻的挑战
jJ:习络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荇人的思维方式、交往和生活方式,使人的自主教育和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成为能.教育设粜『的好坏,也t要取决于大学生的主动选择f1j自字吸收l词络教育暂与被教育地位平等,在“师不必贤于弟子”成为现实的时代背景下,一味强调教育者的方面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置体作用的传统教育方式已坷能退新时期思想政治敏育T作的曼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再址一种简单lf~,st~敦和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政治、文化、心理、伦理、等综合知识的教育。(4)刚络技术的发展和络信息的迅速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敦育者的素质提的挑战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牛能更广泛、更快捷地r解世,掌握知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丁全新的载体f1l现代教育于段,对思想政治教育1二作者的知识面、理论素养和分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r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对网络的掌握、熟悉和运用以硬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发展状况.只有掌樨更多的信息,具有更广的知识、更高的素质,才能同答网络多样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高网络思想政}lf,教育的效果 二、背景下做好高校青年思想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思想政治]作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努力进创新和改进,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然而,居于社会“网络化”前沿的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网络的要求尚有一一定的差距我仃j要充分认识网络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覃要性和紧边,认真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点干¨规f_#,探索思想政治教育j二作的新途径
1.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馍式,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美国著木来学家阿尔温·托犬勒说:“电脑网络的建学:恪彻底地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络的人就是人炎未来命运的主宰”任网络化条件卜.商饺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必须视络发展的趋势,与t¨f}{进,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新观念,努乃构建网E思想政治教育新甲台。
2.建设专门网站.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敦育T作在积极利用高校校圃网的资源干¨审的同时,臻主动走进网络,建立自己的网站、网页,并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制作水准,提升思想政治教f『网络建设和运用的层次,展现离效、富于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象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网络建没是琏础,教育资源建设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力量F发r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惟、娱乐性、趣味性于~体,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思.锕政治教育软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理论,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r确舆论导向。另一方面,按照“多方连接、友情互助、互利互用”的原则,采取“网址互联”、“信息共享”、“资源共建”等方式,通过与其他网站的结盟,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络中的教育信息量,逐渐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在更宽更广层丽上的信息资源支持环境
4.教育、服务、娱乐相结合,完善网络建设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增嵌网络的吸引J,引导大学生登陆网站、浏览网页为此.应将教育、服务与娱乐融为-一体,在加强主旋律的宣传、渗透、引导力度的同时,开发网络的服务功能,没立专门的网络信箱、在线检索、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歌曲下载等功能,以=#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登陆网站、教师应经常进入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行答疑、咨询和思想交流,并及时给予引导,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让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任潜移默化中对学乍逆行熏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父系列M络思想政沂教育的效果。有父部门、学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tJrI,为思想政治教育上作者提供熟悉和使用网络的条件,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既有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直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努力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需要。
6.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增强高校青年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管理教育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针埘目前高校学生中存住的网络道德失范、法制观念淡漠、叫络i彳为盲目、网上人格与现实冲突等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芙规帝制发规范网络运行,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帮助学牛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和意}j_l
下一篇:浅论新经济时代的女大学生成才教育